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a>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
一起走過的日子
發布時間:2011-07-27 10:31:32
|
作者: 董學先
從記事開始,“七一”這個特殊的日子就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專畢業到走向社會,我都很崇敬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這源于我家祖祖輩輩對我的教育、引導。
第一位教我熱愛共產黨的人是我的曾祖母。她生于1893年7月2日,和偉大領袖毛主席是同齡人。印象中的曾祖母是一位非常勇敢堅強的女性。她,中年喪夫,一輩子苦心經營著丈夫留下的田地,除了艱難地將她的5個女兒、1個兒子全部培養成材外,還創辦了當地唯一的一所小學。她敢于冒著生命危險掩護身為地下黨的女兒、女婿開展工作。她常對我說的話就是:你要記住,你盡管家庭出身不好(家庭成份為開明地主),但要相信共產黨的政策很英明,思想上不必有顧慮,長大了一定要記得共產黨的好!可惜,曾祖母在我12歲那年無疾而終,平靜而自然地走完她七十四年的人生歷程。當晚我還睡在她的腳后跟,回想起來,至今仍歷歷在目。
第二位教我熱愛共產黨的人是我的祖父。一位默默無聞的小學老師。祖父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中師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一直在基層從事教育工作。他樂觀、豁達、儉樸一生。黨的滴滴恩情,祖父都用他勤快的筆記下了,在我們家有滿滿的一箱。它是我們家的寶物。祖父留給我最珍貴的遺物是他2006年4月完成的最后一本回憶錄,此后,就再也不能動筆了。里面記載了他快樂的少年時期、殘酷的戰爭年代、 艱難的建設初期、以及為疾病折磨的悠遠歲月。 其中提到:1951年在整個國家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他被查出患了“脊椎骨結核病”,如同被判了死刑。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采用“石膏固定術”后輾轉回到老家,整整二年時間背著沉重的石膏枷鎖不能動彈,當時意志極度消沉,心情近乎崩潰,是黨的溫暖、組織的關心、家人的悉心照料,才讓他戰勝了病魔、獲得了新生。以后的日子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知恩圖報,忘我工作。并多次鼓勵自己唯一的兒子(我父親)不要有顧慮,積極向組織靠攏,父親果然不負重望,成為我們家第一個光榮的共產黨員,有幸還獲得了組織信任從事黨務工作,了了祖父一個最大的心愿。此時,祖父又告誡父親:你的這點權力是黨給的,是教師們給的,你要懂得珍惜!也常常教育我:要學會感恩,時刻牢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家的幸福生活!2010年1月26日,祖父因突發腦溢血離開了我們,終年九十歲。
第三位教我熱愛共產黨的人是我的父親。父親接過了祖父的接力棒,衢師畢業后,也選擇了到基層教書育人,所不同的是父親更多的時間是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父親在從事行政教學管理工作同時還兼任黨務工作,平時工作很忙,基層條件也不好、壓力很大,但他從不在我們面前吭聲,也不跟組織討價還價,而是始終飽含一顆感恩的心,盡心盡責地帶好整個團隊,讓組織放心、讓家長放心,他所在的學校學生成績因此一直保持全縣農村小學第一名。從小到大,父親濃濃的愛總是包圍著我,“要珍惜崗位,要與時俱進!”的提醒常常在耳邊縈繞。2006年,我光榮地加入民建組織,他語重心長地囑咐我:民建是中共的諍友,你的理想信念一定要保持,跟著共產黨走,好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一位老父親、一位老共產黨員的諄諄教誨,我沒齒難忘?,F在,父親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了,但只要有時間、有機會我們爺倆還是會常常聊聊我們共同關心的話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核心價值體現在哪里?對民生問題的看法和想法……。
在黨的光輝照耀下,我們家幸福、快樂地生活,祖孫一起推手走過的日子很精彩。雖然,時光流逝、先人已去,當年生龍活虎的父親已經彎著腰、佝著背,但心情依然很好。他常嘆:做夢都沒想到,退休了還能有這么好的政策!生活象芝麻開花節節高!老有所醫、老有所居、老有所養都實現了。其實,建黨九十周年以來,能享受一起走過幸福日子的家庭又何止我們一家?千千萬萬的中國家庭都沐浴在黨的陽光下,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強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落實使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倍增。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九十華誕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全家衷心祝愿:祖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
