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暑期讀書班交流文章]堅定政治信念 弘揚優良傳統
——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考
發布時間:2010-10-12 10:04:25
|
作者: 潘錦仁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在2007年3月和2010年2月舉行的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殷切希望各民主黨派把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教育活動的深化和延伸。各民主黨派中央積極響應,分別作出了專門的部署,作為黨派深入學習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強化成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推動自身建設,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繼前幾年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建立長效機制的一項具體舉措。作為一名黨派成員,下面就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如何加強自身建設,談談自己的學習思考。
一、深刻認識當前學習和踐行活動對黨派加強自身建設、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具有指導意義
民建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總格局中的參政黨。自成立以來,長期與中共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共同致力于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祖國統一大業,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堅持愛國主義,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共親密合作;堅持遵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堅持與經濟界的緊密聯系,努力發揮會的特色;堅持與時俱進,在自我教育中不斷提高會的素質和優良傳統的基本經驗(即“五個堅持”)。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相一致。因此,民建組織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者、參與者,更是自覺的遵循者和實踐者。目前,新的形勢和任務下,深入學習和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民建作為參政黨的地位和性質所決定,是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履職能力的客觀內在需要。
一是提升政治把握能力,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多黨合作思想政治基礎的需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思想政治基礎。今年是民建成立65周年,老一輩創始人已相繼離開了人世,目前組織中極大多數成員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而且多數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民建組織恢復后加入組織,在人生經歷中對新中國成立六十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所取得的成就有深切感受,對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有堅定的信心和決心,這也是我們進行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開展政治引導的重要基礎。同時,我們要看到,面對當前復雜變幻的國際形勢和西方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和多黨制等方面的理念滲透,有些成員忙于工作而忽視政治理論的學習,受網絡政治和社會多元化思想的影響,認識出現某些偏差,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和利益訴求上表現出與參政黨要求不相符合的東西,對民主黨派與共產黨保持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存在著對組織的相對獨立性持有懷疑態度,雖屬少數但影響不可忽視,任其發展會影響到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影響到多黨合作制度的堅持和鞏固。因此,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對黨派成員的政治引導,只有理論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堅定。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指導實踐,不斷增強黨派成員的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提高抵御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的滲透和影響,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
二是增強組織凝聚力,履行參政黨職能的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創造美好生活的實踐中汲取人類思想精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創造性總結的結果,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與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有機統一,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民族性、時代性、開放性,擁有廣泛而深厚的歷史基礎和現實基礎。民建是以經濟界人士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與中國共產黨一起肩負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使命。因此,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著重研究解決在履行參政黨基本職能過程中出現的價值認識問題:正確認識自身肩負的接受中共領導的責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責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責任;與各黨派團結合作的責任和教育引導全體成員的責任。共同理想的感召,共同目標的鼓勵,時代精神的集聚,有效地激發起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履行好參政黨職能。同時,要進一步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多黨合作的制度建設,不斷創新民主形式,豐富民主內容,擴大民主參與面,積極探索和加強參政議政能力建設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提高參政黨能力和水平,激勵民建成員展示良好的精神風貌,煥發出較高的政治熱情和工作積極性,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三是提高成員思想道德素質,塑造黨派形象的需要。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判斷和看法,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創造世界過程中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物質財富的集聚,經濟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價值取向越來越呈現出層次性、多樣性;民建成員作為社會成員的一部分,難免會受到各種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個別存在著道德失范,甚至違法犯罪行為。每位成員都是組織的一個細胞,細胞不健康會影響整體組織。民主黨派的進步性決定了黨派成員應當具有更高的社會責任、道德水準和精神狀態。因此,要組織全體民建會員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規范成員的言行,保持民主黨派的進步性,促使廣大會員思想道德素質有明顯提高,內心深處有榮辱觀觸動;正確定位人生價值觀,促使廣大會員自覺樹立參政黨意識,以高度的道德水準衡量和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關系;能增強會員個人修養,完善自我,達到外塑形象,內強素質的目的,能夠引導全體成員增強政黨意識、大局意識,用自己的言行,帶動和影響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健康發展。
二、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涵
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一個重大課題。2006年9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正式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其內涵主要包括居以下四個方面:
(一)建立政治共識。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建黨立國的根本指針,在長期的斗爭和建設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戰略思想,作為深深植根于中國社會實踐的科學,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指引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國家從貧窮落后轉變成繁榮昌盛,欣欣向榮。讓事實說話,讓實踐檢驗,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讓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形成全國人民的政治共識。
