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a>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大會發言材料]陳智敏委員的發言
發布時間:2010-01-29 00:00:00
|
作者:
陳智敏委員的發言
——加強我省技工隊伍建設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0年經濟工作重點是,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功夫,把發展經濟的關注點從經濟增長效率高低轉向增長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單靠增加物質投入、外延擴張的傳統發展方式已無以為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優化經濟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中之重。技工特別是中高級技工是企業技術創新的主力軍、實踐者,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必須要有技工力量的支撐。當前,我省不少企業技工力量十分薄弱,技工隊伍特別是中高級技工和技師十分短缺。據國家人保部統計,全國技能勞動者中,技工和高級技工有420萬名,約占4%,需求缺口達1000多萬人,這跟一些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占比達30%以上相差甚遠。目前,不少地方技工的招聘崗位數往往是應聘人數的5至10倍。浙江也和全國一樣,如杭州市從事制造業的工人約150萬人,有資格證書的技術工人約20%,高級技工、技師僅占2%,全市中高級技工缺口約55%,中高級技師缺口約70%。全省其他地方現狀也是如此。如臺州市路橋區汽車維修業,有一半以上缺少技工,高級技工更是千金難求。寧波市技術工人短缺十分嚴重,據2009年10月統計,寧波市技能人才缺口9萬余人。溫州市、紹興市均出現了技術工人短缺。有老總講:幾年前爆發“技術荒”到現在轉化為企業“荒”。沒有高級技工,上百萬元的高檔機器無法正常運行,訂單就得眼睜睜地流走,企業就會被對手打垮。
這次金融危機警示我們,不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不自主創新,企業將失去生存能力。目前,世界經濟進入后危機時代,各國經濟先后開始復蘇。我省經濟發展也進一步回暖,不少企業訂單暴增,致使全省制造業技工短缺進一步凸顯,各地對技工力量不足的呼聲也很高。無論是地方還是企業,缺少中高級技工和技師,高精密設備無法運作,高技術含量產品無法制造,高水平的工藝無人操作,高檔次的產品訂單無法兌現,更談不上創新了。技工短缺將嚴重制約地方或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制約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面對我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與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核心戰略實施的形勢要求,技工和技師的培養意義重大。為此建議:
1. 要正視我省技工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技工隊伍建設作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轉變我省經濟發展方式的一項重大措施列為各級政府的重要日程,并對培養各類技工人才作出規劃,落實責任,定期檢查和考核。
2. 要加大對技工隊伍建設的資金投入。特別要加大對技工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培養技工人才的專項資金。參照兄弟省市的一些經驗,如上海市從2006年起,城市教育附加費用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比例從22%提高到30%,此后每年遞增一個百分點,今年這個比例將達34%,同時還設立上海市區職業技術教育專項經費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項經費。我省在培養技工人才方面要舍得花錢,設計資金投入規劃,并逐年遞增,以確保我省技工培養目標的實現。
3. 要大力發展我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進一步擴大中等職業技校規模,不斷擴大中等職業技工學校每年的招生數量,爭取在“十一五”末我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與全省普通高中學生達到1∶1的比例,以滿足全省經濟發展對技工的需求。
4. 要加快實施中技教育知識更新工程。對全省中等職業技工學校專業課教師要進行全員培訓。重點對他們進行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和實訓指導能力的培訓。每年培養一批達到高級技工或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教師和一批中等職業技工學校專業負責人。在提高職業技工學校教師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全省中等職業技工學校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
5. 要培養大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在全省各地市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水平能起示范作用的省級或地市級中職技工教育實訓基地,為培養技校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提供條件。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技術操作培養,增長才干,掌握技能。
6. 要大力開展企業職工的技術培訓。積極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教育培訓活動,組織全省各類中職技校與企業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技工培訓機制。把對技工的技術培訓、提高技工的技術素質作為我省技工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措施,切實抓緊抓好。
7. 要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針對大學生就業供過于求的情況,充分發揮他們高學歷和較高技術理論知識的優勢,讓他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不斷增長才干,掌握實現操作技能,這是解決當前“技工荒”短平快的一項工程,也是培養大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更是加強技工隊伍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一項戰略措施。要根據大學生的不同專業的情況,分門別類有計劃有步驟分期分批地抓好大學生“回爐”工程,充分發揮大學生人盡其才的作用。
8. 要完善技工晉升機制。出臺技工職稱的晉升條例和技工職稱的晉升考核體系。根據考核評審,每年晉升一批中高級技工和技師。對技術進步快或成績顯著或有突出貢獻的年輕技術工人,要破格晉升中高級技工或中高級技師,從而調動他們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9. 要建立和完善技工激勵機制。出臺對技工的激勵政策,對技工在自主創新中作出貢獻的技術要素,要參與企業分紅或股權配置。對作出成績或貢獻的技工,使他們在經濟上得實惠,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如杭州市為了加強全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弘揚尊重技能人才的風氣,出臺了《杭州市首席技師評選管理辦法》,市政府每年評選首席技師,對18位首席技師進行表彰獎勵,調動了全市廣大技工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如寧波市積極探索職工技術創新的有效激勵機制,在全國率先推出了以技術創新的工人名字命名操作法。目前寧波市已有217項以職工的名字命名的操作法,讓技術能手風光無限,名聲大振,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廣大技工自主創新的熱情和學習技術的積極性。以上兩市的做法為進一步加強我省技工隊伍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經驗,值得借鑒。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界 別
