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慈善之花——記民建北京西城區委熱心開展社會公益活動
發布時間:2007-04-16 17:22:56
|
作者: 韋愛鮮
前不久,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暨第二屆中華慈善人物評選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此次共表彰了116個單位和集體、233名個人和59個項目。由于在社會公益事業方面做出的突出成就,經北京市西城區民政局和區慈善協會推薦,中華慈善協會總會審核,民建北京西城區委在會上獲得了集體榮譽、區委主委李建國榮獲個人獎項。
 關愛成長   攜手慈善
彩旗迎風飄舞,軍樂、鑼鼓與舞蹈烘托著北京市民熱心捐助的一片真情。2005年10月22日,北京市“扶貧濟困送溫暖捐贈月”活動如期舉行。與此同時,民建西城區委與西城慈善協會“關愛成長,攜手慈善”聯合助學濟困工程也啟動。在儀式上,民建西城區委副主委李海麗宣讀了《“關愛成長,攜手慈善”聯合助學濟困工程活動倡議書》,主委李建國介紹了參與此項工程、熱心慈善事業資助生活貧困大學生的民建會員、企業家。西城區慈善協會向參加資助的民建會員企業家頒發了《慈善榮譽證書》,向“西城慈善形象大使”、民建會員王學兵、袁慧琴授予《榮譽證書》、慈善形象大使綬帶和紀念杯。
在現場,李建國、李堅等22名會員及綜一、綜三、綜四支部的代表現場分別與31名當年考上大學的受助大學生現場簽訂了《助學濟困協議書》,結成一對一、一對二、三的幫扶對子,為他們提供從2006年起每學年5000元、共計3年的全額學費資助,直至完成學業。同時,作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利用他們學習期間的8個假期開展革命傳統和德育教育,普及法律知識,并在社會實踐以及就業等方面給予全程關懷和培養。這31名大學生都是家庭享受低保又品學兼優的孩子。
今天一滴水   明天變甘泉
2006年8月24日,民建西城區委、西城慈善協會“攜手慈善、關愛成長”2006年聯合助學暨助學金發放儀式在西城區民政局聯合舉辦,會上,2005年入學的受助大學生十分激動地匯報他們的學習情況,暢談他們的學校生活,表示一定不辜負企業家們的愛心,學有所成,回報社會。西城民建會員李揚代表民建企業家會員發言。他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大學生更是最有希望結出碩果的花朵。今天我們獻出一滴水,明天,這滴水就可能變成國家的甘泉。一番激情洋溢的發言,引來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和一致的贊同。25位西城區民建企業家會員向30名2005級西城區低保家庭大學生捐贈助學金14.5萬元,李揚、袁慧琴等13位西城區民建會員、企業家與17名2006年考取本科的低保家庭優秀大學生簽訂了捐資助學協議。
區委搭臺   會員“唱戲”
450萬元不是一個小數目,按目前的標準,接近民建西城區委100年的辦公經費。區委沒有能力出資,這些款項,全部來自會員的主動捐助。而區委,只是做好搭臺、搭橋工作。民建西城區委任何一位領導都會說,我們不用發動,都是會員自動的,而且,會員還經常會找上門來,詢問有沒有需要他做的。民建西城區委的凝聚力是有目共睹的:甭說主副委會、區委擴大會出勤率高,就連開個報告會,能容納二三百人的報告廳也經常被擠得滿滿當當的。有的會員出差一段時間回來,必定會到區委來坐坐,了解區委近期工作,主動請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民建西城區委成立之初,便成立了區委社會服務部,主要為企業家委員會服務。同時,建立健全企業家委員會的機構設置,便于開展工作。企業家委員會現有委員50余人,全部由企業家會員組成,設有主任、常務副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和副秘書長五級職務。企業家委員會負責區委社會服務工作的開展,他們充分發揮民建以經濟界人士為主的優勢,與區民政、衛生、教育、勞動保障、環保等部門以及慈善、殘疾、紅十字、低保、雙擁等機構建立起緊密聯系關系,組織會員中企業界、金融界、文化藝術界、法律界人士廣泛開展造福、救助困難群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