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聯系經濟界的文章--民建中央發揮特色為經濟建設獻計出力
發布時間:2006-12-29 16:40:04
|
作者: 張德海
民建會員、北京九華集團董事長夏明與民建中央赴貴州扶貧組一道來到苗寨,看到當地土地貧瘠、交通閉塞,老百姓的生活很苦。為了使當地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大家想盡了辦法。他們投入10萬元扶持群眾養豬,由于當地的交通問題,豬無法運出來賣,最后決定農民養好豬以后再做成臘肉,每年九華山莊到當地去收購。這是今年春天民建中央開展的“苗寨臘肉”扶貧示范項目,而這只是今年民建中央組織會員企業家5次赴扶貧點考察中的一次。他們還開展了“一企幫一村”、“多企幫一村”活動,引進項目11個,資金共計105萬元。
拓展思路  加大社會服務力度
社會服務工作是提高參政議政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年年初,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及其他民建中央副主席分別帶隊,赴廣西考察石漠化防治情況,并向中共中央提出將石漠化防治納入“十一五”規劃,加大治理力度的建議,受到高度重視。一年來,民建中央大力整合資源,幫助兩個扶貧示范村確立了“十一五”規劃期間的發展思路和目標,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的會員企業積極吸納安置下崗職工和轉移農村勞動力10.1萬人,捐建希望小學95所。新建扶貧開發項目409個,資金總額1.04億元,建設沼氣池739個,人畜引水工程293個,組織1.46萬人參與為“三農”辦實事活動。思源工程啟動后,得到會員的積極響應,目前已經募集資金1215萬元。
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圍繞“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和企業自主創新”這一主題,民建中央還與國家發改委、福建省政府在廈門共同舉辦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科技部、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共同主辦了第八屆風險投資論壇;與湖北省政協聯合舉辦了“中國職業教育發展論壇”等活動。
發揮優勢  提高參政議政水平
民建中央通過一年來的努力,各級組織集中精力,突出重點,深入調研,加大工作力度,開拓了參政議政的新局面。《關于盡快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的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1號提案,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現已經進入立法程序。《關于建立城鎮廉租房制度,解決城鎮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難》的提案,在多部門出席的現場提案辦理會上重點辦理,引起廣泛關注。
為了明年兩會的提案提交,民建中央提早作準備。從今年2、3月份開始,民建中央就成立專題調研組,圍繞“適應貿易增長方式轉變,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深化改革,促進農村經濟組織建設”、“推進投資體制的市場化改革”等專題,分別由主席、副主席帶隊,積極發動中央委員、地方組織、專門委員會參與,深入調研,廣泛座談,最后形成報告交與年底召開的全會審議,再作進一步修改。
適應需要  加強會員培訓工作
民建作為聯系經濟界的參政黨,一年來在積極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成長建言獻策的同時,還面向會內外企業家和企業界管理層開展培訓工作,作為民建支持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民建中央推出“建華企業家課堂”為重點的培訓工作,在辦好以前的江蘇和北京兩個分課堂的同時,今年又相繼在廣東、浙江、湖北建立起區域分課堂,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系列講座,推動會員企業家提高經營管理能力。截至目前,“建華企業家課堂”已經在河南、海南等11個省舉辦了40多次專題講座,共有8000多人參加了培訓。同時,還開通了建華課堂網站。
民建中央還分階段對6個省委和12個市委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進行了調研,召開了12次基層組織建設經驗座談會,有200多名基層支部的主任或總支部主任參加。通過培訓,建立和規范了基層組織的各項制度,進一步加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基層組織建設正在向更加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