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聚焦省兩會】陳桂秋委員代表民建省委會作大會發言:關于加快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的建議
發布時間:2022-01-20 14:53:37
|
作者:
1月18日下午,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陳桂秋委員代表民建省委會作題為《關于加快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的建議》的大會發言。發言摘要如下:
“專精特新”企業是指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等發展特點的企業群體。國家高度重視“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發展,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作了部署。我省近年來以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為基礎,構建“五企”培育體系,階段性成效顯著。但還存在產業結構待升級,企業創新能力待提升,支持政策待強化等問題。為此,建議:
一完善分類分級梯度培育政策
盡快制定促進我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深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省隱形冠軍—制造業單項冠軍”為主體的“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建立全省層面重點扶持的“專精特新”細分行業產業目錄,引導高新技術重點行業發展。
二鍛長板增優勢強化研發支持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參與“尖峰、尖兵、領雁、領航”等核心技術攻關計劃和產業基礎再造、產業鏈提升項目。在研發支出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中,增加創新成果與稅收優惠力度的關聯,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于科技投入高、研發風險高或研發周期長的行業出臺單獨的優惠政策。
三大力推進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謀劃“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分行業分區域分批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支持中小企業實施綠色戰略、綠色標準、綠色管理,開展綠色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品牌綠色競爭力。積極探索實踐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培育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制造+服務”典型模式。
四瞄準堵點難點開展精準服務
助推企業股權融資,開展基金對接,推動建立“區域股交+專業服務商”的服務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咨詢培訓和掛牌服務。推動設置“專精特新”專屬服務區,提供“一企一策”精準培育和幫扶。支持各地把“專精特新”企業人才引進列入綠色通道,扎扎實實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
“專精特新”企業是指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等發展特點的企業群體。國家高度重視“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發展,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作了部署。我省近年來以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為基礎,構建“五企”培育體系,階段性成效顯著。但還存在產業結構待升級,企業創新能力待提升,支持政策待強化等問題。為此,建議:
一完善分類分級梯度培育政策
盡快制定促進我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深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省隱形冠軍—制造業單項冠軍”為主體的“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建立全省層面重點扶持的“專精特新”細分行業產業目錄,引導高新技術重點行業發展。
二鍛長板增優勢強化研發支持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參與“尖峰、尖兵、領雁、領航”等核心技術攻關計劃和產業基礎再造、產業鏈提升項目。在研發支出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中,增加創新成果與稅收優惠力度的關聯,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于科技投入高、研發風險高或研發周期長的行業出臺單獨的優惠政策。
三大力推進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謀劃“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分行業分區域分批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支持中小企業實施綠色戰略、綠色標準、綠色管理,開展綠色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品牌綠色競爭力。積極探索實踐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培育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制造+服務”典型模式。
四瞄準堵點難點開展精準服務
助推企業股權融資,開展基金對接,推動建立“區域股交+專業服務商”的服務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咨詢培訓和掛牌服務。推動設置“專精特新”專屬服務區,提供“一企一策”精準培育和幫扶。支持各地把“專精特新”企業人才引進列入綠色通道,扎扎實實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