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應把農村養殖業污染治理工作放在“五水共治”的重要位置
發布時間:2014-06-24 15:17:02
|
作者:
民建會員、杭州市人大代表、建德市新世紀裝飾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志蓮反映,去年年底的浙江經濟工作會議上,我省正式啟動了“五水共治”行動,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線圖,從今年開始,計劃分三步,力爭在2020年前實現質變,吹響了 “五水共治”的“集結號”。
“五水共治”好比五個手指頭,治污水是大拇指,目前農村養殖業污染對農村水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以建德為例,近年來,建德成為杭州地區畜禽養殖的主要產業區,僅2013年,全市就養殖了雞禽類1700余萬羽,豬、牛、羊等大型牲畜50萬余頭,總產值15億元,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畜禽養殖污染卻對農村的面源環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雖然經過多年的治理,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期的養殖場所,將畜禽糞便隨意堆放和排放,使得周邊的生活環境受到污染,特別是溪流水體和耕地土壤。這不僅影響村容村貌的改善,也影響了農民生活品質的提升,與新農村建設背道而馳,還直接影響了水的質量。因此,把農村養殖污染的治理,放在行動的重要位置,是抓好行動的關鍵,也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水源,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當前農村老百姓的迫切要求和期望,為此,本人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農業主管部門要做好統籌,從政策上嚴格控制無序養殖。前些年村面源污染雖然開展過治理活動,對一些上規模、集中養殖的鄉鎮進行了全面規劃,污染源也進行了一些簡單的處理,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由于受時間和空間布局限制及利益驅動的影響,一些規模較小,分布散、亂的養殖場(戶)仍大量涌現,尤其是一些利用家庭房前屋后開展散養的養殖戶,既無獨立的畜禽糞便堆放場所,又無處理設施,使得有些村莊周圍臭氣滿天,污水橫流,嚴重地污染著周邊環境,污染了各支流的水體。因此,政府應切實加強規劃引導,一方面,用政策鼓勵新發展養殖戶進行規模養殖,建好糞便處理設施,同時控制私搭亂建無序的擴大污染面,給治理帶來難度;另一方面,凡集中、上規模的養殖范圍,一定要建設和完善養殖區內的雨、污分離系統和配套污染物收集系統,為工廠化無害化處理提供基礎。
二、積極引導農村使用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合理利用畜禽糞便。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要大力提倡和引導畜禽養殖場戶以經濟聯系為紐帶,將畜禽糞便充分利用起來。要改變畜禽糞便直接下田入地的傳統習慣做法,避免直接污染環境。畜禽糞便應經過高溫發酵、滅菌除臭等無害化處理或經加工后生產生物有機肥,才能降低環境污染。因此,在農村應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廣使用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后的有機肥,使養殖業產生的廢棄物有消化利用的場地。走生態農業之路,把畜禽糞便變害為利,變廢為寶。
三、積極扶持養殖小區和企業投資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政府一方面要鼓勵養殖小區必須建立養殖污染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扶持企業發展高效生物有機肥的加工生產。畜禽糞便是生物有機肥的重要原料,但由于生產生物有機肥所需要的技術條件、資金投入、市場開拓成本等要求較高等因素,生產有機肥和使用有機肥的實際情況并不理想。所以當前存在著有機肥實際推廣使用率不高和生產有機肥企業利潤較低等實際問題。因此,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轉變扶持手段和方式,給予項目直接的以獎代補扶持,即根據企業年度生產實績考核進行獎勵性扶持,且加大獎勵額度,以提高扶持績效;也可進行貼息扶持,使農村養殖業的糞便污染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強化監督管理。畜牧業對環境污染的因素多,原因復雜,牽涉面廣,必須采取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的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時,環境問題是大家的問題,發改、農辦、農業、環保、水利、國土等應該通力協作,密切配合。一方面,要根據各自職責做好相應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另一方面,要從管理和監督層面建立促進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及其污染物無害化處理的長效機制,制訂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強化監督管理。
“五水共治”好比五個手指頭,治污水是大拇指,目前農村養殖業污染對農村水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以建德為例,近年來,建德成為杭州地區畜禽養殖的主要產業區,僅2013年,全市就養殖了雞禽類1700余萬羽,豬、牛、羊等大型牲畜50萬余頭,總產值15億元,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畜禽養殖污染卻對農村的面源環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雖然經過多年的治理,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期的養殖場所,將畜禽糞便隨意堆放和排放,使得周邊的生活環境受到污染,特別是溪流水體和耕地土壤。這不僅影響村容村貌的改善,也影響了農民生活品質的提升,與新農村建設背道而馳,還直接影響了水的質量。因此,把農村養殖污染的治理,放在行動的重要位置,是抓好行動的關鍵,也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水源,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當前農村老百姓的迫切要求和期望,為此,本人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農業主管部門要做好統籌,從政策上嚴格控制無序養殖。前些年村面源污染雖然開展過治理活動,對一些上規模、集中養殖的鄉鎮進行了全面規劃,污染源也進行了一些簡單的處理,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由于受時間和空間布局限制及利益驅動的影響,一些規模較小,分布散、亂的養殖場(戶)仍大量涌現,尤其是一些利用家庭房前屋后開展散養的養殖戶,既無獨立的畜禽糞便堆放場所,又無處理設施,使得有些村莊周圍臭氣滿天,污水橫流,嚴重地污染著周邊環境,污染了各支流的水體。因此,政府應切實加強規劃引導,一方面,用政策鼓勵新發展養殖戶進行規模養殖,建好糞便處理設施,同時控制私搭亂建無序的擴大污染面,給治理帶來難度;另一方面,凡集中、上規模的養殖范圍,一定要建設和完善養殖區內的雨、污分離系統和配套污染物收集系統,為工廠化無害化處理提供基礎。
二、積極引導農村使用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合理利用畜禽糞便。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要大力提倡和引導畜禽養殖場戶以經濟聯系為紐帶,將畜禽糞便充分利用起來。要改變畜禽糞便直接下田入地的傳統習慣做法,避免直接污染環境。畜禽糞便應經過高溫發酵、滅菌除臭等無害化處理或經加工后生產生物有機肥,才能降低環境污染。因此,在農村應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廣使用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后的有機肥,使養殖業產生的廢棄物有消化利用的場地。走生態農業之路,把畜禽糞便變害為利,變廢為寶。
三、積極扶持養殖小區和企業投資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政府一方面要鼓勵養殖小區必須建立養殖污染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扶持企業發展高效生物有機肥的加工生產。畜禽糞便是生物有機肥的重要原料,但由于生產生物有機肥所需要的技術條件、資金投入、市場開拓成本等要求較高等因素,生產有機肥和使用有機肥的實際情況并不理想。所以當前存在著有機肥實際推廣使用率不高和生產有機肥企業利潤較低等實際問題。因此,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轉變扶持手段和方式,給予項目直接的以獎代補扶持,即根據企業年度生產實績考核進行獎勵性扶持,且加大獎勵額度,以提高扶持績效;也可進行貼息扶持,使農村養殖業的糞便污染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強化監督管理。畜牧業對環境污染的因素多,原因復雜,牽涉面廣,必須采取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的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時,環境問題是大家的問題,發改、農辦、農業、環保、水利、國土等應該通力協作,密切配合。一方面,要根據各自職責做好相應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另一方面,要從管理和監督層面建立促進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及其污染物無害化處理的長效機制,制訂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強化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