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要有創新的勇氣大氣豪氣--訪省政協委員、溫州吉爾達鞋業董事長余進華
發布時間:2007-02-01 09:08:51
|
作者: 記者 王 綱
“與國家和社會所處的時代背景一樣,作為傳統制造產業中的一個民營企業主,同樣面臨著‘和諧建設’和‘科學發展’的重大命題。企業不和諧,就喪失了發展之基;發展不科學,企業就沒有生命力。我認為,自主創新,是傳統產業提升的最佳路徑、競爭力的最佳來源。”省政協委員、溫州吉爾達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余進華在接受采訪時,把自主創新擺在最突出的位置。 余進華說,構建和諧社會,民營企業家將承擔起更大的歷史與社會責任,承擔責任的前提就是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當前,經濟全球化使 “浙江制造”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迫在眉睫。所以,廣大民營企業家必須正視發展路徑的選擇問題,是堅持自主創新、勇創品牌、打開全球市場?還是選擇低價策略、賺加工費、淪為別人的車間?毫無疑問,對于有責任感與產業雄心的民營企業家來說,應該選擇前者。 余進華認為,制鞋業是溫州乃至浙江各個優勢產業中歷史較悠久、基礎較扎實的傳統制造業。溫州目前共擁有大小鞋企4000多家,市場遍布全球,生產規模日益擴大。但總體而言,產品檔次還不高,同質化現象相當嚴重,已經面臨發展“瓶頸”問題。在沿海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的現實面前,企業面臨著何去何從的重大戰略選擇。 在余進華看來,民營企業要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以科技創新為龍頭,使傳統制造業有質的提升。余進華介紹,在利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上,吉爾達主要走了三步棋:一是以信息化推動管理工作的現代化,全面推行ERP管理系統,實現財務信息的高效化,提高物流速度,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綜合效益。二是積極應用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全面提高產品品質,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為市場國際化奠定基礎。三是在新產品研發上,堅持自主創新,以“人無我有”的優勢參與市場競爭。如今,吉爾達成功研發了擁有20多項專利發明的納米功能空調鞋,有效地解除備受困擾的腳汗腳臭難題,2006年投放市場僅一年,銷售額已猛增到國內市場份額的近三分之一,并開始批量出口,成為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支柱產品,使企業的盈利能力大大提高。 余進華認為,傳統產業開展自主創新,企業家需要三種“氣”:一是勇氣。因為自主創新需要承擔高投入的風險,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來承受失敗的打擊。二是大氣。因為一些企業依然會模仿、抄襲,企業家每天計較開發新產品的得失,就可能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止步。三是豪氣。沒有打造國際品牌的理想、沒有搶占國際市場的膽識、沒有十年磨一劍的毅力、沒有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先行一步的豪氣,傳統制造業中的民營企業就會在大浪淘沙中迷失自己。沒有這三種“氣”,企業就會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裹足不前,產業升級就不會成功,產業報國就只是一句空話。 “自主創新是一家企業、一個產業、整個‘浙江制造’科學發展的希望所在、最佳路徑所在。”余進華告訴記者,“相信有責任感的企業家,會越來越多地走上這條路、走好這條路!”
(本網站注:余進華系溫州民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