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團體提案]]加快實施重組上市戰略全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議
發布時間:2018-02-07 15:09:07
|
作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要求,促進經濟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光有企業技術和產品發展是不夠的,還需要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企業層面的重組并購和上市戰略。在資本市場上,重組并購作為已上市企業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積極推動了國家戰略部署和產業結構調整;對于一般規上企業而言,通過股改,可以全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入戰略股權投資者,吸引高端人才,有利于并購重組和上市。
一、目前我省企業上市及股改中存在的問題
(一)上市國企整體效益不佳,證券化率不高
浙江共計有國企上市公司42家,其中,僅有8家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同比正增長,有5家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同比負增長,江山化工和錢江摩托更是因為連續三年虧損被列為*ST公司。全省7家國企集團實現整體上市的僅物產集團一家,其余6家集團公司中,上市公司收入占集團公司收入比重均小于60%,同時浙江國企集團中有10家省屬國企尚無上市平臺,整體證券化率相對偏低。
(二)民企股權結構不合理,家族制現象比較嚴重
浙江大部分民營企業以家族血緣、親緣、地緣等關系為基本紐帶聯結成為統一的創業積累主體,企業的產權深受家庭關系的支配。以臺州為例,大部分企業股東人數較少,股權結構比較集中,平均每家企業股東人數約4人,有近80%的企業實際上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投資,同時企業主個人投資占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企業主在大多數企業都是一股獨大。同時臺州市企業的股權結構中,要素股所占的比例很低,只有13.2%的民營企業設有管理股,2.6%民營企業設有技術股,7.9%的企業設有營銷股。這說明管理、技術、營銷等要素對民營企業發展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認同。由于股權結構等制度性弊端,我省很多民營企業只是曇花一現,也有很多民營企業經過短暫的快速發展后,規模始終做不大,遭遇發展瓶頸。
(三)企業股改意識普遍不強,缺乏內生動力
在推進企業股改的過程中企業主對股改認識不足,不少企業主不愿意打破傳統的經營模式去股改上市,認為上市就只是圈錢,自己不缺錢上市沒必要;一些新生代企業家對資本市場的運作不夠熟悉,開拓創新精神不足,不敢邁出股改上市的腳步;更多的是怕企業運行公開規范,增加納稅負擔,上市過程成本高、時間長、審批難,股權被分享、會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等問題而不敢股改。同時不少企業內部管理調整、資產確權、違章建筑處理,涉稅問題規范等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難度較大,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企業大力投入,還需要政府全面協調。
二、相關建議
(一)加快實施上市公司重組戰略,促進產業整合
目前,并購重組在服務供給側改革、促進技術升級、助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有的通過減少惡性競爭,提高行業集中度化解過剩產能,如寶鋼吸并武鋼,合并成立的寶武鋼鐵集團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特大型鋼鐵企業。有的通過置出過剩產能,置入優質資產,重新“盤活再生”,如*ST濟柴通過重組置入中石油旗下金融資產、*ST天利成為中石油石油工程業務建設平臺。此外,并購重組還支持了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順豐控股相繼成功借殼上市,綜合物流服務行業獲得資本支持。建議從政府層面,充分利用“有形和無形之手”,通過引入戰略性投資者,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引導沒有上市平臺的國有公司,利用國有企業之間借殼獲批概率較高的優勢,借殼上市,也可以通過出讓發展一般的國企上市公司控制權,吸引需要上市平臺的頂級民營企業落戶浙江,同時要防止“忽悠式”重組、“跟風式”重組,讓并購重組真正服務實體經濟。
(二)著力推進股權制度改革,奠定制度基礎