(二)構建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在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中探索和實踐的結果;是整個共產國際運動中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比較成功的典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它反映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舉世矚目,進入經濟大國序列,讓一切敵對勢力攻擊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走到窮途末路,使我國各族人民從經濟發展中得到實惠,人民生產、生活健康條件得到根本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與人民群眾的幸福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各階層、各個群體的共同愿望有機結合在一起,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建設精神力量。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交融,共同構成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精神品格,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和推動時代進步,不斷創造輝煌業績的力量源泉。在新的歷史時期,深化改革開放,抓住發展機遇,加快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堅忍不拔、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不斷增強我們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全國人民凝聚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
(四)建設道德規范。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中,各種思潮激蕩碰撞,社會生活中出現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現象,道德缺失,是非、善惡、美丑混淆,以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腐蝕一些人的靈魂,損害了社會風氣,影響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其內容概括精辟,內涵深刻,貫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涵蓋了人生態度、社會風尚的方方面面。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使社會成員知榮知恥,褒榮貶恥,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建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最大限度地促進和形成全社會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共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方面內容,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主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基礎,各具功能,各有側重,它回答了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根本問題,體現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個結構完整,邏輯縝密的科學體系。
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提高自身修養的自覺性
加入民主黨派組織,標志著自己要服從和服務于組織的政治理念,并獻身于組織的事業,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的世界觀形成和發展是一個漸進過程,但世界觀的轉變和確立并不能一勞永逸。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告訴我們“存在決定意識”。在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們隨時隨地都會受到各種思潮的影響,受到多種殘余思想意識的侵蝕,現實生活中消極腐敗現象的存在,不少干部蛻變為人民的罪人,值得我們很好借鑒,“以史為鑒,知得失”。民建組織在長期的建設和發展的實踐中,形成了“五個堅持”的原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因此,在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時,重點要繼承和發揚本黨派老一輩成員長期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優良傳統和高尚風范,經常持久地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保持黨派干部的純潔性,不斷增強自身修養的自覺性。
(一)強化政黨意識,堅定政治信念。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加強黨派政治引導的內在要求。作為一名黨派干部,要自覺參加各項政治理論學習,堅定政治信念。一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導實踐,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法,進一步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二是要堅持愛國主義,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愛國主義是我們民建會員的精神支柱;愛國是民建創立和發展的基礎。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民建愛國主義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要自覺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傳承、豐富和發展民建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信念。三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是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點,“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民主黨派參政”的政黨格局,是中國政黨制度建設和發展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結果,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和現實的合理性,要自覺抵制西方敵對勢力進行“西化”、“分化”和政治滲透,加強民建會章、會史的學習,繼承和弘揚民建老一輩與共產黨長期風雨同舟、親密合作的優良傳統,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二)強化行為規范,自覺遵紀守法。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觀念有機融合在一起。每個人的榮辱觀主要表現在個人的行為規范,它是每個人行為的準則和規定的總和,自覺遵守行為規范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前提和基礎。作為一名民建機關工作人員,行為規范應受到國家法律規范、民建會員行為規范和公務員行為規范的約束。
一是要學習會章,了解會史,履行會員職責。《中國民主建國會章程》規定會員“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維護國家利益,履行會員職責”。加強黨的基本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時事政策、科學技術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堅持在學習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在學習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在學習中把握規律,探求真理,把自己變得更加充實。切實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的能力。繼承和發揚民建組織優良傳統,自覺開展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強社會主義道德修養,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嚴格按照會章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
二是要學習公務員法,履行好崗位的職責。黨派機關干部納入國家公務員序列體現了我國政黨制度的一大特色。要明確按照人事部印發的《國家公務員行為規范》的八個方面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即“政治堅定,忠于國家,勤政為民,依法行政,務實創新,清正廉潔,團結協作,品行端正”。要加強學習,深刻對照,不能因為是黨派機關干部就覺得可以超脫這些法律的制約,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以是否符合公務員的行為規范來衡量,將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三)強化服務意識,不斷創新機關會務。黨派機關工作人員少,服務聯系廣,工作要求高,既要承前啟后,更需要不斷創新,也需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與時俱進,調動機關干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一名駐會的專職副主委,明確自己崗位的職責。一是要重視聯系溝通,構建和諧機關。遵循“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理念,保持機關工作和諧氣氛,同志之間關系融洽,有事共同商量,多溝通。加強黨派機關學習,努力把機關建設成學習型、服務型和高效型機關;二是定期制訂好工作計劃。按照市委會確定的年度工作計劃,定期進行工作分解,相互分工落實,盡可能保持工作上滿負荷,每年工作有新進步。三是逐步推行崗位目標責任制。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落實崗位責任,相互協調配合,要別人做到自己應盡力而為,主動接受別人監督,工作失誤時不推諉,自覺承擔責任,不計較得失和榮譽。四是抓好服務工作。黨派機關是小機構、大服務,成員分散在各條戰線、不同崗位,服務基層組織和會員是黨派機關干部的重要職責。隨著民建組織的發展,會員的增加,服務內涵和要求不斷提高,通過主動交流,相互溝通,定期走訪,把組織的溫暖、關心傳送到會員心里,自覺維護黨派干部的公眾形象。
