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在民建這所大學校里受到的教育使我終身難忘
發布時間:2015-12-14 14:24:01
|
作者: 程 煒
今年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民建成立60周年。70年來民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與黨并肩戰斗,風雨同舟,走過了光輝的歷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會的優良傳統。
在紀念民建成立70周年之際,我的心情格外激動。我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加入民建組織的一位老會員,并長期在會的機關工作,見證了民建組織發展和變化,受到了民建先輩們優良傳統的教育,從開始不太懂事到認識民建工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事業重要組成部分。民建是做凝心聚力工作的,協助中國共產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服務。我的信念確立以后,在最困難的文化大革命時期,也沒有動搖過。
建國以來,在中共各級黨組織的支持下,通過舉辦讀書會、專題學習會、以會代訓及主題教育活動等形式,加強對骨干成員、新會員和機關干部的培訓,并和工作實踐鍛煉相結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在民建工作時間較長,受到教育較多,令我一生印象最深、難以忘懷的,激勵我奮發前行努力工作的,有以下幾點:
一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愛國主義是民建成立的思想基礎,是立會之本、前進之基、興會之源。我學習民建會史會章時,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愛國主義精神。我會回憶起黃炎培創辦中華職業學校時提出的職教社信仰是“愛國報國”、“一切一切靠的是中華,一切一切為的是中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黃炎培得知蔣介石“無準備、不抵抗”時,心急如焚,他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帶領中華職業學校師生和動員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組織,為抗日前線守軍運送軍需物品,日以繼夜奮戰在抗日救亡運動中。想起胡厥文發動上海機器五金同業公會同仁,用工廠機器制造地雷手雷支援抗戰將士。成立遷川工廠聯合會,動員江浙滬百余家企業,將設備物資遷至西南后方,避免落入日寇手中,這些設備物資運抵西南后,成為抗戰時期后方民族工業的中堅力量。胡厥老因無暇理發,索性“蓄須以記國仇”。黃炎培、胡厥文等人,所以能夠在國難當頭時刻舍小家為國家,因為他們都有一顆赤誠的“我的中國心”。
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二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鞏固發展多黨合作事業的前提和根本保證。黨的領導主要是通過黨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來實現的。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先后頒布政協《共同綱領》、國家憲法、過渡時期總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平改造政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以及歷屆中共、全國人大、政協重要會議精神等。民建在傳達貫徹時候,總是認真學習領會精神,周密思考、科學規劃。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民建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結合上下功夫,向結合要貫徹政策的深度和實效,向結合求民建事業的創新和發展,而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上世紀五十年代民建在配合國家對資改造工作中,以及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民建也迅速將會的工作中心轉到為四化服務上來,結合得非常好,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在1949年向民建提出的“一個政黨必不可少的”主動性方面,有了新的發展。
三是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教育。民主集中制是會的重要組織原則,在會的章程中有具體表述。我在學習實踐中深深感到貫徹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它關乎會的整個事業。一個政黨如果只有少數人有積極性,必然是冷冷清清,工作缺乏活力和生機。只有充分發揚會內民主,聽取方方面面意見建議,把廣大會員積極性發揮出來,形成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建立科學民主決策機制,會的事業一定能興旺發達。貫徹民主集中制不僅僅是工作方式方法問題,最根本的是人的世界觀問題。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承認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學會在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我們才能正確貫徹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們終身大學校,我們要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
四是遵循人的思想認識規律,堅持采用民主討論、說服教育方法,思想建設才能收到實效的教育。加強思想建設是民建自身建設的核心,是“靈魂工程”。民建自成立以來,歷屆領導十分重視這項工作,成為推動民建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在長期實踐中,曾有過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實踐告訴我們,加強思想建設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對于人民內部矛盾,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原則。做好團結人、關心人、尊重人、愛護人的工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工作結合學習原則。理論是指南針,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一個人不能沒有主心骨,在紛繁復雜的政治環境中,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鞏固統一戰線團結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堅持自愿,啟發自覺原則。凡屬思想認識問題,必須采取民生討論方法,說服教育方法,堅持“三自”、“三不”方針,不能采取強制壓服的方法。鼓勵大家講真話實話,營造平等議事、求同存異、體諒包容氛圍。堅持虛實相結合的原則。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引導廣大會員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同時又要反映他們所聯系群眾的意見要求,代表和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也就是把進步性與廣泛性統一起來。
五是保持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的教育。我曾擔任民建中央委員和中央常委,多次參加民建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和舉辦的讀書會,為我創造了近距離接觸孫老的機會。孫起孟同志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民建、全國工商聯卓越領導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他德高望重,位高而不居功,為人謙和、襟懷坦白、生活簡樸,家里擺設都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配置的舊式家具,他總是壞了修理、修了再用,舍不得丟掉,衣服鞋子也是如此,沒有一樣是“現代化”的,他認為這樣很好。他從不祝壽,更不收禮。他的干部編制不在民建機關,有時機關送來一些水果,他一律拒收退了回去。但當他得知哪個地區遭災和家貧失學兒童,立即慷慨解囊相助,奉獻一片愛心。孫老把畢生精力傾注在革命事業上,踐行了責在人先、利居眾后,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的崇高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全會同志都要以孫老為榜樣,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堅決糾正四風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精神,堅決與奢侈浪費現象和各種腐敗行為開展斗爭,堅持工作向高標準看齊,生活低標準。把民建機關建設成為風清氣正、廉潔高效和諧的會員之家。
