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面前,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敬仰。
在此次12號臺風“梅花”登陸舟山的前前后后,連日來隨處可見一抹“橙色”,迎風而上、聞“汛”而動 ,以主動迎戰的姿態、迅速有力的行動投身防御臺風一線,全力排除險情,全力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滿目瘡痍的災后現場點亮一束束黑夜里最溫暖的光。
他們,就是來自民建定海區支部會員、市戶外救援負責人楊光安的隊伍。
9月14號下午開始,民建會員、市戶外救援負責人楊光安接連接到多起救援電話。
晚上19:30,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是城東街道的求助電話。檀香新村59幢樓梯井嚴重溢水,從五樓到一樓整個樓梯雨水嘩嘩直流,戶外救援隊員放下電話后火速趕往,分析之后,判斷是樓頂排水孔堵塞, 楊光安第一時間頂著風雨爬上樓頂,發現樓頂排水口果真被污物嚴重堵塞,他迅速徒手清理樓頂排水孔淤積物,直至排水口疏通險情排除。
隨后,救援隊伍又火速趕往定海區檀香新村28幢,用最快速度排除了樓頂排水口堵塞等問題。
之后,救援隊又馬不停歇地趕到昌東路和青云橋交叉口一店鋪。趕到時,該店鋪門口的大廣告牌已被狂風吹得搖搖欲墜,屋頂的鐵皮板在狂風肆虐下“嘩嘩”作響,由于屋頂有很多強弱電交織,為保證人員安全,7名救援人員快速對現場進行了暫時的危險控制,并對在店鋪值班抗臺人員做了安全防范囑托。
風雨未停,腳步不歇……
此時,時鐘已指向晚上20:10時,風雨越來越大,臺風以越來越猛烈的姿態肆意地向我市逼近。救援隊伍顧不上停歇,又趕往丁香橋附近17、18幢處理疏通受淹的管道。
20:30時,臺風“梅花”的中心在普陀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強臺風級)。救援隊伍依然未停止逆行的腳步。火速趕到新河北路小區,因為小區處于低洼地勢,水平面低于河道,河水倒灌加上強降雨,雨水已經淹過車庫,快淹到一樓的住戶。情況十分緊急,急需進行強排作業。在楊光安的帶領下,救援隊伍馬上準備水泵進行強排,一臺水泵不夠,二臺、三臺、一直增加到四臺,四臺水泵同時作業,一直抽到凌晨一點,渾身濕透和精疲力盡的救援隊員們始終堅持著、堅守著,水位終于明顯下降,險情排除。
…………
這一夜,他們是臺風天里的最美“逆行者”;這一夜,當很多人枕著呼嘯的狂風入眠,還有一群狂風暴雨中的民建人在拼命堅守著;一個電話,一處災情,就義無反顧地逆行而上......
此時已是凌晨2:05時,救援結束了。救援隊員的衣服被樹枝刮破,腰部以下全部濕透,鞋子被雨水泡爛,腳趾腫脹發白,但沒有一人抱怨。“迅速排除險情就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只是希望以后有條件,我們的裝備能再好一些,這樣我們的救援速度會更快些,隊員們的個人安全防護能更好些。”楊光安動情的說。
狂風暴雨中
照片沒時間拍
文字太過蒼白
但民建人實實在在守護的背影格外美麗
請為他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