勤奮工作是本分,敬業奉獻是責任。通過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切實履行好黨派干部的職責,為參政黨建設獻計出力。
(作者系民建紹興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
一、深刻認識當前學習和踐行活動對黨派加強自身建設、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具有指導意義
民建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總格局中的參政黨。自成立以來,長期與中共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共同致力于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祖國統一大業,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堅持愛國主義,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共親密合作;堅持遵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堅持與經濟界的緊密聯系,努力發揮會的特色;堅持與時俱進,在自我教育中不斷提高會的素質和優良傳統的基本經驗(即“五個堅持”)。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相一致。因此,民建組織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者、參與者,更是自覺的遵循者和實踐者。目前,新的形勢和任務下,深入學習和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民建作為參政黨的地位和性質所決定,是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履職能力的客觀內在需要。
一是提升政治把握能力,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多黨合作思想政治基礎的需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思想政治基礎。今年是民建成立65周年,老一輩創始人已相繼離開了人世,目前組織中極大多數成員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而且多數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民建組織恢復后加入組織,在人生經歷中對新中國成立六十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所取得的成就有深切感受,對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有堅定的信心和決心,這也是我們進行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開展政治引導的重要基礎。同時,我們要看到,面對當前復雜變幻的國際形勢和西方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和多黨制等方面的理念滲透,有些成員忙于工作而忽視政治理論的學習,受網絡政治和社會多元化思想的影響,認識出現某些偏差,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和利益訴求上表現出與參政黨要求不相符合的東西,對民主黨派與共產黨保持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存在著對組織的相對獨立性持有懷疑態度,雖屬少數但影響不可忽視,任其發展會影響到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影響到多黨合作制度的堅持和鞏固。因此,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對黨派成員的政治引導,只有理論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堅定。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指導實踐,不斷增強黨派成員的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提高抵御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的滲透和影響,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
二是增強組織凝聚力,履行參政黨職能的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創造美好生活的實踐中汲取人類思想精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創造性總結的結果,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與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有機統一,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民族性、時代性、開放性,擁有廣泛而深厚的歷史基礎和現實基礎。民建是以經濟界人士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與中國共產黨一起肩負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使命。因此,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著重研究解決在履行參政黨基本職能過程中出現的價值認識問題:正確認識自身肩負的接受中共領導的責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責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責任;與各黨派團結合作的責任和教育引導全體成員的責任。共同理想的感召,共同目標的鼓勵,時代精神的集聚,有效地激發起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履行好參政黨職能。同時,要進一步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多黨合作的制度建設,不斷創新民主形式,豐富民主內容,擴大民主參與面,積極探索和加強參政議政能力建設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提高參政黨能力和水平,激勵民建成員展示良好的精神風貌,煥發出較高的政治熱情和工作積極性,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三是提高成員思想道德素質,塑造黨派形象的需要。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判斷和看法,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創造世界過程中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物質財富的集聚,經濟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價值取向越來越呈現出層次性、多樣性;民建成員作為社會成員的一部分,難免會受到各種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個別存在著道德失范,甚至違法犯罪行為。每位成員都是組織的一個細胞,細胞不健康會影響整體組織。民主黨派的進步性決定了黨派成員應當具有更高的社會責任、道德水準和精神狀態。因此,要組織全體民建會員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規范成員的言行,保持民主黨派的進步性,促使廣大會員思想道德素質有明顯提高,內心深處有榮辱觀觸動;正確定位人生價值觀,促使廣大會員自覺樹立參政黨意識,以高度的道德水準衡量和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關系;能增強會員個人修養,完善自我,達到外塑形象,內強素質的目的,能夠引導全體成員增強政黨意識、大局意識,用自己的言行,帶動和影響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健康發展。
二、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涵
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一個重大課題。2006年9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正式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其內涵主要包括居以下四個方面:
(一)建立政治共識。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建黨立國的根本指針,在長期的斗爭和建設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戰略思想,作為深深植根于中國社會實踐的科學,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指引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國家從貧窮落后轉變成繁榮昌盛,欣欣向榮。讓事實說話,讓實踐檢驗,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讓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形成全國人民的政治共識。