民營企業普遍采用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在企業創業初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發展條件下,企業重組和股權制度改革已經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以股改為契機,加大力度,深化改革,實現實體經濟新飛躍,再創體制新優勢。一要破除企業主中根深蒂固的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思想觀念,強調分工協作、抱團發展,提高“塊狀經濟”的集群協作水平,突破產業整合提升瓶頸。二要對傳統的家族制進行揚棄,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確企業產權和個人產權,形成現代企業所具有的獨立和完備的產權制度,完善企業組織治理結構,強調制度性約束,逐漸使得企業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引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建立民營企業主和職業經理人的培訓提體系,培養具有現代經營管理思想的企業家;加強對企業財務監督,讓企業報表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三要精準幫扶、梯隊培育。政府對股改企業進行精準扶持和幫助,核心是實事求是、合理合法的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重點推進傳統優勢行業企業股份制改造,深入挖掘科技創新型企業股改潛力,實施跟蹤培育。
(三)支持企業加強海外并購重組,打造國際龍頭企業
浙江作為我國率先發展的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和外貿大省一直活躍在外開放的前沿,是“一帶一路”戰略的“中堅省”,推動浙江企業積極參與海外并購重組,是浙江融入“一帶一路”新格局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企業全面發展重要手段。吉利以并購沃爾沃汽車為契機,成立吉利汽車歐洲研發中心(CEVT),自主研發高端品牌“領克”汽車,構建“歐洲技術—歐洲設計—全球制造—全球銷售”的產業鏈條,并將臺州工廠作為“領克”率先投產基地。龍盛集團于2010年,以2200萬歐元收購全球染料龍頭德國德司達,拿下了對方1800多項專利,一舉躍為全國染料行業專利數量最多的龍頭企業,2016年又以1.304億美元收購食品添加劑巨頭美國埃默瑞德公司旗下特殊化學品業務資產,奠定了世界級特殊化學品生產商的戰略地位。要大膽推進“走出去”戰略,支持民營企業并購重組海外優質資產,同時要堅定實施“引進來”戰略,鼓勵民營企業將并購的海外資源“引進來”,實現“并購一企、帶回一批、帶動一片”良性循環格局。
(四)發揮上市公司區域帶動作用,提升區域發展活力
一是引導上市公司利用自身產業優勢,“以大帶小,以強扶弱”以配套產品本地化為抓手,促進本地中小企業創業創新,裂變發展,最終形成上市企業帶動、骨干企業支撐、小微企業配套協作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二是以“畝產論英雄”為導向,支持上市公司充分發揮其資源整合能力和資本優勢,兼并重組區域內低效和經驗困難企業;支持擬上市公司兼并重組相關產業公司,為企業上市打好基礎,實現騰籠換鳥。三是鼓勵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優勢,拓展空間,提升產業整體水平,引領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比如世紀華通收購盛大游戲跨界發展網絡游戲產業,助推紹興省級“e游小鎮”建設,使得紹興較為落后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四是建議在上市公司引領產業發展示范區的基礎上,在全省試點一批縣級上市公司引領產業發展試點區,結合全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作,探索依托上市公司發展引領產業的新模式。
一、目前我省企業上市及股改中存在的問題
(一)上市國企整體效益不佳,證券化率不高
浙江共計有國企上市公司42家,其中,僅有8家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同比正增長,有5家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同比負增長,江山化工和錢江摩托更是因為連續三年虧損被列為*ST公司。全省7家國企集團實現整體上市的僅物產集團一家,其余6家集團公司中,上市公司收入占集團公司收入比重均小于60%,同時浙江國企集團中有10家省屬國企尚無上市平臺,整體證券化率相對偏低。
(二)民企股權結構不合理,家族制現象比較嚴重
浙江大部分民營企業以家族血緣、親緣、地緣等關系為基本紐帶聯結成為統一的創業積累主體,企業的產權深受家庭關系的支配。以臺州為例,大部分企業股東人數較少,股權結構比較集中,平均每家企業股東人數約4人,有近80%的企業實際上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投資,同時企業主個人投資占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企業主在大多數企業都是一股獨大。同時臺州市企業的股權結構中,要素股所占的比例很低,只有13.2%的民營企業設有管理股,2.6%民營企業設有技術股,7.9%的企業設有營銷股。這說明管理、技術、營銷等要素對民營企業發展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認同。由于股權結構等制度性弊端,我省很多民營企業只是曇花一現,也有很多民營企業經過短暫的快速發展后,規模始終做不大,遭遇發展瓶頸。
(三)企業股改意識普遍不強,缺乏內生動力
在推進企業股改的過程中企業主對股改認識不足,不少企業主不愿意打破傳統的經營模式去股改上市,認為上市就只是圈錢,自己不缺錢上市沒必要;一些新生代企業家對資本市場的運作不夠熟悉,開拓創新精神不足,不敢邁出股改上市的腳步;更多的是怕企業運行公開規范,增加納稅負擔,上市過程成本高、時間長、審批難,股權被分享、會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等問題而不敢股改。同時不少企業內部管理調整、資產確權、違章建筑處理,涉稅問題規范等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難度較大,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企業大力投入,還需要政府全面協調。