浙江天健東方工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民建
主題詞:技工 培養 創新
——加強我省技工隊伍建設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0年經濟工作重點是,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功夫,把發展經濟的關注點從經濟增長效率高低轉向增長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單靠增加物質投入、外延擴張的傳統發展方式已無以為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優化經濟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中之重。技工特別是中高級技工是企業技術創新的主力軍、實踐者,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必須要有技工力量的支撐。當前,我省不少企業技工力量十分薄弱,技工隊伍特別是中高級技工和技師十分短缺。據國家人保部統計,全國技能勞動者中,技工和高級技工有420萬名,約占4%,需求缺口達1000多萬人,這跟一些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占比達30%以上相差甚遠。目前,不少地方技工的招聘崗位數往往是應聘人數的5至10倍。浙江也和全國一樣,如杭州市從事制造業的工人約150萬人,有資格證書的技術工人約20%,高級技工、技師僅占2%,全市中高級技工缺口約55%,中高級技師缺口約70%。全省其他地方現狀也是如此。如臺州市路橋區汽車維修業,有一半以上缺少技工,高級技工更是千金難求。寧波市技術工人短缺十分嚴重,據2009年10月統計,寧波市技能人才缺口9萬余人。溫州市、紹興市均出現了技術工人短缺。有老總講:幾年前爆發“技術荒”到現在轉化為企業“荒”。沒有高級技工,上百萬元的高檔機器無法正常運行,訂單就得眼睜睜地流走,企業就會被對手打垮。
這次金融危機警示我們,不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不自主創新,企業將失去生存能力。目前,世界經濟進入后危機時代,各國經濟先后開始復蘇。我省經濟發展也進一步回暖,不少企業訂單暴增,致使全省制造業技工短缺進一步凸顯,各地對技工力量不足的呼聲也很高。無論是地方還是企業,缺少中高級技工和技師,高精密設備無法運作,高技術含量產品無法制造,高水平的工藝無人操作,高檔次的產品訂單無法兌現,更談不上創新了。技工短缺將嚴重制約地方或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制約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面對我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與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核心戰略實施的形勢要求,技工和技師的培養意義重大。為此建議:
1. 要正視我省技工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技工隊伍建設作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轉變我省經濟發展方式的一項重大措施列為各級政府的重要日程,并對培養各類技工人才作出規劃,落實責任,定期檢查和考核。
2. 要加大對技工隊伍建設的資金投入。特別要加大對技工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培養技工人才的專項資金。參照兄弟省市的一些經驗,如上海市從2006年起,城市教育附加費用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比例從22%提高到30%,此后每年遞增一個百分點,今年這個比例將達34%,同時還設立上海市區職業技術教育專項經費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項經費。我省在培養技工人才方面要舍得花錢,設計資金投入規劃,并逐年遞增,以確保我省技工培養目標的實現。
3. 要大力發展我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進一步擴大中等職業技校規模,不斷擴大中等職業技工學校每年的招生數量,爭取在“十一五”末我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與全省普通高中學生達到1∶1的比例,以滿足全省經濟發展對技工的需求。
4. 要加快實施中技教育知識更新工程。對全省中等職業技工學校專業課教師要進行全員培訓。重點對他們進行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和實訓指導能力的培訓。每年培養一批達到高級技工或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教師和一批中等職業技工學校專業負責人。在提高職業技工學校教師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全省中等職業技工學校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
5. 要培養大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在全省各地市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水平能起示范作用的省級或地市級中職技工教育實訓基地,為培養技校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提供條件。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技術操作培養,增長才干,掌握技能。
6. 要大力開展企業職工的技術培訓。積極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教育培訓活動,組織全省各類中職技校與企業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技工培訓機制。把對技工的技術培訓、提高技工的技術素質作為我省技工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措施,切實抓緊抓好。
7. 要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針對大學生就業供過于求的情況,充分發揮他們高學歷和較高技術理論知識的優勢,讓他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不斷增長才干,掌握實現操作技能,這是解決當前“技工荒”短平快的一項工程,也是培養大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更是加強技工隊伍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一項戰略措施。要根據大學生的不同專業的情況,分門別類有計劃有步驟分期分批地抓好大學生“回爐”工程,充分發揮大學生人盡其才的作用。
8. 要完善技工晉升機制。出臺技工職稱的晉升條例和技工職稱的晉升考核體系。根據考核評審,每年晉升一批中高級技工和技師。對技術進步快或成績顯著或有突出貢獻的年輕技術工人,要破格晉升中高級技工或中高級技師,從而調動他們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9. 要建立和完善技工激勵機制。出臺對技工的激勵政策,對技工在自主創新中作出貢獻的技術要素,要參與企業分紅或股權配置。對作出成績或貢獻的技工,使他們在經濟上得實惠,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如杭州市為了加強全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弘揚尊重技能人才的風氣,出臺了《杭州市首席技師評選管理辦法》,市政府每年評選首席技師,對18位首席技師進行表彰獎勵,調動了全市廣大技工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如寧波市積極探索職工技術創新的有效激勵機制,在全國率先推出了以技術創新的工人名字命名操作法。目前寧波市已有217項以職工的名字命名的操作法,讓技術能手風光無限,名聲大振,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廣大技工自主創新的熱情和學習技術的積極性。以上兩市的做法為進一步加強我省技工隊伍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經驗,值得借鑒。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界 別
浙江天健東方工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民建
主題詞:技工 培養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