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走進民建輝煌的歷史
發布時間:2015-11-16 16:02:43
|
作者: 省委會 王春
70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而民建在這70年里,從一個弱小的政黨發展成有著出色的履職表現、組織體系和制度健全、能較充分代表會員合法權益、自我建設目標清晰的政黨。對所有民建會員來說,民建70年的歷史,是值得反復咀嚼和回憶的歷史。在這70年間,民建和中國共同成長,既走過曲折道路,也收獲過豐碩果實。因此讀民建輝煌的歷史,就是在讀一部中國政黨制度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一部民建優良傳統形成發展的歷史,也是一部民建會員風采史。
一、民建輝煌的歷史,是見證和參與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發展的歷史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這項制度經過實踐的證明,是最適合我國發展的政治制度。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民主黨派參政的格局,是我國具體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體現了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民建自成立起,就見證和參與了中國政黨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民主革命時期,民建選擇了中共的領導,成為中共的同盟者和合作者。民建創立于1945年12月16日。那時抗戰勝利后的中華民族,正面臨著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還是維持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國家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為了爭取光明,一部分愛國民族工商業家和知識分子創立了民建。但因為我國民主資產階級自身的弱點和歷史條件的局限,再加上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民建所要從事的民主斗爭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民建和其他民主黨派一樣,從成立那天起就和中共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關系,并經歷了由初期的聯共反蔣、中期的完全支持中共到最后接受中共領導的歷史過程。因此,選擇中共的領導,成為中共同盟者和合作者是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及民建自身條件決定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民建參加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定《共同綱領》,開始了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新紀元。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召開的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這個會議上,各民主黨派以主人翁的姿態共商國是。在會議籌備到會議召開,民建始終積極參與其中。黃炎培曾說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所新的大廈,是鋼骨水泥的許多柱子撐起來的。這些柱子是什么?第一是中國共產黨,還有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地區、人民解放軍、各少數民族、國外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這些單位就是一根一根的柱子。”政協會議的召開以及會上通過的《共同綱領》就標志著民建和其他民主黨派一道,成為新中國大廈的的鋼骨水泥柱,也標志著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格局初步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民建在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不斷完善中,認真履行職能發揮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各屆領導人都十分重視多黨合作,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論和政策。從1983年《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到1993年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上升為國家意志,再到不久前結束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及《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的出臺等,中國特色政黨制度不斷得到完善。民建也在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時間里,始終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努力發揮自身工作的能動性,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優勢和特色,認真履行職能,為國家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民建輝煌的歷史,是民建優良傳統形成發展的歷史
民建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錘煉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優良傳統。堅持愛國主義,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堅持遵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堅持與經濟界的緊密聯系,努力發揮會的特色;堅持與時俱進,在自我教育中不斷提高會的素質。這“五個堅持”優良傳統是民建政黨實踐的歷史總結,是全會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民建優良傳統發軔于民建成立初期,發展于改革開放以后。細讀民建歷史,會發現民建輝煌歷史,就是一部民建優良傳統形成發展的歷史。
民建的歷史,就是始終堅持愛國主義、為國家發展竭智盡力的歷史。20世紀中期,為了捍衛祖國的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一批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與其有聯系的文教界知識分子,高舉愛國旗幟,發起成立民建。民建的產生,是從愛國開始的,愛國主義是民建成立的思想基礎,始終貫穿在民建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民建積極宣傳中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積極參加土改、鎮反、“三反”、“五反”等革命運動,協助中共順利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等,到現在的民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主動投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為協調“四個全面”凝心聚力,民建用實際行動證明,雖然愛國的時代內涵在變,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民建一直緊扣時代發展,充分發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新的貢獻。
