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寧波日報頭版專題報道《音王集團:數字賦能,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民族品牌再塑核心競爭力》,關注民建會員企業音王集團作為文化產業“新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文化制造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的的成長故事和創新路徑。以下為報道全文——
大眾對音王這個民族品牌并不陌生。遠至上海世博會、G20杭州峰會、廈門金磚五國會議,近至寧波城市大腦、寧波院士中心、今年央視春晚,都有音王的身影。音王發展至今34年,已成為全球音視頻智能化集成產業龍頭企業之一。
文化生產領域的變革與科技進步息息相關。目前,文化產業數字化在兩條道路上齊頭并進:一是新興產業的興起,二是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音王便是緊抓數字化風口,依托科技創新鍛造產品內核,不斷延長文化產業鏈和優化結構,成為文化企業踏浪轉型的弄潮兒。
走進音王集團的音視頻智能科技館,“黑科技”無處不在:沉浸式音響系統讓人360度感受天籟之音;智慧教室的自適應拾音擴聲系統讓坐在角落的聽眾也可清晰聽到演講人的精彩發言;智慧LED觸控一體屏讓無紙化視頻會議更加輕松便捷;智慧物聯網云平臺集管、控、運營為一體,清晰展示了音王的產品生態鏈;直視顯示(LED)多功能全景聲數字影院給人帶來全新的視聽享受……這其中,很多產品是音王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推動數字化轉型是文化產業的必然趨勢。我們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系統技術,圍繞客戶需求,洞察自身的數字化賦能方向,努力推進傳統文化企業數字化轉型。”音王集團技術副總裁閆國華介紹,目前公司已經在智慧會議、教育、城市、文旅等九大領域建立了豐富的音視頻系統整體集成數字化產業鏈。
后疫情時代,文化企業發展交織著壓力和動力。高文化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統一的產品,必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寵兒。企業想要生存發展,就必須再塑核心競爭力。多年來,音王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加速培養智能制造人才,不斷追求變革與超越,從容面對國內外市場環境的風云變化。去年,音王入選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2021年最新公布的全球專業音響與樂器行業225強中,音王躋身第16位。
34年深耕文化制造業,使得音王這個民族品牌厚積薄發,大放異彩。“杭州亞運會有多個主場館選用了我們的擴聲系統,音王也承擔了音頻設備安裝、技術支持和調試等服務。”閆國華告訴記者,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音王采用線陣列揚聲器布局模式,解決了聲壓級的覆蓋以及語言的清晰度要求;在拱墅區運河亞運公園,根據體育場的建筑結構空間,音王采用TS系列同軸可調指向性音箱和FW系列遠程號角音箱,以分散式吊裝的安裝方式,使音響覆蓋整個比賽場地和觀眾席區域。
共同富裕,文化先行。音王一直在探索實踐。“公司歷時6年多斥巨資研發了智慧文化綜合體。這是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創新型產品,有望創新國內文化旅游產業新模式。”閆國華介紹,該綜合體將智慧與現代視聽技術完美結合,開國際國內先河,將傳統影劇院打造成文化產業新業態、新形式的數字文化產品,有望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發揮引領作用。“依托新平臺,希望未來音王能夠架起更多文化‘連心橋’,深化文化協作成果,讓文化生活煥發新活力,助力文化共富。”
專家點評:
寧波市社科院(市社科聯)副院長陳建祥:
音王集團是制造業單項冠軍,是寧波制造業硬核力量的代表性企業。我曾經帶課題組去音王集團調研,對其產品印象深刻。音王注重科技與文化的融合,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行業帶來了新風向,為文化制造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音王集團善于抓住機會窗口,加強技術和模式的創新,成功實現從設備制造商向系統服務供應商的轉型,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音視頻智能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服務商,其轉型發展模式對寧波其他傳統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