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GDP增長10.7%
發布時間:2007-01-26 08:52:57
|
作者:
新華社1月25日消息 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2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初步核算顯示,2006年我國GDP為209407億元,增長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個百分點。 謝伏瞻說:“2006年國民經濟總體呈現增長速度較快、經濟效益較好、價格漲幅較低、群眾受惠較多的良好發展態勢,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增強,實現了‘十一五’良好開局。”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加速 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同比分別實際增長10.4%和7.4%,增速均比上年加快。 謝伏瞻表示,2006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加快,就業增加較多,經濟增長給群眾帶來的實惠比較多。 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759元,同比增長12.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4%,增速比上年加快0.8個百分點。 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06年為3587元,同比增長1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增速比上年加快1.2個百分點。 2006年末,全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6158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544億元。
物價基本穩定 房價漲幅偏高 “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房價漲幅仍然偏高。”謝伏瞻這樣描述2006年全國價格走勢。 2006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2006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5%,漲幅比上年回落2.1個百分點。
節能目標“很可能”未實現 謝伏瞻說,2006年我國要完成單位GDP能耗下降4%的目標,難度非常大,“很可能”實現不了。 他說,從2006年第三季度起,我國單位GDP能耗出現了三年來的首次下降。他表示,2006年能夠出現能耗指標的由升轉降,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我國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單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的約束性指標,意味著每年單位GDP能耗平均下降4.4%,2006年預期目標是下降4%。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上半年,我國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0.8%。 謝伏瞻預計,隨著財政、稅收、價格政策的實施和對能源產業發展投入的增加,技術改造和技術投入的加強,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未來幾年節能降耗的成效將會更加明顯。
今年宏觀調控重點 解決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 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高路易認為,中國經濟增速連續數年超過兩位數,同其他國家相比是很快的。但中國總體產能和經濟發展基本協調,問題并不明顯。 200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從上半年的29.8%回落到全年的24%。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小廣說:“宏觀調控效果明顯,投資降幅是近年來最大的。”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建議:“應更多地注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依靠科技進步、擴大消費來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 王小廣認為,解決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問題是2007年宏觀調控的重點任務。同時應加大對房地產投資的調控,并重視解決貿易順差問題。此外,節能降耗工作也應成為重點,這與投資結構調整息息相關。 謝伏瞻指出:“展望2007年,總的看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仍占主導地位,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王小廣預計,2007年中國經濟增速會有所回落,但還將在高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