民建的歷史,就是一部與中共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風雨同舟的歷史。從成立之初提出的“不右傾,不左袒”,到積極響應“五一口號”的決議,民建接受中共的領導,是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逐漸形成的。同時,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政治制度以及民主黨派的性質和政治綱領,都決定了民建必然要接受中共的領導。歷史也證明,只有堅持中共的領導,民建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才能不斷取得進步,才能為國家貢獻更多力量。
民建歷史,就是一部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歷史。始終不渝地遵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了人民的利益參政議政,是民建從成立到現在一直不變的遵循。民建成立時提出的政治綱領的核心是民主和建設,與當時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是相一致的;新中國成立后,民建積極參與憲法起草和修改,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立和改善作了大量工作;改革開放后,民建始終不渝地遵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緊緊圍繞國家工作重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政治協商職能。老一輩民建人心懷天下,心系百姓,民建后輩以人民利益為立足點認真履職。民建優良傳統在歷史的磨練中愈發閃耀。
民建歷史,就是一部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和優勢,努力為經濟界人士代言的歷史。在各個歷史時期,民建發展對象與工商經濟界人士保持密切聯系的特點始終未曾改變。多年來,民建積極探索以經濟界人士為主體的參政黨履行職能規律,圍繞國家經濟建設的中心任務,形成參政議政優勢領域,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沒有自己的特色就沒有自己的存在價值。回顧歷史,民建不僅保持了自己創建之初的特色和優勢,現在更是將這個特色發揚光大。現在全國經濟界會員已占會員總數的四分之三以上,這些優秀的會員不僅增強了會的活力,而且使民建聯系經濟界的特色更加鮮明。
民建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加強自我教育、不斷提高會的整體素質的歷史。堅持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通過學習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和與時俱進能力,是民建長期以來不斷提高會的整體素質和參政能力的主要途徑。從建國初期,民建團結教育會員和廣大工商業者,使其在認識和行動上積極接受了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民建二大形成并認真貫徹“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的“三自”方針和“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原則”,再到進入新時期以來民建逐漸形成“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為抓手、以組織系統學習培訓為重點、以建立完善制度為保障”的自我教育新模式,民建自我教育水平不斷得到提高,會的整體素質不斷得到加強。
三、民建輝煌的歷史,就是一部民建會員見證與創造的歷史
“滄白堂”、“較場口”事件、南京請愿、響應中共“五一口號”……舊中國時期,民建先輩們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光明的追求。參加新政協、三大革命運動、“三反”、“五反”運動……新中國成立后,民建先輩們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國家建設當中。十年浩劫與中共患難與共到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召開,在新的時期,民建領導人帶領民建走向了新的階段。不同的歷史時期,民建都用實際行動證明,民建歷史就一部追求光明的歷史,是一部追求進步的歷史,是一部輝煌的歷史。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這些民建會員耳熟能詳的姓名永遠鐫刻在民建人的心中,他們是民建輝煌的創始人和代表。但在民建會員中更多的是不為人熟知的普通會員,他們是民建組織的基礎,是民建輝煌的過去和現在的見證者和創造者。
民建老會員見證和創造了民建輝煌的過去。 民建剛成立時只有會員134人,現在已經發展到近16萬人。會員數據的巨大變化彰顯著民建從弱小到壯大的輝煌發展歷史。民建老會員,就是民建輝煌歷史的見證人。民建中有一大批老會員,這些老會員是民建的寶貝,讓后輩會員尊重和崇敬。今年是民建成立70周年,浙江民建成立60周年,省委會開展“口述會史”的活動,邀請了一大批民建老會員敘述他們與民建之間的故事。這些老會員有的已經近百歲,最年輕的也已有70余歲。在回憶往事的時候,他們如孩童一般,十分興奮,他們對中共和民建有著很深的感情。民建諸多歷史性的事情中,他們都是見證人和參與者,他們就是鮮活的歷史。年輕一輩會員對他們敬佩和尊重,是因為他們不僅見證了中國發展崛起的過程,更是無私地投身民建,奉獻民建。他們的青春,就是一部與民建同成長的青春。
民建全體會員齊心協力創造了民建欣欣向榮的現在。70年前,民建先賢在創建民建的時候,便在成立宣言中鮮明地提出“世界要和平、國家要民主、經濟要發展、教育要普及、文化要繁榮”的政治主張。70年后,在中共的領導下這些主張大部分已經實現。民建會員們不僅見證了這個過程,更是投身這個過程,既為國家發展獻計出力,也創造了民建繁榮。長期以來,每當國家面臨重大事件考驗時,民建會員們都以極大的愛國熱情與人民群眾風雨同舟、和衷共濟。他們中有勤勉創業的優秀企業家,有各界的專家學者,有認真履職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他們立足本職,腳踏實地,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了骨干帶頭作用,在履行職能方面也作出了優異的成績。民建欣欣向榮的現在,離不開他們中的每一個人。
青年會員的未來,是民建光輝的未來。黃炎培25歲就創辦了川沙小學堂,希望用教育“喚起民眾”,39歲又在上海成立了我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個全國性職業教育機構——中華職業教育社;胡厥文20余歲就創辦了好幾家工廠,并擔任起上海商民協會機器同業公會主任委員,走上了實業救國的道路;施復亮20歲就發表《非孝》之文,名揚大江南北……民建先賢們在青年時期就已經閃耀出和他人不一樣的光芒。現在會內的青年會員也是如此。截至2014年12月,40歲以下會員占會員總數比例已達29%,他們呈現出學歷較高、思維活躍、接收新事物較快等特點。民建的發展對象主要是以社會中上層人士為主。加入民建的青年,本身就比較優秀。加入民建之后,經過民建的培養與教育,借助民建這個平臺,更是大放異彩。現在已經有很多青年會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嶄露頭角,在民建履職平臺上初露鋒芒。他們朝氣蓬勃,干勁十足,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民建光輝的未來,他們是民建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
