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個人提案]陳智敏: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中五水共治規劃實施的建議
發布時間:2015-01-23 09:56:34
|
作者:
治污水、排澇水、防洪水、保飲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貫徹黨的十八大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快城鎮化建設的一項重大戰略措施,也是貫徹中共浙江省委關于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決議的重大舉措。五水共治抓住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和推進城鎮化發展的牛鼻子。
五水共治既是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又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系統性工程和長期性任務。涉及面廣、影響面大,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的推進我省五水共治的巨大工程,實現五水共治的偉大目標。五水共治既面臨我省老城區、老城鎮的五水方面的治理和改造,又面臨城市新區和新城鎮發展的五水方面的規則和建設。我們要在五水共治中積極推進我省城鎮化的健康發展。為此建議:
首先要以科學規劃為手段。五水共治一定要科學規劃,各項工程要經得起洪澇、干旱、災害和防污水、抓節水、保飲水安全的各種考驗。五水共治規劃既要抓好城市老區、老城鎮五水治理的改造規劃,又要搞好城市新區、新城鎮發展的五水防治,五水共治的規劃既要有近期又要有遠期規劃。可按城市新老分別規劃實施,老城區和老城鎮的五水治理方面:
1)污水治理:
建議:一要對城區各條黑臭河、垃圾河做出全面清除和治理規劃。要通過治理改造使河道變暢水質變清。二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確保大運河和錢塘江母親河水質不污染,并把此項列為五水共治規劃的重要項目。三要加快推進城市陽臺雨污水的截污納管工程建設。在各大城市和全省集鎮需納污地區都要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不斷改善地表水的環境質量。四要加大對造紙、化工、電鍍、印染等污染企業的整治力度。對有的企業要實行關停并轉或淘汰。督促引導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結構調整,以產業升級等措施來解決對環境的污染。
2)排澇治理:
建議:一要全面查清各城市老區和老城鎮遇雨必澇,逢雨必災的區域和地段,并作出升級版防澇排澇規劃和整治。實現暴雨或強降雨地域不積水、交通不中斷、道路不癱瘓、百姓安居(家中不進水)的目標。二要對市區河道整治和斷頭河打通工程作出規劃并進行實施。浙江在防澇標準上要有前瞻性和突破。通過排澇工程的建設,實現各老城區老城鎮達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澇標準,重點城區和重要城鎮達到五十年一遇防澇標準。以辦實事確保我省企業百姓安居樂業、長治久安。
3)防洪治理:
建議:一要加快做出錢塘江及全省各大江河水域如甬江、甌江、曹娥江等河流的綜合治理規劃和各個工程實施計劃。包括新建或加固標準海塘及各個沿江河流的各中小河流的治理。二要擴大杭嘉湖、三堡工程建設。三要建設苕溪清水入湖河道工程和一批沿江口排澇工程。四要對全省各大水庫進行整治或擴建,不斷增強防洪和蓄排水能力。五要不斷完善全省防洪減災體系,進一步提高城市抗洪排澇能力。
4)保飲水治理:
自來水質經常出現異味事件,保護市民飲水安全任重道遠。據調查:截止2014年1月13日,省環保廳組織大批人力奔赴杭州、金華、巨化進行排查,共9360人檢查7172家企業,發現存在環境污染企業有254家,嚴重威脅市民的飲水安全。
建議:政府在飲水安全治理上要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和保障能力的建設。一要進一步加大對錢塘江流域和全省各大江河流域沿線執法監督力度,加強污染的綜合整治。二要重點建立上下游區域聯防聯控,重點企業自查自證監督抽查,飲用水源預警監測,自來水廠應急響應等機制。三要加強全省各類水庫建設,不斷擴大和提高城市飲水和蓄水能力,并為城市飲水應急備用水源提供保障。全省縣級以上城市,要建立多源聯網,互調互濟的供水水源。如杭州市要積極推進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建設,引進直飲水,以確保市民正常飲用水,為真正成為國際大都市而努力。
