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良策見真知 言語總關情
省政協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喬傳秀出席
發布時間:2016-01-27 10:33:41
|
作者: 記者 翁浩浩 呂玥
本報杭州1月25日訊 (記者 翁浩浩 呂玥) 1月25日下午,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舉行大會發言和即席發言,委員們暢所欲言,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盛宴”。13位委員作大會發言,17位委員“搶”到了即席發言機會。
省政協主席喬傳秀,副主席陳加元、王建滿、姚克、湯黎路、陳小平、吳晶、孫文友,秘書長陳榮高和常委們在主席臺就座。副主席陳艷華、張澤熙、蔡秀軍主持會議。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任澤民到會聽取發言。
在大會發言中,俞建民委員代表民革省委會發言時建議,完善村干部監督機制,保障新農村建設健康發展;徐燕峰委員代表民盟省委會發言時提出,建設“網上絲綢之路”,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黃小杭委員代表民建省委會發言時建議我省創建綠色發展示范省;劉毅委員代表民進省委會發言時建議,改造“浙派民居”,重塑鄉村靈魂;連慶泉委員代表農工黨省委會發言時提出,優化“雙下沉”長效機制,為“大病不出縣”夯實服務能力;范誼委員代表致公黨省委會發言時建議,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引領浙江制造轉型升級;羅衛紅委員代表九三學社省委會發言時提出,發展眾創空間,促進我省創新創業;陳偉華委員代表省臺聯發言時提出,重視傳承與創新,推進傳統文化數字化建設;黃勇委員代表省政協經濟界別發言時建議,加快我省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沈雪明委員代表省政協特邀界別一組發言時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推動我省經濟轉型升級;范柏乃委員代表省政協社科界別發言時建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優化和有效落地;葉真委員發言時呼吁,加強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助推生態文明;閔云委員發言時建議,以“兩化融合”強化供給側創新,助力浙江制造提升。
下午4時多,大會發言結束,即席發言開始。委員的發言席從臺上“搬”到臺下,話筒成了委員眼中的“香餑餑”。
“網絡輿情是民意訴求的一種表達方式,政府要樹立全新的公共關系理念和預判機制,進一步優化新聞發言人制度,以主流的聲音來影響和引導輿論導向。”王淳委員“搶”到了第一個發言機會,引來一片羨慕的目光。
加強山區古道資源利用保護、加快建設國際新型研究智庫、推進數字博物館建設、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打造新興海洋產業、協同推進“水土氣”共治、加快政務數據資源共享……每位委員的即席發言時間只有3分鐘,少了客套,多了“干貨”,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中的各種問題和意見建議直截了當,不回避、不護短。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見主持人遲遲沒叫到自己,毛立民委員臨時“截”下了話筒。“要通過合理拼配、科技創新、品牌打造等手段,積極推動我省傳統茶產業轉型升級。”
每一次表達,都飽含參政議政的真情;每一次發言,都直面發展民生的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議加強新農村建設的統籌,加大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力度,真正提高我省鄉村宜居水平。”沈琪芳委員一番情真意切的話,引來委員們熱烈的掌聲。
整個下午,30位委員與大家分享了觀點與思想,會場氣氛不斷升溫。
省政協主席喬傳秀,副主席陳加元、王建滿、姚克、湯黎路、陳小平、吳晶、孫文友,秘書長陳榮高和常委們在主席臺就座。副主席陳艷華、張澤熙、蔡秀軍主持會議。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任澤民到會聽取發言。
在大會發言中,俞建民委員代表民革省委會發言時建議,完善村干部監督機制,保障新農村建設健康發展;徐燕峰委員代表民盟省委會發言時提出,建設“網上絲綢之路”,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黃小杭委員代表民建省委會發言時建議我省創建綠色發展示范省;劉毅委員代表民進省委會發言時建議,改造“浙派民居”,重塑鄉村靈魂;連慶泉委員代表農工黨省委會發言時提出,優化“雙下沉”長效機制,為“大病不出縣”夯實服務能力;范誼委員代表致公黨省委會發言時建議,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引領浙江制造轉型升級;羅衛紅委員代表九三學社省委會發言時提出,發展眾創空間,促進我省創新創業;陳偉華委員代表省臺聯發言時提出,重視傳承與創新,推進傳統文化數字化建設;黃勇委員代表省政協經濟界別發言時建議,加快我省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沈雪明委員代表省政協特邀界別一組發言時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推動我省經濟轉型升級;范柏乃委員代表省政協社科界別發言時建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優化和有效落地;葉真委員發言時呼吁,加強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助推生態文明;閔云委員發言時建議,以“兩化融合”強化供給側創新,助力浙江制造提升。
下午4時多,大會發言結束,即席發言開始。委員的發言席從臺上“搬”到臺下,話筒成了委員眼中的“香餑餑”。
“網絡輿情是民意訴求的一種表達方式,政府要樹立全新的公共關系理念和預判機制,進一步優化新聞發言人制度,以主流的聲音來影響和引導輿論導向。”王淳委員“搶”到了第一個發言機會,引來一片羨慕的目光。
加強山區古道資源利用保護、加快建設國際新型研究智庫、推進數字博物館建設、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打造新興海洋產業、協同推進“水土氣”共治、加快政務數據資源共享……每位委員的即席發言時間只有3分鐘,少了客套,多了“干貨”,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中的各種問題和意見建議直截了當,不回避、不護短。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見主持人遲遲沒叫到自己,毛立民委員臨時“截”下了話筒。“要通過合理拼配、科技創新、品牌打造等手段,積極推動我省傳統茶產業轉型升級。”
每一次表達,都飽含參政議政的真情;每一次發言,都直面發展民生的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議加強新農村建設的統籌,加大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力度,真正提高我省鄉村宜居水平。”沈琪芳委員一番情真意切的話,引來委員們熱烈的掌聲。
整個下午,30位委員與大家分享了觀點與思想,會場氣氛不斷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