一、民建輝煌的歷史,是見證和參與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發展的歷史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這項制度經過實踐的證明,是最適合我國發展的政治制度。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民主黨派參政的格局,是我國具體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體現了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民建自成立起,就見證和參與了中國政黨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民主革命時期,民建選擇了中共的領導,成為中共的同盟者和合作者。民建創立于1945年12月16日。那時抗戰勝利后的中華民族,正面臨著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還是維持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國家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為了爭取光明,一部分愛國民族工商業家和知識分子創立了民建。但因為我國民主資產階級自身的弱點和歷史條件的局限,再加上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民建所要從事的民主斗爭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民建和其他民主黨派一樣,從成立那天起就和中共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關系,并經歷了由初期的聯共反蔣、中期的完全支持中共到最后接受中共領導的歷史過程。因此,選擇中共的領導,成為中共同盟者和合作者是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及民建自身條件決定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民建參加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定《共同綱領》,開始了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新紀元。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召開的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這個會議上,各民主黨派以主人翁的姿態共商國是。在會議籌備到會議召開,民建始終積極參與其中。黃炎培曾說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所新的大廈,是鋼骨水泥的許多柱子撐起來的。這些柱子是什么?第一是中國共產黨,還有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地區、人民解放軍、各少數民族、國外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這些單位就是一根一根的柱子。”政協會議的召開以及會上通過的《共同綱領》就標志著民建和其他民主黨派一道,成為新中國大廈的的鋼骨水泥柱,也標志著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格局初步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民建在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不斷完善中,認真履行職能發揮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各屆領導人都十分重視多黨合作,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論和政策。從1983年《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到1993年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上升為國家意志,再到不久前結束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及《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的出臺等,中國特色政黨制度不斷得到完善。民建也在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時間里,始終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努力發揮自身工作的能動性,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優勢和特色,認真履行職能,為國家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民建輝煌的歷史,是民建優良傳統形成發展的歷史
民建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錘煉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優良傳統。堅持愛國主義,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堅持遵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堅持與經濟界的緊密聯系,努力發揮會的特色;堅持與時俱進,在自我教育中不斷提高會的素質。這“五個堅持”優良傳統是民建政黨實踐的歷史總結,是全會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民建優良傳統發軔于民建成立初期,發展于改革開放以后。細讀民建歷史,會發現民建輝煌歷史,就是一部民建優良傳統形成發展的歷史。
民建的歷史,就是始終堅持愛國主義、為國家發展竭智盡力的歷史。20世紀中期,為了捍衛祖國的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一批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與其有聯系的文教界知識分子,高舉愛國旗幟,發起成立民建。民建的產生,是從愛國開始的,愛國主義是民建成立的思想基礎,始終貫穿在民建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民建積極宣傳中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積極參加土改、鎮反、“三反”、“五反”等革命運動,協助中共順利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等,到現在的民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主動投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為協調“四個全面”凝心聚力,民建用實際行動證明,雖然愛國的時代內涵在變,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民建一直緊扣時代發展,充分發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新的貢獻。