5)節水治理: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加,城鎮用水特別是城市飲用水也大幅增加,城市用水越來越緊張。特別在炎熱季節更為突出。因此抓節水必須作為五水治理的一項重要工程切實抓好。通過抓節水治理,把有限的水資源真正真正用在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建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城市節水治理。一是城市道路及綠化灑水改用地面水,可節約自來水用量。二是對老城區舊管網按時間分區分片進行改造,防止供水管網因老化而產生跑冒滴漏浪費,可節約用水。三是積極推進農村灌溉區配套改造建設和高效節水灌溉農田工程建設,把有限的水源真正用在農作物生長的需要上,充分發揮水資源對農作物的灌溉效益。四是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分管網(飲用水與非飲用水分管)改造,節約用水。
新城區和新城鎮發展中的五水治理方面首先要統一五水共治規劃標準:建議:
一要建立完善的高標準的城市排水防澇防洪體系,在規劃和建設中要克服“重上輕下”的觀念。不能使地下的排污防洪排澇設施建設滯后于地面上的建設;不能在雨水沒有出路的地域搞規劃和建設,或雖有雨水出路但規劃的河流尚未開發就進行地面建設;更不能把多溪流的河道消失在高樓中。不能由于以上各種原因造成已建地段無法排水和抗洪排澇。
二要在城市擴建的新城區和推進城鎮化發展中,要防止大面積的土地被硬化,使城市失去自身排水功能。在城市建設中大面積的土地被鋼筋水泥瀝青硬化,阻斷了雨水對地下的滲透和對地下水的補給途徑。使城市雨水基本上都通過管道排放,不僅大大地增加雨水管道的壓力,而且給城市帶來了洪澇的災害。因此在推進城鎮化的建設中將雨水收集利用及雨水可滲透面積等要求作為城市規劃許可和項目建設的前置條件。排水系統等指標要像綠化率一樣有強制性指標規定。
三要在推進城鎮化發展的規劃和建設中嚴禁利用城市周邊低洼地帶。防止在漫灘和滯洪區進行開發建設,以確保城鎮化抗洪排水防澇地勢的安全暢通。
四要提高城市新區和新城鎮的排水管網設計和建設標準,進一步提高城市排水功能。新的城市或新發展的城鎮對五水防治要有新的要求,新的標準,新的起點。在香港和發達國家排水管網的標準都很高。城市主干管網的設計標準至少達到二十年一遇的雨量標準,小區支管網標準也要達到十年一遇的雨量標準。
總之,要做好五水共治,首先要從規劃著手,科學規劃,狠抓落實,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五水共治決策,持之以恒,科學有效的抓治水,堅決打贏五水共治攻堅戰。
五水共治既是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又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系統性工程和長期性任務。涉及面廣、影響面大,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的推進我省五水共治的巨大工程,實現五水共治的偉大目標。五水共治既面臨我省老城區、老城鎮的五水方面的治理和改造,又面臨城市新區和新城鎮發展的五水方面的規則和建設。我們要在五水共治中積極推進我省城鎮化的健康發展。為此建議:
首先要以科學規劃為手段。五水共治一定要科學規劃,各項工程要經得起洪澇、干旱、災害和防污水、抓節水、保飲水安全的各種考驗。五水共治規劃既要抓好城市老區、老城鎮五水治理的改造規劃,又要搞好城市新區、新城鎮發展的五水防治,五水共治的規劃既要有近期又要有遠期規劃。可按城市新老分別規劃實施,老城區和老城鎮的五水治理方面:
1)污水治理:
建議:一要對城區各條黑臭河、垃圾河做出全面清除和治理規劃。要通過治理改造使河道變暢水質變清。二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確保大運河和錢塘江母親河水質不污染,并把此項列為五水共治規劃的重要項目。三要加快推進城市陽臺雨污水的截污納管工程建設。在各大城市和全省集鎮需納污地區都要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不斷改善地表水的環境質量。四要加大對造紙、化工、電鍍、印染等污染企業的整治力度。對有的企業要實行關停并轉或淘汰。督促引導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結構調整,以產業升級等措施來解決對環境的污染。
2)排澇治理:
