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浙江省委會嘗試會內下派掛職 拓展干部培養通道
發布時間:2007-01-08 15:03:23
|
作者: 記者陸梅紅、通訊員朱修萍
去年4月和8月,民建浙江省委會先后選派二名機關干部分赴湖州、紹興市委會進行掛職鍛煉。這是民建省委會加強為基層和會員服務,“寓服務于指導”中的八大服務舉措之一。這項新的舉措是如何出臺的?實際效果又是如何? 
 組織者說
黃小杭(民建省委會專職副主委):
吳國華主委和我在從事黨派工作之前都有過下派工作的經歷,我們體會到下派掛職鍛煉讓干部有了基層第一線的實踐,積累了一些處理矛盾、解決問題的經驗,能更好地做好黨派工作。
這次民建省委會會內下派干部既是省委會對市委會做好服務工作、凝聚人心的一種途徑,也是鍛煉干部的一種新嘗試。這基于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中共中央文件對民主黨派機關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加強機關隊伍建設;二是《公務員法》實施后,民主黨派機關干部正式成為公務員,需按照公務員程序來規范操作;三是改進民主黨派的運作機制?,F在民主黨派機關人員能進不能出,交流少,流動少,上掛下派少,不利于干部成長,也使干部難以承擔新時期黨派工作的重任。黨派干部缺少基層工作經驗,對于干部隊伍的培養是一個欠缺。眼下正值民建七個市委會的換屆,下面人手緊張,工作量大,派下去既可以幫助市委會做好換屆工作,對于下派干部也是一個最好的學習機會。
基層組織說
車曉端(民建省委會副主委、紹興市委會主委):
這是一種創新,應該不斷探索和完善,需要和統戰部組織部一起從程序上加以規范,這對于個人來說也是一個好事情,既增加了鍛煉的機會,擴大了施展才華的平臺,也可以了解基層的情況?;鶎佑行┦虑槭亲跈C關里碰不到,就連想都不會想到的。這是一個調研的過程,可以增長知識面,拓寬思路,同時機關干部也可以把上層的優良作風和作法帶到下面,對于基層來說是一種激勵和促動。這也為基層和省委會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可以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有利于上下之間的溝通。省委會要做好服務,必須先了解下面需要服務什么,才能知情工作、知情服務,才能從想服務說服務到善于服務、有效服務。
吳建英(民建湖州市委會專職副主委):
民建省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鐘紅華來到湖州市委會后,一是了解了基層的情況,有了更多對外接觸會員和會員企業的機會,對基層工作的方法和遇到的困難有了切身的感受;二是拉近了基層組織與省委會的距離。這次干部下來,目的之一是協助市委會的換屆工作,雖然時間不長,但鐘紅華對于換屆的程序、方案的設計都提供了很好的意見,使整個程序更加規范,更加切合實際。為了紀念湖州市委會成立50周年,市委會編輯了一套《湖州民建50年》叢書,鐘紅華同志在策劃、排版、設計和材料的收集上也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建議。黨派內部能開展這項工作應是一個很好的舉措。
 實踐者說
鐘紅華(民建省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下派民建湖州市委會任主委助理):
我進機關后和基層接觸少,了解也少,平時出去調研也只是聽取匯報,寫工作報告時也不知道有沒有抓住真實的情況,心里沒底。這次下去能直接面對基層會員,全方位了解一些情況,對于自己來說是一個學習鍛煉的機會,也是一個磨礫的過程。
民主黨派最重要的工作是團結人、凝聚人。基層市委會直接做會員的工作,對于怎樣發揮他們的積極性,怎樣處理矛盾和問題我都學到了很多,從市委會領導身上也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東西。比如民建湖州市委會主委同時擔任湖州市副市長,工作非常繁忙,但在節假日不忘給每個會員發祝賀短信。在參與換屆工作中,對于怎樣處理協調人選和考察人選我也多了一些體驗。另外,我感到省委會和市委會有一些差別,省委會工作更講求規范,市委會工作偏重效益,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既要推動基層工作規范化,也要思考省委會工作怎樣更好地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