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黃巖區政協召開重點提案辦理面商會,就民建黃巖區總支《關于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共同富裕的建議》重點提案進行面商督辦。區委書記包順富出席并講話,區政協主席王輝主持會議,區政府副區長胡建中,區政協副主席潘禹斌、季兆國等出席會議。
該提案是今年新一屆區政協的1號重點提案,由民建黃巖區總支在區政協十五屆一次大會時提出。會上,民建黃巖區總支主委、區政協常委鄭暉介紹提案提出的初衷及提案內容。
民營經濟創富是黃巖區建設共同富裕區域標桿的主要路徑,當前民營經濟創富還存在路徑依賴于企業做大、大力招商與留駐發展、資源閑置與要素短缺、服務管理與創富環境等方面的問題,為此建議,一要夯實民營經濟創富基礎,集中做大與特色育小并重;二要激活民營經濟創富動力,留駐本底與引育尖端齊抓;三要優化民營經濟創富環境,柔性管理與優質服務共進;四要展示民營經濟創富擔當,政府引導與企業履責融合。
民建會員、區政協委員們與相關單位面對面協商,為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共同富裕建言獻策。
何斌初(民建黃巖區第四支部副主委、區政協常委):
1、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合理放寬市場準入,推進簡政放權。
2、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深化小微企業“零上門”、“零審批”等專項服務。
3、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和繼續扶持本土企業“兩手抓”。
王軒(民建黃巖區第二支部主委、區政協委員):
1、完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切實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2、優化企業分級評價體系,推進企業優勝劣汰。
3、建立共富貢獻評價體系,激發民營企業家擔當力量。
郭颋(民建黃巖區第三支部委員、區政協委員):
1、真心服務,搭建“線上+線下”企業服務直通車。
2、精準招引,完善招商引資體制機制。
3、數字賦能,引導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葉群英(民建黃巖區總支會員、區政協委員):
1、優化工業用地供給機制,助力本地優質企業煥發新活力。
2、盤活存量土地,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3、完善物流基礎配套,吸引電商型企業回歸。
包順富充分肯定了本次會議的成效,并代表區委區政府對區政協和政協委員們長期以來為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表示衷心感謝。他說,民營經濟是黃巖的最大優勢、最亮特色和最厚家底,關乎黃巖現在,更關乎黃巖未來。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共同富裕。要建強“企業鏈”,加強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育強大企業,做精小企業,整治“低散亂”,形成大中小企業相互借力、共生共榮的企業生態。要布局“創新鏈”,以永寧江科創帶建設為引領,系統謀劃、全面建強創新平臺,大力招引創新人才,持續優化創新體系,通過加快傳統產業轉型、搶占新興產業賽道、強化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民營企業加速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要拓展“社會鏈”,進一步發揮民營企業在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小橘燈”共富工坊擴面提質,督促引導企業堅守合規底線,積極參與慈善事業,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要完善“服務鏈”,樹牢“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理念,深入開展經濟穩進提質攻堅行動,全面推進“訪千企、增十億”活動,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切實當好企業堅強后盾。要構建“保障鏈”, 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打造全生命周期、全范圍保障的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整體質效。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主動性,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協同配合、加強跟蹤問效,切實將提案建議轉化為推動黃巖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為黃巖主攻“一千雙百”三大躍升行動、堅定不移實施“六大戰略”、全面建設共同富裕區域標桿作出更大貢獻。
王輝指出,本次重點提案辦理面商會選題好,契合了當下深入推進共同富裕、全面建設共同富裕區域標桿的大背景;調研深,提案單位、政協委員對民營經濟如何助推共同富裕方面的思考有深度、有見地;成效實,政協委員與責任單位之間充分協商、深入交流,圍繞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共同富裕這一主題聚智聚力,工作有思路、有舉措、有實效。希望大家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上來,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內涵,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一精神實質,做大做好民營經濟這塊蛋糕,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共同富裕的基礎,助力黃巖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