建議:一要全面查清各城市老區和老城鎮遇雨必澇,逢雨必災的區域和地段,并作出升級版防澇排澇規劃和整治。實現暴雨或強降雨地域不積水、交通不中斷、道路不癱瘓、百姓安居(家中不進水)的目標。二要對市區河道整治和斷頭河打通工程作出規劃并進行實施。浙江在防澇標準上要有前瞻性和突破。通過排澇工程的建設,實現各老城區老城鎮達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澇標準,重點城區和重要城鎮達到五十年一遇防澇標準。以辦實事確保我省企業百姓安居樂業、長治久安。
3)防洪治理:
建議:一要加快做出錢塘江及全省各大江河水域如甬江、甌江、曹娥江等河流的綜合治理規劃和各個工程實施計劃。包括新建或加固標準海塘及各個沿江河流的各中小河流的治理。二要擴大杭嘉湖、三堡工程建設。三要建設苕溪清水入湖河道工程和一批沿江口排澇工程。四要對全省各大水庫進行整治或擴建,不斷增強防洪和蓄排水能力。五要不斷完善全省防洪減災體系,進一步提高城市抗洪排澇能力。
4)保飲水治理:
自來水質經常出現異味事件,保護市民飲水安全任重道遠。據調查:截止2014年1月13日,省環保廳組織大批人力奔赴杭州、金華、巨化進行排查,共9360人檢查7172家企業,發現存在環境污染企業有254家,嚴重威脅市民的飲水安全。
建議:政府在飲水安全治理上要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和保障能力的建設。一要進一步加大對錢塘江流域和全省各大江河流域沿線執法監督力度,加強污染的綜合整治。二要重點建立上下游區域聯防聯控,重點企業自查自證監督抽查,飲用水源預警監測,自來水廠應急響應等機制。三要加強全省各類水庫建設,不斷擴大和提高城市飲水和蓄水能力,并為城市飲水應急備用水源提供保障。全省縣級以上城市,要建立多源聯網,互調互濟的供水水源。如杭州市要積極推進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建設,引進直飲水,以確保市民正常飲用水,為真正成為國際大都市而努力。
5)節水治理: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加,城鎮用水特別是城市飲用水也大幅增加,城市用水越來越緊張。特別在炎熱季節更為突出。因此抓節水必須作為五水治理的一項重要工程切實抓好。通過抓節水治理,把有限的水資源真正真正用在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建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城市節水治理。一是城市道路及綠化灑水改用地面水,可節約自來水用量。二是對老城區舊管網按時間分區分片進行改造,防止供水管網因老化而產生跑冒滴漏浪費,可節約用水。三是積極推進農村灌溉區配套改造建設和高效節水灌溉農田工程建設,把有限的水源真正用在農作物生長的需要上,充分發揮水資源對農作物的灌溉效益。四是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分管網(飲用水與非飲用水分管)改造,節約用水。
新城區和新城鎮發展中的五水治理方面首先要統一五水共治規劃標準:建議:
一要建立完善的高標準的城市排水防澇防洪體系,在規劃和建設中要克服“重上輕下”的觀念。不能使地下的排污防洪排澇設施建設滯后于地面上的建設;不能在雨水沒有出路的地域搞規劃和建設,或雖有雨水出路但規劃的河流尚未開發就進行地面建設;更不能把多溪流的河道消失在高樓中。不能由于以上各種原因造成已建地段無法排水和抗洪排澇。
二要在城市擴建的新城區和推進城鎮化發展中,要防止大面積的土地被硬化,使城市失去自身排水功能。在城市建設中大面積的土地被鋼筋水泥瀝青硬化,阻斷了雨水對地下的滲透和對地下水的補給途徑。使城市雨水基本上都通過管道排放,不僅大大地增加雨水管道的壓力,而且給城市帶來了洪澇的災害。因此在推進城鎮化的建設中將雨水收集利用及雨水可滲透面積等要求作為城市規劃許可和項目建設的前置條件。排水系統等指標要像綠化率一樣有強制性指標規定。
三要在推進城鎮化發展的規劃和建設中嚴禁利用城市周邊低洼地帶。防止在漫灘和滯洪區進行開發建設,以確保城鎮化抗洪排水防澇地勢的安全暢通。
四要提高城市新區和新城鎮的排水管網設計和建設標準,進一步提高城市排水功能。新的城市或新發展的城鎮對五水防治要有新的要求,新的標準,新的起點。在香港和發達國家排水管網的標準都很高。城市主干管網的設計標準至少達到二十年一遇的雨量標準,小區支管網標準也要達到十年一遇的雨量標準。
總之,要做好五水共治,首先要從規劃著手,科學規劃,狠抓落實,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五水共治決策,持之以恒,科學有效的抓治水,堅決打贏五水共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