二、相關建議
(一)加快實施上市公司重組戰略,促進產業整合
目前,并購重組在服務供給側改革、促進技術升級、助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有的通過減少惡性競爭,提高行業集中度化解過剩產能,如寶鋼吸并武鋼,合并成立的寶武鋼鐵集團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特大型鋼鐵企業。有的通過置出過剩產能,置入優質資產,重新“盤活再生”,如*ST濟柴通過重組置入中石油旗下金融資產、*ST天利成為中石油石油工程業務建設平臺。此外,并購重組還支持了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順豐控股相繼成功借殼上市,綜合物流服務行業獲得資本支持。建議從政府層面,充分利用“有形和無形之手”,通過引入戰略性投資者,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引導沒有上市平臺的國有公司,利用國有企業之間借殼獲批概率較高的優勢,借殼上市,也可以通過出讓發展一般的國企上市公司控制權,吸引需要上市平臺的頂級民營企業落戶浙江,同時要防止“忽悠式”重組、“跟風式”重組,讓并購重組真正服務實體經濟。
(二)著力推進股權制度改革,奠定制度基礎
民營企業普遍采用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在企業創業初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發展條件下,企業重組和股權制度改革已經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以股改為契機,加大力度,深化改革,實現實體經濟新飛躍,再創體制新優勢。一要破除企業主中根深蒂固的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思想觀念,強調分工協作、抱團發展,提高“塊狀經濟”的集群協作水平,突破產業整合提升瓶頸。二要對傳統的家族制進行揚棄,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確企業產權和個人產權,形成現代企業所具有的獨立和完備的產權制度,完善企業組織治理結構,強調制度性約束,逐漸使得企業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引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建立民營企業主和職業經理人的培訓提體系,培養具有現代經營管理思想的企業家;加強對企業財務監督,讓企業報表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三要精準幫扶、梯隊培育。政府對股改企業進行精準扶持和幫助,核心是實事求是、合理合法的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重點推進傳統優勢行業企業股份制改造,深入挖掘科技創新型企業股改潛力,實施跟蹤培育。
(三)支持企業加強海外并購重組,打造國際龍頭企業
浙江作為我國率先發展的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和外貿大省一直活躍在外開放的前沿,是“一帶一路”戰略的“中堅省”,推動浙江企業積極參與海外并購重組,是浙江融入“一帶一路”新格局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企業全面發展重要手段。吉利以并購沃爾沃汽車為契機,成立吉利汽車歐洲研發中心(CEVT),自主研發高端品牌“領克”汽車,構建“歐洲技術—歐洲設計—全球制造—全球銷售”的產業鏈條,并將臺州工廠作為“領克”率先投產基地。龍盛集團于2010年,以2200萬歐元收購全球染料龍頭德國德司達,拿下了對方1800多項專利,一舉躍為全國染料行業專利數量最多的龍頭企業,2016年又以1.304億美元收購食品添加劑巨頭美國埃默瑞德公司旗下特殊化學品業務資產,奠定了世界級特殊化學品生產商的戰略地位。要大膽推進“走出去”戰略,支持民營企業并購重組海外優質資產,同時要堅定實施“引進來”戰略,鼓勵民營企業將并購的海外資源“引進來”,實現“并購一企、帶回一批、帶動一片”良性循環格局。
(四)發揮上市公司區域帶動作用,提升區域發展活力
一是引導上市公司利用自身產業優勢,“以大帶小,以強扶弱”以配套產品本地化為抓手,促進本地中小企業創業創新,裂變發展,最終形成上市企業帶動、骨干企業支撐、小微企業配套協作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二是以“畝產論英雄”為導向,支持上市公司充分發揮其資源整合能力和資本優勢,兼并重組區域內低效和經驗困難企業;支持擬上市公司兼并重組相關產業公司,為企業上市打好基礎,實現騰籠換鳥。三是鼓勵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優勢,拓展空間,提升產業整體水平,引領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比如世紀華通收購盛大游戲跨界發展網絡游戲產業,助推紹興省級“e游小鎮”建設,使得紹興較為落后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四是建議在上市公司引領產業發展示范區的基礎上,在全省試點一批縣級上市公司引領產業發展試點區,結合全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作,探索依托上市公司發展引領產業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