第一位教我熱愛共產黨的人是我的曾祖母。她生于1893年7月2日,和偉大領袖毛主席是同齡人。印象中的曾祖母是一位非常勇敢堅強的女性。她,中年喪夫,一輩子苦心經營著丈夫留下的田地,除了艱難地將她的5個女兒、1個兒子全部培養成材外,還創辦了當地唯一的一所小學。她敢于冒著生命危險掩護身為地下黨的女兒、女婿開展工作。她常對我說的話就是:你要記住,你盡管家庭出身不好(家庭成份為開明地主),但要相信共產黨的政策很英明,思想上不必有顧慮,長大了一定要記得共產黨的好!可惜,曾祖母在我12歲那年無疾而終,平靜而自然地走完她七十四年的人生歷程。當晚我還睡在她的腳后跟,回想起來,至今仍歷歷在目。
第二位教我熱愛共產黨的人是我的祖父。一位默默無聞的小學老師。祖父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中師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一直在基層從事教育工作。他樂觀、豁達、儉樸一生。黨的滴滴恩情,祖父都用他勤快的筆記下了,在我們家有滿滿的一箱。它是我們家的寶物。祖父留給我最珍貴的遺物是他2006年4月完成的最后一本回憶錄,此后,就再也不能動筆了。里面記載了他快樂的少年時期、殘酷的戰爭年代、 艱難的建設初期、以及為疾病折磨的悠遠歲月。 其中提到:1951年在整個國家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他被查出患了“脊椎骨結核病”,如同被判了死刑。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采用“石膏固定術”后輾轉回到老家,整整二年時間背著沉重的石膏枷鎖不能動彈,當時意志極度消沉,心情近乎崩潰,是黨的溫暖、組織的關心、家人的悉心照料,才讓他戰勝了病魔、獲得了新生。以后的日子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知恩圖報,忘我工作。并多次鼓勵自己唯一的兒子(我父親)不要有顧慮,積極向組織靠攏,父親果然不負重望,成為我們家第一個光榮的共產黨員,有幸還獲得了組織信任從事黨務工作,了了祖父一個最大的心愿。此時,祖父又告誡父親:你的這點權力是黨給的,是教師們給的,你要懂得珍惜!也常常教育我:要學會感恩,時刻牢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家的幸福生活!2010年1月26日,祖父因突發腦溢血離開了我們,終年九十歲。
第三位教我熱愛共產黨的人是我的父親。父親接過了祖父的接力棒,衢師畢業后,也選擇了到基層教書育人,所不同的是父親更多的時間是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父親在從事行政教學管理工作同時還兼任黨務工作,平時工作很忙,基層條件也不好、壓力很大,但他從不在我們面前吭聲,也不跟組織討價還價,而是始終飽含一顆感恩的心,盡心盡責地帶好整個團隊,讓組織放心、讓家長放心,他所在的學校學生成績因此一直保持全縣農村小學第一名。從小到大,父親濃濃的愛總是包圍著我,“要珍惜崗位,要與時俱進!”的提醒常常在耳邊縈繞。2006年,我光榮地加入民建組織,他語重心長地囑咐我:民建是中共的諍友,你的理想信念一定要保持,跟著共產黨走,好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一位老父親、一位老共產黨員的諄諄教誨,我沒齒難忘?,F在,父親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了,但只要有時間、有機會我們爺倆還是會常常聊聊我們共同關心的話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核心價值體現在哪里?對民生問題的看法和想法……。
在黨的光輝照耀下,我們家幸福、快樂地生活,祖孫一起推手走過的日子很精彩。雖然,時光流逝、先人已去,當年生龍活虎的父親已經彎著腰、佝著背,但心情依然很好。他常嘆:做夢都沒想到,退休了還能有這么好的政策!生活象芝麻開花節節高!老有所醫、老有所居、老有所養都實現了。其實,建黨九十周年以來,能享受一起走過幸福日子的家庭又何止我們一家?千千萬萬的中國家庭都沐浴在黨的陽光下,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強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落實使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倍增。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九十華誕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全家衷心祝愿:祖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