在紀念民建成立70周年之際,我的心情格外激動。我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加入民建組織的一位老會員,并長期在會的機關工作,見證了民建組織發展和變化,受到了民建先輩們優良傳統的教育,從開始不太懂事到認識民建工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事業重要組成部分。民建是做凝心聚力工作的,協助中國共產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服務。我的信念確立以后,在最困難的文化大革命時期,也沒有動搖過。
建國以來,在中共各級黨組織的支持下,通過舉辦讀書會、專題學習會、以會代訓及主題教育活動等形式,加強對骨干成員、新會員和機關干部的培訓,并和工作實踐鍛煉相結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在民建工作時間較長,受到教育較多,令我一生印象最深、難以忘懷的,激勵我奮發前行努力工作的,有以下幾點:
一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愛國主義是民建成立的思想基礎,是立會之本、前進之基、興會之源。我學習民建會史會章時,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愛國主義精神。我會回憶起黃炎培創辦中華職業學校時提出的職教社信仰是“愛國報國”、“一切一切靠的是中華,一切一切為的是中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黃炎培得知蔣介石“無準備、不抵抗”時,心急如焚,他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帶領中華職業學校師生和動員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組織,為抗日前線守軍運送軍需物品,日以繼夜奮戰在抗日救亡運動中。想起胡厥文發動上海機器五金同業公會同仁,用工廠機器制造地雷手雷支援抗戰將士。成立遷川工廠聯合會,動員江浙滬百余家企業,將設備物資遷至西南后方,避免落入日寇手中,這些設備物資運抵西南后,成為抗戰時期后方民族工業的中堅力量。胡厥老因無暇理發,索性“蓄須以記國仇”。黃炎培、胡厥文等人,所以能夠在國難當頭時刻舍小家為國家,因為他們都有一顆赤誠的“我的中國心”。
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二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鞏固發展多黨合作事業的前提和根本保證。黨的領導主要是通過黨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來實現的。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先后頒布政協《共同綱領》、國家憲法、過渡時期總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平改造政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以及歷屆中共、全國人大、政協重要會議精神等。民建在傳達貫徹時候,總是認真學習領會精神,周密思考、科學規劃。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民建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結合上下功夫,向結合要貫徹政策的深度和實效,向結合求民建事業的創新和發展,而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上世紀五十年代民建在配合國家對資改造工作中,以及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民建也迅速將會的工作中心轉到為四化服務上來,結合得非常好,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在1949年向民建提出的“一個政黨必不可少的”主動性方面,有了新的發展。
三是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教育。民主集中制是會的重要組織原則,在會的章程中有具體表述。我在學習實踐中深深感到貫徹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它關乎會的整個事業。一個政黨如果只有少數人有積極性,必然是冷冷清清,工作缺乏活力和生機。只有充分發揚會內民主,聽取方方面面意見建議,把廣大會員積極性發揮出來,形成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建立科學民主決策機制,會的事業一定能興旺發達。貫徹民主集中制不僅僅是工作方式方法問題,最根本的是人的世界觀問題。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承認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學會在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我們才能正確貫徹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們終身大學校,我們要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
四是遵循人的思想認識規律,堅持采用民主討論、說服教育方法,思想建設才能收到實效的教育。加強思想建設是民建自身建設的核心,是“靈魂工程”。民建自成立以來,歷屆領導十分重視這項工作,成為推動民建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在長期實踐中,曾有過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實踐告訴我們,加強思想建設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對于人民內部矛盾,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原則。做好團結人、關心人、尊重人、愛護人的工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工作結合學習原則。理論是指南針,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一個人不能沒有主心骨,在紛繁復雜的政治環境中,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鞏固統一戰線團結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堅持自愿,啟發自覺原則。凡屬思想認識問題,必須采取民生討論方法,說服教育方法,堅持“三自”、“三不”方針,不能采取強制壓服的方法。鼓勵大家講真話實話,營造平等議事、求同存異、體諒包容氛圍。堅持虛實相結合的原則。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引導廣大會員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同時又要反映他們所聯系群眾的意見要求,代表和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也就是把進步性與廣泛性統一起來。
五是保持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的教育。我曾擔任民建中央委員和中央常委,多次參加民建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和舉辦的讀書會,為我創造了近距離接觸孫老的機會。孫起孟同志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民建、全國工商聯卓越領導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他德高望重,位高而不居功,為人謙和、襟懷坦白、生活簡樸,家里擺設都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配置的舊式家具,他總是壞了修理、修了再用,舍不得丟掉,衣服鞋子也是如此,沒有一樣是“現代化”的,他認為這樣很好。他從不祝壽,更不收禮。他的干部編制不在民建機關,有時機關送來一些水果,他一律拒收退了回去。但當他得知哪個地區遭災和家貧失學兒童,立即慷慨解囊相助,奉獻一片愛心。孫老把畢生精力傾注在革命事業上,踐行了責在人先、利居眾后,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的崇高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全會同志都要以孫老為榜樣,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堅決糾正四風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精神,堅決與奢侈浪費現象和各種腐敗行為開展斗爭,堅持工作向高標準看齊,生活低標準。把民建機關建設成為風清氣正、廉潔高效和諧的會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