(二)構建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在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中探索和實踐的結果;是整個共產國際運動中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比較成功的典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它反映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舉世矚目,進入經濟大國序列,讓一切敵對勢力攻擊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走到窮途末路,使我國各族人民從經濟發展中得到實惠,人民生產、生活健康條件得到根本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與人民群眾的幸福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各階層、各個群體的共同愿望有機結合在一起,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建設精神力量。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交融,共同構成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精神品格,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和推動時代進步,不斷創造輝煌業績的力量源泉。在新的歷史時期,深化改革開放,抓住發展機遇,加快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堅忍不拔、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不斷增強我們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全國人民凝聚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
(四)建設道德規范。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中,各種思潮激蕩碰撞,社會生活中出現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現象,道德缺失,是非、善惡、美丑混淆,以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腐蝕一些人的靈魂,損害了社會風氣,影響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其內容概括精辟,內涵深刻,貫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涵蓋了人生態度、社會風尚的方方面面。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使社會成員知榮知恥,褒榮貶恥,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建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最大限度地促進和形成全社會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共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方面內容,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主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基礎,各具功能,各有側重,它回答了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根本問題,體現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個結構完整,邏輯縝密的科學體系。
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提高自身修養的自覺性
加入民主黨派組織,標志著自己要服從和服務于組織的政治理念,并獻身于組織的事業,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的世界觀形成和發展是一個漸進過程,但世界觀的轉變和確立并不能一勞永逸。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告訴我們“存在決定意識”。在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們隨時隨地都會受到各種思潮的影響,受到多種殘余思想意識的侵蝕,現實生活中消極腐敗現象的存在,不少干部蛻變為人民的罪人,值得我們很好借鑒,“以史為鑒,知得失”。民建組織在長期的建設和發展的實踐中,形成了“五個堅持”的原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因此,在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時,重點要繼承和發揚本黨派老一輩成員長期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優良傳統和高尚風范,經常持久地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保持黨派干部的純潔性,不斷增強自身修養的自覺性。
(一)強化政黨意識,堅定政治信念。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加強黨派政治引導的內在要求。作為一名黨派干部,要自覺參加各項政治理論學習,堅定政治信念。一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導實踐,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法,進一步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二是要堅持愛國主義,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愛國主義是我們民建會員的精神支柱;愛國是民建創立和發展的基礎。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民建愛國主義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要自覺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傳承、豐富和發展民建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信念。三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是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點,“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民主黨派參政”的政黨格局,是中國政黨制度建設和發展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結果,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和現實的合理性,要自覺抵制西方敵對勢力進行“西化”、“分化”和政治滲透,加強民建會章、會史的學習,繼承和弘揚民建老一輩與共產黨長期風雨同舟、親密合作的優良傳統,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二)強化行為規范,自覺遵紀守法。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觀念有機融合在一起。每個人的榮辱觀主要表現在個人的行為規范,它是每個人行為的準則和規定的總和,自覺遵守行為規范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前提和基礎。作為一名民建機關工作人員,行為規范應受到國家法律規范、民建會員行為規范和公務員行為規范的約束。
一是要學習會章,了解會史,履行會員職責。《中國民主建國會章程》規定會員“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維護國家利益,履行會員職責”。加強黨的基本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時事政策、科學技術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堅持在學習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在學習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在學習中把握規律,探求真理,把自己變得更加充實。切實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的能力。繼承和發揚民建組織優良傳統,自覺開展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強社會主義道德修養,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嚴格按照會章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
二是要學習公務員法,履行好崗位的職責。黨派機關干部納入國家公務員序列體現了我國政黨制度的一大特色。要明確按照人事部印發的《國家公務員行為規范》的八個方面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即“政治堅定,忠于國家,勤政為民,依法行政,務實創新,清正廉潔,團結協作,品行端正”。要加強學習,深刻對照,不能因為是黨派機關干部就覺得可以超脫這些法律的制約,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以是否符合公務員的行為規范來衡量,將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三)強化服務意識,不斷創新機關會務。黨派機關工作人員少,服務聯系廣,工作要求高,既要承前啟后,更需要不斷創新,也需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與時俱進,調動機關干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一名駐會的專職副主委,明確自己崗位的職責。一是要重視聯系溝通,構建和諧機關。遵循“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理念,保持機關工作和諧氣氛,同志之間關系融洽,有事共同商量,多溝通。加強黨派機關學習,努力把機關建設成學習型、服務型和高效型機關;二是定期制訂好工作計劃。按照市委會確定的年度工作計劃,定期進行工作分解,相互分工落實,盡可能保持工作上滿負荷,每年工作有新進步。三是逐步推行崗位目標責任制。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落實崗位責任,相互協調配合,要別人做到自己應盡力而為,主動接受別人監督,工作失誤時不推諉,自覺承擔責任,不計較得失和榮譽。四是抓好服務工作。黨派機關是小機構、大服務,成員分散在各條戰線、不同崗位,服務基層組織和會員是黨派機關干部的重要職責。隨著民建組織的發展,會員的增加,服務內涵和要求不斷提高,通過主動交流,相互溝通,定期走訪,把組織的溫暖、關心傳送到會員心里,自覺維護黨派干部的公眾形象。
勤奮工作是本分,敬業奉獻是責任。通過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切實履行好黨派干部的職責,為參政黨建設獻計出力。
(作者系民建紹興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