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a>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個人提案]戴銘:以物流產業對接為突破口,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核心區”建設的建議
發布時間:2015-01-23 09:53:07
|
作者:
近年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核心區”建設的建議,已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是我省貫徹落實省委“八八戰略”中“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區位優勢,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江三角洲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要求所提出的構想。特別是充分發揮嘉興獨特的區位優勢,全方位推進與上海的對接合作,率先接受上海經濟中心的勢能輻射,為省內其他城市開展與上海的合作積累經驗、提供示范。
要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目標,首先應該從產業對接為突破口,特別是諸如物流、金融等已具備相應合作條件,且有易于對接的產業可先行推進“一體化”建設。只有產業興旺,才能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的高速發展,為真正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創造條件。
一、基本情況
經統計,2013年嘉興市物流業增加值約95億元,比上年增長5.3%,占服務業增加值1265億元的7.5%,占GDP總值3147億元的比重約為3%。2013年全市共有營運貨車44.2萬輛,貨車總噸位25.6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和6%;營運貨船3775艘,101萬載重噸,平均噸位267.5噸,運力規模比上年增加2.7萬噸,船舶平均噸位比上年增加30.7噸。全年完成道路營業性貨運量8842萬噸,周轉量89.4億噸公里,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8%和3.7%。完成水路營業性貨運量8246.7萬噸,貨物周轉量137億噸公里,近兩年來變化不大。港口物流發展較快,其中內河港口吞吐量1.1億噸,同比增長1.33%。內河港集裝箱吞吐量約14萬標箱,同比增長42%。嘉興港港口貨物吞吐量再創新高,全年完成6605萬噸,同比增長10%;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萬標箱,達到101萬標箱,同比增長34.5%,增幅均處于全國沿海港口前列。但總體而言,目前嘉興物流產業水平與嘉興經濟總量和區位優勢相比相對滯后。
二、 存在問題
(一)總體發展規模偏小,發展速度嚴重滯后
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的“2013年全國物流運行情況通報”顯示,2013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0.2萬億元,同比增長9.3%,占GDP總量的18%,而同期嘉興市的物流業產值95億元,占全市GDP總量的3%,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嘉興人均物流產值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40%。從近期我們的調研過程中也發現,嘉興工業產品的配貨、運輸等環節,很多都流失到了外地物流企業,這也從側面說明嘉興本地的物流企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發展水平不高,側重于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嘉興物流行業發展,主要重點還是園區建設,如現代物流園、綜合物流園等,還有就是商貿物流性質的專業市場如海寧皮革城、濮院、洪河羊毛衫市場、桐鄉世貿中心等。但物流行業的運輸環節,以及今后物流行業發展重點,相對利潤較高的環節,如物流信息平臺、物流金融、城市配送、冷鏈物流等發展嚴重滯后。
(三)缺少系統規劃,發展處于無序狀態
物流行業布局規劃要在較大的地域范圍之內進行統一考慮,這就需要牽扯到多個地區和部門進行協調,但目前嘉興市各個下屬縣市都在自己的小范圍內進行物流園區規劃,互相之間沒有進行協調,這必然導致各個園區之間不必要得相互競爭,不利于嘉興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
三、對策與建議
近年來,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和嘉興市委、市政府對接軌上海工作十分重視,出臺了相關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目前兩地在產業發展政策、產業規劃布局、人才引進措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使嘉興在引進產業發展方面沒有與上海實現有機結合,導致嘉興良好的得天獨厚區位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發揮,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合作模式不夠緊密,接軌上海戰略目標未能最大效應體現。其主要原因是沒有從根本上形成區域合作一體化,為此,我認為應通過政府間深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共建,率先實現產業發展一體化。
(一)制定物流產業發展規劃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明確了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和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提出了物流行業發展專業化、信息化、現代化、標準化的要求,并重點列舉了十二個重點工程,提出了相關政策配套措施。
經調研,上海地區物流倉儲用地價格已經達到了100-180萬元/畝,物流設施的土地成本占到了總成本的一半以上,相應的造成了倉儲價格偏高,平均達到45元/平米*月左右。這也阻礙了物流企業在上海建設倉儲物流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同時由于城市化的需要,部分已有的設施也有向外轉移的迫切要求。
目前嘉興市物流倉儲用地價格在20-30萬元之間,倉庫租賃費用普遍低于20元/平米*月,大大低于上海的水平,足以抵償運輸距離增加造成的成本上升,未來我們將迎來一個上海物流產業轉移的大好機遇。
為此嘉興市物流產業能否快速、健康發展,首要條件是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核心區”物流產業發展整體規劃,特別是首先是與上海有機對接,利用上海經濟中心龐大的物流市場和配置需求,充分發揮嘉興獨特的區位優勢,積極形成物流產業的緊密合作,大力發展城際配送物流,加快集聚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著力把嘉興打造成為核心區的供應鏈服務中心。努力形成以上海為核心,區域產業融合互動的產業發展格局。
