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當下,我省較多地區產業普遍存在粗放型、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等缺點,亟需向集約型、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進行轉型升級。高校承擔著教書育人、科研創新、文化傳承、服務社會等四大職能,經過多年的積淀,無論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都已有較為顯著的成效。如何進一步發揮我省高校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作用,積極促進我省經濟平穩持續發展?
一、我省高校在產業轉型升級中面臨的困境與問題:
(一)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透露,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一方面高校科技成果應用性較弱,另一方面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薄弱。現行制度下,高校教師的研究成果(包括專利、論文等)多為職務科技成果,最終產權還是歸高校所有,高校在這種情況下的決策機制、引導機制不成熟,導致效率低下;高校研究多數為基礎性研究,相關科技成果的市場應用性較弱,種種原因制約著高校科技成果的順利轉化。
(二)企業與高校的聯系對接少。企業與高校,這兩者在目標上存在著本質的不同,企業以盈利為出發點,通過逐利來維持其發展,承擔其社會責任;高校以教書育人、科研創新為主,經常性地探索未知科學知識。截止目前,國家省市有關部門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但缺乏行之有效地引導,況且觀念上的改變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同時,企業進入高校也少,即使進入高校,也基本上為大型企業,并且形式有限(招聘會、贊助活動等),次數也少。
(三)企業對科技創新重視程度不高。我省多數企業還是停留在復制和復制模式下的表面創新階段,一方面,此方法屬于“短、平、快”范疇,我省較多企業還是采用此方法。另一方面,我省企業擁有的科技創新人才相對較少,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當然,我省一些企業也開始意識到創新對于長遠發展的重要性,也參加一些由政府牽頭舉辦的科技成果對接會、網上技術市場活動周等,但因自身素質的局限,當面對科技成果時,往往表現很困惑,難以作出正確的決策。
二、為促進我省經濟的平穩持續發展,建議:
(一)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實體平臺。根據我省實際情況,借鑒江蘇省“新生源”模式,整合政府、高校、產業、資本等資源,以市場為導向、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平臺為載體、項目為紐帶、人才為助力,積極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實體平臺,推動“官產學研聯動,政企校所共贏”的局面。類似于臺灣凱新創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6月,參加在溫州市舉辦的臺灣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的臺商),該公司整合了生物醫藥、電子技術、現代農業、新能源等領域的科技成果,邊深入研發,邊進行局部的產業化、市場化,在滿足該省的市場需求的同時,也積極開拓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形成了一個較為良好的循環體系。
(二)打造公開共享的人才-科技成果數據庫平臺。在繼續舉辦我省網上技術市場活動的同時,由省委組織部和科技廳聯合牽頭,打造一個屬于我省的公開共享的人才-科技成果數據庫平臺。以常規的行業為劃分標準,以實名制下的“一人一ID,一單位一ID”為要求,由全省各地各級組織部門、科技部門分別負責人才數據庫平臺和科技成果平臺的搭建。以自愿為原則,輔以一定的獎勵,鼓勵自行注冊、登記我省各市、各單位的人才及科技成果的供需數據,并逐步有序地收集全國各地的人才、科技成果數據,特別是與我省有密切聯系的各省市區、高校等單位。并制定相關政策,對線上線下達成的有效交易給予獎勵。
(三)制定政策,鼓勵高校教師與企業間的互動。以科技部、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技創新作用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方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工作的若干意見》以及省科技廳《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主要政策要點摘編》為依據,建議各大高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明確的政策、制度細則,鼓勵教師加強與企業的交流,有目的性地將實際需求融入到科研與教學實踐中,促使教師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研發工作,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此外,加強企業單位進入高校交流的活動,定期組織講座、沙龍等活動,邀請相關企業人士,與師生進行交流,針對企業單位技術及人才需求、師生對產品化及市場化等方面互通有無。
提案人:金利泰、李校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