民建的歷史,就是一部與中共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風雨同舟的歷史。從成立之初提出的“不右傾,不左袒”,到積極響應“五一口號”的決議,民建接受中共的領導,是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逐漸形成的。同時,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政治制度以及民主黨派的性質和政治綱領,都決定了民建必然要接受中共的領導。歷史也證明,只有堅持中共的領導,民建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才能不斷取得進步,才能為國家貢獻更多力量。
民建歷史,就是一部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歷史。始終不渝地遵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了人民的利益參政議政,是民建從成立到現在一直不變的遵循。民建成立時提出的政治綱領的核心是民主和建設,與當時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是相一致的;新中國成立后,民建積極參與憲法起草和修改,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立和改善作了大量工作;改革開放后,民建始終不渝地遵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緊緊圍繞國家工作重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政治協商職能。老一輩民建人心懷天下,心系百姓,民建后輩以人民利益為立足點認真履職。民建優良傳統在歷史的磨練中愈發閃耀。
民建歷史,就是一部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和優勢,努力為經濟界人士代言的歷史。在各個歷史時期,民建發展對象與工商經濟界人士保持密切聯系的特點始終未曾改變。多年來,民建積極探索以經濟界人士為主體的參政黨履行職能規律,圍繞國家經濟建設的中心任務,形成參政議政優勢領域,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沒有自己的特色就沒有自己的存在價值。回顧歷史,民建不僅保持了自己創建之初的特色和優勢,現在更是將這個特色發揚光大。現在全國經濟界會員已占會員總數的四分之三以上,這些優秀的會員不僅增強了會的活力,而且使民建聯系經濟界的特色更加鮮明。
民建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加強自我教育、不斷提高會的整體素質的歷史。堅持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通過學習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和與時俱進能力,是民建長期以來不斷提高會的整體素質和參政能力的主要途徑。從建國初期,民建團結教育會員和廣大工商業者,使其在認識和行動上積極接受了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民建二大形成并認真貫徹“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的“三自”方針和“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原則”,再到進入新時期以來民建逐漸形成“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為抓手、以組織系統學習培訓為重點、以建立完善制度為保障”的自我教育新模式,民建自我教育水平不斷得到提高,會的整體素質不斷得到加強。
三、民建輝煌的歷史,就是一部民建會員見證與創造的歷史
“滄白堂”、“較場口”事件、南京請愿、響應中共“五一口號”……舊中國時期,民建先輩們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光明的追求。參加新政協、三大革命運動、“三反”、“五反”運動……新中國成立后,民建先輩們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國家建設當中。十年浩劫與中共患難與共到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召開,在新的時期,民建領導人帶領民建走向了新的階段。不同的歷史時期,民建都用實際行動證明,民建歷史就一部追求光明的歷史,是一部追求進步的歷史,是一部輝煌的歷史。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這些民建會員耳熟能詳的姓名永遠鐫刻在民建人的心中,他們是民建輝煌的創始人和代表。但在民建會員中更多的是不為人熟知的普通會員,他們是民建組織的基礎,是民建輝煌的過去和現在的見證者和創造者。
民建老會員見證和創造了民建輝煌的過去。 民建剛成立時只有會員134人,現在已經發展到近16萬人。會員數據的巨大變化彰顯著民建從弱小到壯大的輝煌發展歷史。民建老會員,就是民建輝煌歷史的見證人。民建中有一大批老會員,這些老會員是民建的寶貝,讓后輩會員尊重和崇敬。今年是民建成立70周年,浙江民建成立60周年,省委會開展“口述會史”的活動,邀請了一大批民建老會員敘述他們與民建之間的故事。這些老會員有的已經近百歲,最年輕的也已有70余歲。在回憶往事的時候,他們如孩童一般,十分興奮,他們對中共和民建有著很深的感情。民建諸多歷史性的事情中,他們都是見證人和參與者,他們就是鮮活的歷史。年輕一輩會員對他們敬佩和尊重,是因為他們不僅見證了中國發展崛起的過程,更是無私地投身民建,奉獻民建。他們的青春,就是一部與民建同成長的青春。
民建全體會員齊心協力創造了民建欣欣向榮的現在。70年前,民建先賢在創建民建的時候,便在成立宣言中鮮明地提出“世界要和平、國家要民主、經濟要發展、教育要普及、文化要繁榮”的政治主張。70年后,在中共的領導下這些主張大部分已經實現。民建會員們不僅見證了這個過程,更是投身這個過程,既為國家發展獻計出力,也創造了民建繁榮。長期以來,每當國家面臨重大事件考驗時,民建會員們都以極大的愛國熱情與人民群眾風雨同舟、和衷共濟。他們中有勤勉創業的優秀企業家,有各界的專家學者,有認真履職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他們立足本職,腳踏實地,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了骨干帶頭作用,在履行職能方面也作出了優異的成績。民建欣欣向榮的現在,離不開他們中的每一個人。
青年會員的未來,是民建光輝的未來。黃炎培25歲就創辦了川沙小學堂,希望用教育“喚起民眾”,39歲又在上海成立了我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個全國性職業教育機構——中華職業教育社;胡厥文20余歲就創辦了好幾家工廠,并擔任起上海商民協會機器同業公會主任委員,走上了實業救國的道路;施復亮20歲就發表《非孝》之文,名揚大江南北……民建先賢們在青年時期就已經閃耀出和他人不一樣的光芒。現在會內的青年會員也是如此。截至2014年12月,40歲以下會員占會員總數比例已達29%,他們呈現出學歷較高、思維活躍、接收新事物較快等特點。民建的發展對象主要是以社會中上層人士為主。加入民建的青年,本身就比較優秀。加入民建之后,經過民建的培養與教育,借助民建這個平臺,更是大放異彩。現在已經有很多青年會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嶄露頭角,在民建履職平臺上初露鋒芒。他們朝氣蓬勃,干勁十足,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民建光輝的未來,他們是民建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