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a>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個人提案]徐海榮:關于“完善法律體系與制度的建設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建議
發布時間:2015-01-23 00:00:00
|
作者:
目前,一場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熱潮席卷了全國。各互聯網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紛紛涉足這一領域。互聯網金融是全球發展大勢所趨,然而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法律規定還是監管標準均存在一定的空白,成為行業的風險隱患:
一是存在互聯網金融的便捷與金融風險放大的矛盾。互聯網金融主要有三大模式,即理財、支付和融資。由于互聯網的高頻交易,開放式的網絡通訊系統,不完善的密匙管理和加密技術,欠安全的TCP/IP協議,計算機病毒、電腦黑客攻擊、網絡金融詐騙等,都增加了金融市場風險的可能。
二是分業監管體制與混業經營的矛盾。目前,對于金融行業采取的是分業監管體制,這一體制已難以適應互聯網金融的混業經營趨勢?;ヂ摼W的開發性和虛擬性,使得各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界限越來越趨于模糊,分業監管越來越難。對于這類金融的監管需要涉及“一行三會”(央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和工信部的協調機制,但目前還沒有相應的監管辦法。
三是傳統的法律法規體系與互聯網金融特殊的矛盾。互聯網金融活動有其特殊性,特別是技術往往領先于監管,既有的法律法規中,有些規定無法適用于互聯網金融發展。有些互聯網金融的做法并不符合有關法規的要求,但也得不到制止和懲罰,難免會產生破窗效應,破壞整個法制環境。同時,目前因信息安全引發權益保護問題還難以解決。
為此建議:
一、完善制度法律體系,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一行三會”可在堅持分類監管的總體原則下,通過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制度法規,實施延伸監管。加強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和風控體系的立法,對互聯網金融的組織形式、資格條件、經營模式、風險防范和監督管理作出規范。加快互聯網金融技術部門規章建設和國家標準的制定。
二、提高準入門檻,加強資金管理和動態監測。“一行三會”應嚴格限定準入條件,提高互聯網金融準入門檻,加強網絡平臺資金管理。建立完善的網絡融資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加強動態監測,強化貨款利率檢查,加強窗口指導,合理引導社會資金的有效流動。
三、加強安全防范,強化消費權益保護。加強風險技術防范和互聯網法制建設,要專門制定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辦法。同時,加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教育,提高金融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組織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開展行業自律,促進整個行業規范發展和金融消費者保護。
一是存在互聯網金融的便捷與金融風險放大的矛盾。互聯網金融主要有三大模式,即理財、支付和融資。由于互聯網的高頻交易,開放式的網絡通訊系統,不完善的密匙管理和加密技術,欠安全的TCP/IP協議,計算機病毒、電腦黑客攻擊、網絡金融詐騙等,都增加了金融市場風險的可能。
二是分業監管體制與混業經營的矛盾。目前,對于金融行業采取的是分業監管體制,這一體制已難以適應互聯網金融的混業經營趨勢?;ヂ摼W的開發性和虛擬性,使得各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界限越來越趨于模糊,分業監管越來越難。對于這類金融的監管需要涉及“一行三會”(央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和工信部的協調機制,但目前還沒有相應的監管辦法。
三是傳統的法律法規體系與互聯網金融特殊的矛盾。互聯網金融活動有其特殊性,特別是技術往往領先于監管,既有的法律法規中,有些規定無法適用于互聯網金融發展。有些互聯網金融的做法并不符合有關法規的要求,但也得不到制止和懲罰,難免會產生破窗效應,破壞整個法制環境。同時,目前因信息安全引發權益保護問題還難以解決。
為此建議:
一、完善制度法律體系,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一行三會”可在堅持分類監管的總體原則下,通過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制度法規,實施延伸監管。加強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和風控體系的立法,對互聯網金融的組織形式、資格條件、經營模式、風險防范和監督管理作出規范。加快互聯網金融技術部門規章建設和國家標準的制定。
二、提高準入門檻,加強資金管理和動態監測。“一行三會”應嚴格限定準入條件,提高互聯網金融準入門檻,加強網絡平臺資金管理。建立完善的網絡融資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加強動態監測,強化貨款利率檢查,加強窗口指導,合理引導社會資金的有效流動。
三、加強安全防范,強化消費權益保護。加強風險技術防范和互聯網法制建設,要專門制定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辦法。同時,加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教育,提高金融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組織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開展行業自律,促進整個行業規范發展和金融消費者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