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和任務,于6月22日下午在省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這次大會是我省邁入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新征程的第一次黨代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大會的召開在全省民建會員中引起熱烈反響,廣大會員認真學習會議精神,暢談學習體會。現將部分會員的學習體會在微信公眾號予以摘登,今日編發第(一)期。
省委會副主委 鄭亞莉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指出:“一縣一策”推動山區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域美麗全民富裕大花園。著力推進更高水平城鄉一體化,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高質量創建鄉村振興示范省,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讓山區26縣發展成為浙江新的增長極。作為一名從事職業教育的民建人,一定要積極響應中共中央發展大力職業教育的號召,一定要認真貫徹中共省委關于發展山區26縣的重要部署,結合工作做好服務,讓職業教育助力山區26縣騰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中扛起職教擔當。
一是以職業教育推動山區26縣人才振興。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山區26縣發展面臨著勞動力不足的難題,而隨著縣域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經濟的發展,急需一批有知識、懂技術的復合型創新型實用型人才。職業教育是勞動者培養的生力軍,要主動對接縣城、鄉村人才需求,構建精準化人才培養體系。二是以技術服務助力山區26縣產業振興。浙江推動山區26縣因地制宜發展“一縣一業”特色產業,面臨著大量的產業轉型升級需求,職業教育可以提供系列的技術服務支持。三是以文化創新助力山區26縣文化振興。高職院校在文化創意、技術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條件,尤其是人文藝術類學生,將專業學習與地域文化相結合、將教學工作與地域文化傳承與傳播相結合,既豐富了教學方式,讓學生成長與社會現實相適應,又能夠改善城鄉生活條件、豐富居民文化娛樂生活。
省委會副主委 郭清曄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對未來五年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怎么建、現代化之路怎么走,在新征程上如何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范等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回答和闡釋,為浙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我們要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大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堅定信心,積極履職。
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政治共識。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會議精神上來,結合“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政治交接主題教育,不斷鞏固拓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和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二是以黨為師,著力加強自身建設。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要求,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履職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發揮領導班子的示范帶頭作用,深入踐行“四新”“三好”要求,扎實推進自身建設。三是強化使命擔當,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充分發揮民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優勢,聚焦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的未來五年工作重點,精心組織落實好參政議政、專項民主監督工作,不斷提升協商建言水平。抓好深化助力共同富裕實踐基地工作,抓好助力全省經濟穩進提質專項行動工作,推動全面高質量履職,切實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使命擔當,在助力“兩個先行”中取得新成績,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共二十大和民建十二大的勝利召開。
省委會副主委 陳桂秋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工作報告全篇各部分,都把綠色發展、生態文明作為重要的內容來闡述,提出了“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生態文明先行示范”的工作要求。深入推進綠色轉型,建設生態文明高地,既是浙江的責任,也是浙江的優勢,更是浙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要深刻認識綠色轉型和建設生態文明高地對浙江的重要意義。走綠色發展道路打造生態文明高地是深入貫徹“兩山理念”,深入實施“雙碳目標”的生動實踐和具體落實;是浙江省情特色和生態環境資源優勢所在;是浙江人口大省、資源小省高質量發展的必由路徑;是經濟發展的超車彎道和新增長極;是促進鄉村發展補短板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城鄉安全韌性發展的生態屏障和基礎保障;是大花園建設的美麗底圖和吸引人才集聚的引鳳瑞木;是浙江全面展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里的動人色彩。二要深入推進綠色轉型打造生態文明高地需長期努力扎實踐行。一是思想觀念大提升,實現生活、生產、思維方式的深度綠色轉型;二是全省城鄉生態基底大提升,改善生態本底質量做厚生態資本;三是生態紅利大提取,促進“兩山”轉化,充分提取生態紅利;四是生態產業大發展,借勢而上發展生態科技、裝備、材料、服務等生態產業;五是綠色能源大發展,充分發揮浙江自然環境資源特色優勢,大力發展海洋新能源、抽水蓄能電站和其他傳統綠色能源體系,構建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綠色能源保障體系;六是綠色治理大變革,以綠色轉型、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為要求,建立碳匯交易、GEP核算、生態考核、綠色科普、節儉生活等體系,推進生態環境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綜合聯動治理。
省委會專職副主委 吳立軍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系統總結過去五年浙江的歷史性成就、變革性實踐,集思廣益確定未來五年浙江發展的奮斗目標和重大任務舉措,開啟了“兩個先行”的新征程。
一是深入學習省黨代會精神,要求我們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必須堅定政治信念、敏于學習思考,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從大會主題和召開節點看,這次大會是我省邁入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新征程召開的第一次黨代會,大會主題通篇聚焦“先行”二字。從學而思、知行合一看,報告立意深遠、大氣厚重、內涵豐富,需要認真研讀、反復學習、不斷思考、深入理解。二是深刻領會省黨代會精神,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履職能力建設,必須圍繞中心,創新思路,精準開展調查研究,為履行好參政黨職能多作貢獻。要聚焦中心履職,圍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領域的熱點、難點,集思廣益、建言獻策、服務社會。要創新觀念履職,依托在建的數字化改革整體智治平臺,為黨派成員發揮作用提供舞臺、做好服務。三是深入踐行省黨代會精神,必須加強制度作風建設,必須全面加強機關隊伍建設,強化服務意識。既嚴格要求又關心關愛,帶好機關干部隊伍,確保在各自崗位上忠誠盡職、奮勇爭先,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地、開花結果。強化省委會機關服務意識,切實關心服務會員,引導會員企業樹立信心、化為危機、開創新局,為奮力推進“兩個先行”貢獻民建力量!
省委會副主委 陳越孟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著力推動全面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模式,大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高地和創新策源地,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戰略支點,打造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升級版,全面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加快推進金融現代化。
創新驅動的關鍵在于科技創新,金融支持是科技創新的核心驅動力,浙江省應該大力推動以股權投資、私募基金等多種形式為代表的金融模式,吸引更多社會和國有資本進入這一領域。此外,還應該擴大政府母基金規模、建立股權投資機構白名單,助力創投行業良性發展。截至目前,浙江已累計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4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470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報告中浙江堅定不移走企業領航之路,大力培育雄鷹企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塑造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充分激發創業創新創富活力”等重要論述和任務部署,正是廣大民營企業之所盼,讓我們企業家倍感振奮,同時,也倍感責任重大。未來,浙商創投將深入理解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牢牢把握科技創新歷史機遇,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勇扛使命,心懷“國之大者”,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堅定發展信念,埋頭苦干,為迎接中共二十大交出滿意的答卷。
省委會副主委 盛況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取得了豐碩的政治成果、理論成果、組織成果和戰略成果,標注了浙江新的歷史方位和奮斗坐標,開啟了“兩個先行”偉大征程,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報告指出:牢牢把握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民建會員,對創新驅動發展感受最為深刻。
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實現“兩個先行”,就必須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把科技創新潛力更好釋放出來,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一是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二是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重點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三是著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四是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五是著力擴大科技開放合作。浙江要加快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積極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構建產業新體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要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堅持創新驅動、人才為先,強化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對接,構建具有“兩個先行”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打通從科技強、產業強到經濟社會發展強的通道,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在改革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從“創新強省”到“創新富省”推進。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牢固樹立創新強國工作導向,重點聚焦解決“卡脖子”難題,鑄造“國之重器”,不斷開創創新驅動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