(二)出臺物流產業扶持政策
省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加強與上海市的聯系溝通,建立省級層面物流產業一體化發展的協調機制,定期召開協調會,研究解決推進中所遇到的重大問題,促進各項合作任務的落地。制定相關財稅、土地、融資、人才等統一扶持政策向嘉興傾斜,按照“兩個無差別、三個更好的要求”,力求相關扶持政策的有機融合,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可開展先行先試。
要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目標,首先應該從產業對接為突破口,特別是諸如物流、金融等已具備相應合作條件,且有易于對接的產業可先行推進“一體化”建設。只有產業興旺,才能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的高速發展,為真正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創造條件。
一、基本情況
經統計,2013年嘉興市物流業增加值約95億元,比上年增長5.3%,占服務業增加值1265億元的7.5%,占GDP總值3147億元的比重約為3%。2013年全市共有營運貨車44.2萬輛,貨車總噸位25.6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和6%;營運貨船3775艘,101萬載重噸,平均噸位267.5噸,運力規模比上年增加2.7萬噸,船舶平均噸位比上年增加30.7噸。全年完成道路營業性貨運量8842萬噸,周轉量89.4億噸公里,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8%和3.7%。完成水路營業性貨運量8246.7萬噸,貨物周轉量137億噸公里,近兩年來變化不大。港口物流發展較快,其中內河港口吞吐量1.1億噸,同比增長1.33%。內河港集裝箱吞吐量約14萬標箱,同比增長42%。嘉興港港口貨物吞吐量再創新高,全年完成6605萬噸,同比增長10%;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萬標箱,達到101萬標箱,同比增長34.5%,增幅均處于全國沿海港口前列。但總體而言,目前嘉興物流產業水平與嘉興經濟總量和區位優勢相比相對滯后。
二、 存在問題
(一)總體發展規模偏小,發展速度嚴重滯后
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的“2013年全國物流運行情況通報”顯示,2013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0.2萬億元,同比增長9.3%,占GDP總量的18%,而同期嘉興市的物流業產值95億元,占全市GDP總量的3%,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嘉興人均物流產值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40%。從近期我們的調研過程中也發現,嘉興工業產品的配貨、運輸等環節,很多都流失到了外地物流企業,這也從側面說明嘉興本地的物流企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發展水平不高,側重于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嘉興物流行業發展,主要重點還是園區建設,如現代物流園、綜合物流園等,還有就是商貿物流性質的專業市場如海寧皮革城、濮院、洪河羊毛衫市場、桐鄉世貿中心等。但物流行業的運輸環節,以及今后物流行業發展重點,相對利潤較高的環節,如物流信息平臺、物流金融、城市配送、冷鏈物流等發展嚴重滯后。
(三)缺少系統規劃,發展處于無序狀態
物流行業布局規劃要在較大的地域范圍之內進行統一考慮,這就需要牽扯到多個地區和部門進行協調,但目前嘉興市各個下屬縣市都在自己的小范圍內進行物流園區規劃,互相之間沒有進行協調,這必然導致各個園區之間不必要得相互競爭,不利于嘉興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
三、對策與建議
近年來,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和嘉興市委、市政府對接軌上海工作十分重視,出臺了相關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目前兩地在產業發展政策、產業規劃布局、人才引進措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使嘉興在引進產業發展方面沒有與上海實現有機結合,導致嘉興良好的得天獨厚區位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發揮,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合作模式不夠緊密,接軌上海戰略目標未能最大效應體現。其主要原因是沒有從根本上形成區域合作一體化,為此,我認為應通過政府間深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共建,率先實現產業發展一體化。
(一)制定物流產業發展規劃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明確了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和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提出了物流行業發展專業化、信息化、現代化、標準化的要求,并重點列舉了十二個重點工程,提出了相關政策配套措施。
經調研,上海地區物流倉儲用地價格已經達到了100-180萬元/畝,物流設施的土地成本占到了總成本的一半以上,相應的造成了倉儲價格偏高,平均達到45元/平米*月左右。這也阻礙了物流企業在上海建設倉儲物流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同時由于城市化的需要,部分已有的設施也有向外轉移的迫切要求。
目前嘉興市物流倉儲用地價格在20-30萬元之間,倉庫租賃費用普遍低于20元/平米*月,大大低于上海的水平,足以抵償運輸距離增加造成的成本上升,未來我們將迎來一個上海物流產業轉移的大好機遇。
為此嘉興市物流產業能否快速、健康發展,首要條件是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核心區”物流產業發展整體規劃,特別是首先是與上海有機對接,利用上海經濟中心龐大的物流市場和配置需求,充分發揮嘉興獨特的區位優勢,積極形成物流產業的緊密合作,大力發展城際配送物流,加快集聚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著力把嘉興打造成為核心區的供應鏈服務中心。努力形成以上海為核心,區域產業融合互動的產業發展格局。
(二)出臺物流產業扶持政策
省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加強與上海市的聯系溝通,建立省級層面物流產業一體化發展的協調機制,定期召開協調會,研究解決推進中所遇到的重大問題,促進各項合作任務的落地。制定相關財稅、土地、融資、人才等統一扶持政策向嘉興傾斜,按照“兩個無差別、三個更好的要求”,力求相關扶持政策的有機融合,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可開展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