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
在“重溫歷史,同心同行”統一戰線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發布時間:2011-07-01 09:38:38
|
作者: 張榕明
在全國“兩會”剛剛閉幕、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90華誕之際,我們來到山城重慶,通過參觀、學習,重溫多黨合作的光榮歷史,心情十分激動,思想上也深受教益。
重慶是民建的發祥地。抗戰勝利后,由于美國貨充斥市場,通貨膨脹嚴重,加上官僚資本的掠奪,使得民族工商業日趨衰落,大批工廠陷于破產境地。在重慶,以遷川工廠聯合會理事長胡厥文等為代表的愛國民族資本家、中華職業教育社創始人黃炎培等社會賢達和民主人士,都在思考國家未來的前途和民族工商界的命運。他們經常聚會討論國事和時局,逐漸意識到需要建立一個既能在民主團結、和平建國中發揮作用,又能維護切身利益的政治團體。1945年7月,黃炎培訪問延安,深受啟迪。回到重慶后,他自行出版了《延安歸來》一書,盛贊中共的政策和解放區的形勢,也為籌組新政黨奠定了思想基礎。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周恩來廣泛會見重慶各界人士,開展宣傳和統戰工作,使中共的方針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毛澤東三次約見了重慶工商、金融界人士,周恩來、董必武對工商界成立政團組織直接給予了支持和幫助。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經過24次聚會商談,發起創建了民主建國會,并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慶白象街西南實業大廈舉行了成立大會。
民建成立65年來的歷史,是一部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團結合作的歷史。民建成立之初,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支持下,積極投身于愛國民主運動。在重慶發生的“滄白堂”、“校場口”事件中,民建作為主要組織者和積極參與者,與國民黨反動勢力開展了針鋒相對的斗爭,揭露其扼殺民主運動、堅持獨裁內戰的陰謀,促進了民眾的覺醒。嚴酷的斗爭實踐使民建成員逐步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才能拯救中國。1948年民建響應中國共產黨“五一口號”,明確作出了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歷史抉擇,并為迎接全國解放和建立新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后,民建團結、帶動工商界積極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提出了“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口號,為配合國家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民建確定了“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的行動綱領,堅持把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與民建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積極發揮參政黨作用,為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獻計出力。進入新世紀以來,適應多黨合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民建確立了建設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組織上鞏固、制度上健全,充滿活力的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的目標。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與全國人民一道,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竭誠奮斗。
這些年來,我和民建的其他同志都多次來到重慶學習調研,開展歷史和傳統教育。這次再到重慶,撫今追昔,感觸最深的是“三個必然選擇”:一是90年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核心和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二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是各民主黨派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有所作為,不斷成長進步的根本原因,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各民主黨派歷史的必然選擇。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長期團結奮斗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成果,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當前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的攻堅時期。最近召開的全國“兩會”,審議通過了“十二五”規劃綱要,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繪就了宏偉藍圖。作為我國多黨合作格局中的參政黨,民建要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全國“兩會”精神,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始終做到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標上同心同向、在行動上同心同行,進一步激發全體成員愛國奉獻、建功立業的責任感和創造力,不斷提高參政議政本領和水平,為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實踐活動,不斷鞏固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要把傳承和發揚老一輩的優良傳統作為重點,充分發揮歷史作為優良傳統最豐富、最生動的教材作用,通過參觀重慶特園、民建紀念碑等多黨合作和民建會史的教育基地,學習《中國民主建國會簡史》、民建優良傳統手冊和光盤、觀看電視劇《黃炎培》等形式,在廣大會員中大力宣傳多黨合作和民建的歷史,堅持不懈地用多黨合作和民建的成就激勵會員,用多黨合作和民建的經驗啟迪會員,弘揚民建60多年總結形成的“五個堅持、四種精神”優良傳統,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在廣大會員頭腦中深深扎根,不斷鞏固多黨合作的思想共識。
二、始終堅持履職為民、服務社會,積極為實施好“十二五”規劃獻計出力。要深刻認識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特征、新要求,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緊緊抓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始終圍繞改善和保障民生這一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關注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促進非公有制企業轉型升級、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文化產業等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為實施好“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要總結近年來民建社會服務工作和實施“思源工程”的經驗,探索服務貧困地區科學發展的新模式、新舉措。動員和組織更多會員企業到新疆考察投資,積極參與新一輪援疆工作。
三、不斷加強自身建設,著力夯實履行參政黨職能的組織保證。要著眼于提高會的整體素質、強化會的整體功能,全面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切實搞好市級組織的換屆工作,積極籌備省級組織的換屆工作。貫徹《2010-2020年黨外人士教育培訓改革和發展綱要》精神,做好代表人士和后備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加強各級組織的聯系協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加強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設,建立健全會內決策、執行和監督的體制機制,保持民建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學習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繼承傳統,把握現在,開拓未來。我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多黨合作事業必將迎來新的光明前景。
