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綠色發展,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應當成為我們發展行動的先導。綠色發展,關乎綠色,也離不開發展,但是它并不能夠簡單地等同于“綠色+發展”。審視全國,綠色搞得不錯的省份有幾個,發展搞得好的省份更是不少,但切實做到“綠色發展”的卻是不多,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目前還沒有出現。我省在一長段時間來,通過“綠色浙江”、“生態浙江”和“兩美浙江”等規劃和三輪“811”行動以及“五水共治”工程,綠色發展成果斐然。全省生態環境狀況總體呈現優良并保持相對穩定發展,全省環境綜合整治初見成效,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趨勢基本得到控制,關鍵領域環境質量保持相對穩定,總體生態環境狀況呈現優良并領先全國。這使得我省已經基本具備了全面實踐綠色發展理念的基礎條件。因此,建議在“十三五”時期,我省要結合區域實際,注重綠色發展理念,爭取把我省建設成為綠色發展的示范省和樣本區。為此,需要我們未來在政府治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幾方面都達到“綠色化”。
一、要努力實現政府治理的綠色化
要把把綠色發展理念貫徹到政府治理過程中去。地方政府能否全面認識綠色發展理念的地位和作用,合理處理綠色發展涉及的各種關系,對于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至關重要。
1、在實踐中堅守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轉變已經得到一定扭轉的GDP統率下的政績觀,逐步樹立用科學發展觀來引導和規范自身行為價值理念的政績觀——“綠色發展觀”。需要創建系統的政策配套保障,例如要劃各類生態紅線(農業、林業、水資源等),編制生態資源負債表,并據此考核和監督各級政府、官員,強化政府保護生態環境的職能。
2、重新認識現有的財富結構。重視生態資產、轉移支付、生態產業、生態市場等財富來源,通過市場與生產等各個環節領域的全面改革,實現從追求單一或者主要是經濟增長的發展,走向生態優先,兼顧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發展之路。
3、積極開展“綠色引導行動”。通過創造條件和環境,讓企業和社會主動加入“綠色行動”,改變“政府熱、企業冷”的局面。比如,建立政府與企業間自愿協議減排和談判協議降能制度。政府制定包括貸款利率補貼、稅收優惠等在內的獎勵政策,以及包括經濟處罰與行政處罰在內的懲處措施,通過政企協議的方式,提升企業減排降能的自覺性。又如, 推出綠色經濟產業目錄,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完善綠色經濟扶持計劃,擴大綠色經濟研發及示范的投資比例和規模,向中小企業提供綠色研發項目的財政支持。
二、要努力實現經濟生產的綠色化
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經濟生產過程中去,用綠色發展理念來指導經濟生產。經濟生產綠色化與發展經濟并不沖突,不僅可以為未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而且也能夠為未來經濟的發展尋找新的增長點。
1、密切跟蹤綠色工業革命。繼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標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后,號稱“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綠色工業革命正大步向我們走來。應當把綠色工業革命視為新的經濟發展引擎,指導我省經濟生產的發展。進一步發展新能源產業、環保產業以及電子技術、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海洋等戰略性綠色新興產業。
2、“倒逼機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利用“五水共治”工程、“三改一拆”行動和實施生產要素達標管控等倒逼措施,采取淘汰一批、轉移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促進總量削減、質量改善、發展優化,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比如在汽車和家用電器等行業,創造條件適時強制推行比國家標準更高的能效標準,達不到標準的不準生產、銷售、運行,倒逼企業引入新產業、新技術。
3、努力形成生態型產業結構。要制定適合我省實際的產業技術政策、產業布局政策、產業外貿政策、產業金融政策等,扶持低耗、低排、高效產業的發展。同時,要明確認識到產業技術發展和技術開發的區域趨勢,繼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使資源配置在空間上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形成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區域產業結構。
三、要努力實現社會生活的綠色化
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合到社會生活行動中去,形成綠色發展意識、綠色發展習俗和綠色發展環境,并合理規劃城市和引導人口分布,積極塑造綠色發展文化氛圍,努力營造人人關心支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良好社會風尚。
1、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和綠色生活。向全省人民發出綠色生活倡議,號召大家進行責任消費、過低碳生活、創綠色家園,由此構筑 “綠色生活網絡”。應當積極創設和培育社會組織,以塑造綠色發展的有效載體。
2、合理規劃城市和引導人口分布。在現有基礎上,根據資源與生態承載能力,按照特色發展、集聚發展、集約發展、統籌發展的思路,在資源配置和政策投入上對重點區域實行傾斜,同時要依托基礎交通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在更大范圍內合理調整區域城市空間布局,促進省域內人口在城鄉空間中的合理分布。
3、積極塑造綠色發展文化氛圍。要通過制度性安排,如宣傳和教育等,使其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自覺要求和自發行為。如可利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植樹節”等重要節日,開展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宣傳綠色發展理念,引導群眾不斷強化綠色發展意識,塑造綠色發展文化氛圍。
(1月25日下午,黃小杭副主委代表民建省委會作大會發言:關于我省創建綠色發展示范省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