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今日早報]碰到醉酒司機,汽車自動“罷工” 省政協委員建議利用高科技手段治理酒駕
發布時間:2010-01-27 00:00:00
|
作者:
碰到醉酒司機,汽車自動“罷工”
省政協委員建議利用高科技手段治理酒駕
□通訊員 李立紅
本報記者 徐曼麗
早報訊 1月21日晚上,溫州市泰順縣城關,一個年僅11歲的花季少女,慘死在寶馬車下。經警方調查,肇事司機齊某肇事時為醉酒狀態,體內酒精含量達到19.3毫克/毫升。去年8月以來,全省交警嚴查酒駕,但酒駕卻難以根治,依舊成為“人人喊打”的“馬路殺手”。
如何治理酒駕,省政協委員陳智敏帶著“出臺《浙江省治理酒后駕駛管理條例》的建議”走進今年“兩會”。
對酒駕處罰還太寬容
記者從省公安廳交管局了解到,去年8月起,我省一共查處了7.1余萬起酒后駕駛,7400余起醉酒駕駛,拘留了7400余人。而去年,全省交通死亡事故中,因酒后駕駛導致事故死亡的有221人。
雖然整治酒駕專項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不少人存在僥幸心理,頂風作案。陳智敏認為,其原因是醉酒駕車行為還未納入刑法處罰范圍。目前,在中國,還沒有酒后駕車罪或酒駕罪,更沒有像一些國家設置的為酒后駕車司機提供車輛的“車輛提供罪”,提供酒水的“提供酒水罪”,以及乘醉酒駕車上的乘客“同乘罪”。
她認為,按國內目前有關法律,對酒后駕車的處罰還較寬容,現行法律還不完善,有些還沒進入法律嚴懲高度,對酒駕沒有形成強大的威懾作用。
建議出臺
治理酒駕地方性法規
陳智敏說,一定要把在整治酒駕中取得的成功經驗,特別是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納入我省地方法制軌道,在全省建立整治酒駕的長效管理機制,作為我省長期整治酒駕的地方性法規,從而才能更有效地指導、監督、查處酒駕違法行為。
記者發現,在陳智敏提交的對酒后駕駛整治一攬子的建議措施中有好多是目前全省公安交警部門正在實行的。如對一年內兩次醉酒駕駛的一律吊銷駕駛證,兩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等。
建議中還提到,公安等有關部門根據我省實際修改酒駕規章和酒駕查處標準,提高酒后駕駛違法行為的計分分值,從嚴掌握醉酒駕駛的認定尺度。這一點,與公安部日前出臺的對酒后駕駛違法行為,直接扣12分的規定不謀而合。
建議酒后駕駛
和個人信用掛鉤
建議中還提出,治理酒駕要掛鉤個人信用,實施部門聯動機制,這條措施具有遠瞻性和可行性。陳智敏建議,凡發生酒后駕駛違法行為的要上誠信黑名單,提高車輛保險費率,記入保險個人不良記錄,提高保費制約其人;凡酒后駕駛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醉酒駕駛,要實施“一票否決”。
治理酒駕,是否可利用高科技手段?給車子安裝制止酒后駕駛的技術裝置,一旦司機喝酒后上車,該裝置測到司機體內的酒精含量較高,汽車會自動鎖閉不能駕駛。陳智敏認為該措施有可行性,日本豐田汽車就已研制出“汽車酒駕閉鎖裝置”,從技術裝置層面治理酒駕提供了重要借鑒。”
省政協委員建議利用高科技手段治理酒駕
□通訊員 李立紅
本報記者 徐曼麗
早報訊 1月21日晚上,溫州市泰順縣城關,一個年僅11歲的花季少女,慘死在寶馬車下。經警方調查,肇事司機齊某肇事時為醉酒狀態,體內酒精含量達到19.3毫克/毫升。去年8月以來,全省交警嚴查酒駕,但酒駕卻難以根治,依舊成為“人人喊打”的“馬路殺手”。
如何治理酒駕,省政協委員陳智敏帶著“出臺《浙江省治理酒后駕駛管理條例》的建議”走進今年“兩會”。
對酒駕處罰還太寬容
記者從省公安廳交管局了解到,去年8月起,我省一共查處了7.1余萬起酒后駕駛,7400余起醉酒駕駛,拘留了7400余人。而去年,全省交通死亡事故中,因酒后駕駛導致事故死亡的有221人。
雖然整治酒駕專項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不少人存在僥幸心理,頂風作案。陳智敏認為,其原因是醉酒駕車行為還未納入刑法處罰范圍。目前,在中國,還沒有酒后駕車罪或酒駕罪,更沒有像一些國家設置的為酒后駕車司機提供車輛的“車輛提供罪”,提供酒水的“提供酒水罪”,以及乘醉酒駕車上的乘客“同乘罪”。
她認為,按國內目前有關法律,對酒后駕車的處罰還較寬容,現行法律還不完善,有些還沒進入法律嚴懲高度,對酒駕沒有形成強大的威懾作用。
建議出臺
治理酒駕地方性法規
陳智敏說,一定要把在整治酒駕中取得的成功經驗,特別是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納入我省地方法制軌道,在全省建立整治酒駕的長效管理機制,作為我省長期整治酒駕的地方性法規,從而才能更有效地指導、監督、查處酒駕違法行為。
記者發現,在陳智敏提交的對酒后駕駛整治一攬子的建議措施中有好多是目前全省公安交警部門正在實行的。如對一年內兩次醉酒駕駛的一律吊銷駕駛證,兩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等。
建議中還提到,公安等有關部門根據我省實際修改酒駕規章和酒駕查處標準,提高酒后駕駛違法行為的計分分值,從嚴掌握醉酒駕駛的認定尺度。這一點,與公安部日前出臺的對酒后駕駛違法行為,直接扣12分的規定不謀而合。
建議酒后駕駛
和個人信用掛鉤
建議中還提出,治理酒駕要掛鉤個人信用,實施部門聯動機制,這條措施具有遠瞻性和可行性。陳智敏建議,凡發生酒后駕駛違法行為的要上誠信黑名單,提高車輛保險費率,記入保險個人不良記錄,提高保費制約其人;凡酒后駕駛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醉酒駕駛,要實施“一票否決”。
治理酒駕,是否可利用高科技手段?給車子安裝制止酒后駕駛的技術裝置,一旦司機喝酒后上車,該裝置測到司機體內的酒精含量較高,汽車會自動鎖閉不能駕駛。陳智敏認為該措施有可行性,日本豐田汽車就已研制出“汽車酒駕閉鎖裝置”,從技術裝置層面治理酒駕提供了重要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