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當前,由于種種原因,實體經濟企業普遍面臨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嚴重制約了企業健康發展和競爭力提升,妨礙著穩增長、調結構任務的實現,也對推進供給側改革、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黨中央和國務院十分重視這一問題,明確提出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優化運營模式,增強盈利能力。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在我省深化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減輕企業負擔,提升企業盈利水平,助推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且意義重大。為此,建議:
一、以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為核心,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經過數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我省逐漸形成了以“四張清單一張網”為抓手的“浙版”簡政放權,成效顯著。截止2015年6月,省級審批事項已減少到396項;省級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已全部取消;40多個部門實行了一站式網上審批。然而,一些部門還保留著含金量高的審批權力,沒有放到位;“四單一網”中的一些內容還只是原則性規定,需要細化,等等。這些都影響了市場環境,干擾和妨礙企業經營生產,增加了企業在注冊、審批和市場準入上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需要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按照“要數量更重質量”的原則切實做到該放權的堅決放權,提升政府服務能力,解決好國家、省級政策方針落實到位的“最后一里路”問題,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以清理規范稅費為抓手,降低企業稅費成本
當前我國整體的全口徑稅費負擔(包括公共財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和社保基金)很高,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我省也不例外。稅費負擔過重不利于企業經營,需要清理規范。
一是結合分稅制改革進程,努力降低企業稅負。密切關注稅制改革的動態和走向,運用好當前分稅制下地方政府的征稅權力,積極爭取國稅的優惠,設計規劃下調地方稅的稅率。同時,全面推進營改增試點擴圍,認真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加大對有利于促進結構調整、科技創新、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稅收支持。
二是立足清單成果,進一步推進涉企類降費。要在《浙江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浙江省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和《浙江省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等清單基礎上,按照“可收可不收的一律不收”的原則,進一步梳理和精簡清單目錄,盡力清除不合理涉企行政性收費,大幅度減少涉企政府性基金項目。要重申對目錄清單之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一律不得執行,并制定違規執行的問責機制。
三、以精簡“五險一金”為重心,降低企業人工成本
在企業經營成本中,當前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其中以社保體系中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五險一金”問題最為突出。經過合理下調,我省當前的“五險一金”繳費率已有所優化,大體下降到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30-42%左右,但還是高于國際水平,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加上我省傳統產業結構依然以勞動密集型為主,我省最低工資標準已經相對較高,企業人工成本壓力較重。
必須在保證企業員工工資收入合理增長的前提下,適度控制和降低工資外的其他人工成本比重,特別是要采取進一步措施,合理精簡和下降“五險一金”,以降低企業人工成本。一要探索把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合并,將五險一金精簡為“四險一金”,由此可以為企業降低1.2%以上的負擔。二要完善最低工資標準增長機制,使其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三要在工資總額不斷提升情況下,適度降低企業應繳納的險金總體費率。
四、以推進公路收費改革為突破口,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作為服務配套產業的物流業,2015年約占全國GDP總量的16%左右,我省物流業的情況也是大體如此。目前物流企業面臨著稅費、審批、交通、融資、土地等一系列營商問題,亟待解決。要挖掘企業潛力,降低成本,積極推進流通體制改革是關鍵。
要以推進公路收費改革為突破口,如在省級權限范圍內,取消省內各級收費到期公路收費、統一和降低物流企業的過路過橋費,實現物流成本的有效下降。要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切實解決配送車輛進城問題,進一步便利貨運車輛通行,以達到物流的無縫對接。要結合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以“互聯網+物流”的形式,運用大數據系統來優化運輸體系,便利運輸工具、運輸方式、運輸路線的選擇,降低因運輸體系不良而產生的迂回成本。發揮國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在我省作用,統一協調物流信息標準,實現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的信息資源交換共享和整合利用,提高物流效率。
五、以拓寬融資渠道為著力點,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由于我國的貸款基準利率和實際貸款平均利率明顯偏高,再加上我省企業通過民間借貸、集資等渠道籌集資金比較普遍,有陷入高利貸陷阱的可能。因此,在國家貸款利率和銀行收費仍然較高的情況下,省級范疇可考慮以拓寬融資渠道為著力點,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一是要依托省內民間資本雄厚的基礎,積極發展民營銀行和各類中小型金融機構。我省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民營企業異常活躍,民間資本非常雄厚,“民資參股銀行”開放程度非常高。當前可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合理引導民間資本開設民營銀行和進入各類中小型金融機構,以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二是要進一步重視和發揮地方資本市場重要作用,繼續大力發展我省的股權交易市場,拓寬直接融資渠道。三要結合國家政策,發行專項中小微企業集合債券、公司債券,積極探索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1月24日下午,郭吉豐副主委代表民建省委會作大會發言:關于切實降低我省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