重慶是民建的發祥地。抗戰勝利后,由于美國貨充斥市場,通貨膨脹嚴重,加上官僚資本的掠奪,使得民族工商業日趨衰落,大批工廠陷于破產境地。在重慶,以遷川工廠聯合會理事長胡厥文等為代表的愛國民族資本家、中華職業教育社創始人黃炎培等社會賢達和民主人士,都在思考國家未來的前途和民族工商界的命運。他們經常聚會討論國事和時局,逐漸意識到需要建立一個既能在民主團結、和平建國中發揮作用,又能維護切身利益的政治團體。1945年7月,黃炎培訪問延安,深受啟迪。回到重慶后,他自行出版了《延安歸來》一書,盛贊中共的政策和解放區的形勢,也為籌組新政黨奠定了思想基礎。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周恩來廣泛會見重慶各界人士,開展宣傳和統戰工作,使中共的方針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毛澤東三次約見了重慶工商、金融界人士,周恩來、董必武對工商界成立政團組織直接給予了支持和幫助。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經過24次聚會商談,發起創建了民主建國會,并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慶白象街西南實業大廈舉行了成立大會。
民建成立65年來的歷史,是一部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團結合作的歷史。民建成立之初,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支持下,積極投身于愛國民主運動。在重慶發生的“滄白堂”、“校場口”事件中,民建作為主要組織者和積極參與者,與國民黨反動勢力開展了針鋒相對的斗爭,揭露其扼殺民主運動、堅持獨裁內戰的陰謀,促進了民眾的覺醒。嚴酷的斗爭實踐使民建成員逐步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才能拯救中國。1948年民建響應中國共產黨“五一口號”,明確作出了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歷史抉擇,并為迎接全國解放和建立新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后,民建團結、帶動工商界積極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提出了“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口號,為配合國家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民建確定了“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的行動綱領,堅持把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與民建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積極發揮參政黨作用,為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獻計出力。進入新世紀以來,適應多黨合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民建確立了建設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組織上鞏固、制度上健全,充滿活力的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的目標。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與全國人民一道,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竭誠奮斗。
這些年來,我和民建的其他同志都多次來到重慶學習調研,開展歷史和傳統教育。這次再到重慶,撫今追昔,感觸最深的是“三個必然選擇”:一是90年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核心和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二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是各民主黨派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有所作為,不斷成長進步的根本原因,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各民主黨派歷史的必然選擇。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長期團結奮斗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成果,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當前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的攻堅時期。最近召開的全國“兩會”,審議通過了“十二五”規劃綱要,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繪就了宏偉藍圖。作為我國多黨合作格局中的參政黨,民建要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全國“兩會”精神,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始終做到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標上同心同向、在行動上同心同行,進一步激發全體成員愛國奉獻、建功立業的責任感和創造力,不斷提高參政議政本領和水平,為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實踐活動,不斷鞏固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要把傳承和發揚老一輩的優良傳統作為重點,充分發揮歷史作為優良傳統最豐富、最生動的教材作用,通過參觀重慶特園、民建紀念碑等多黨合作和民建會史的教育基地,學習《中國民主建國會簡史》、民建優良傳統手冊和光盤、觀看電視劇《黃炎培》等形式,在廣大會員中大力宣傳多黨合作和民建的歷史,堅持不懈地用多黨合作和民建的成就激勵會員,用多黨合作和民建的經驗啟迪會員,弘揚民建60多年總結形成的“五個堅持、四種精神”優良傳統,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在廣大會員頭腦中深深扎根,不斷鞏固多黨合作的思想共識。
二、始終堅持履職為民、服務社會,積極為實施好“十二五”規劃獻計出力。要深刻認識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特征、新要求,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緊緊抓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始終圍繞改善和保障民生這一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關注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促進非公有制企業轉型升級、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文化產業等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為實施好“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要總結近年來民建社會服務工作和實施“思源工程”的經驗,探索服務貧困地區科學發展的新模式、新舉措。動員和組織更多會員企業到新疆考察投資,積極參與新一輪援疆工作。
三、不斷加強自身建設,著力夯實履行參政黨職能的組織保證。要著眼于提高會的整體素質、強化會的整體功能,全面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切實搞好市級組織的換屆工作,積極籌備省級組織的換屆工作。貫徹《2010-2020年黨外人士教育培訓改革和發展綱要》精神,做好代表人士和后備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加強各級組織的聯系協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加強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設,建立健全會內決策、執行和監督的體制機制,保持民建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學習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繼承傳統,把握現在,開拓未來。我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多黨合作事業必將迎來新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