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會員風采
我的位置:主頁  > 組織建設 > 會員風采
醫者李江濤:挑戰更難的事
發布時間:2023-01-03 09:15:52
  |  
作者: 李 潔 徐青青

           會員名片:  李江濤,民建浙大一支部會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001.jpg

      “以前如果沒有接觸過,會覺得我們的專業有點復雜。”面對記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教授李江濤說。

 

        事實如此。在所有的外科手術當中,肝膽胰手術是難度最高的。肝臟就像一塊吸滿血液的海綿,質地脆,血管豐富,稍有不慎就引起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從世界范圍看,全球2.96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有三分之一在中國,全世界一半以上新發肝癌患者在中國。病人數量巨大,手術復雜且精細度高,手術時間長,李江濤做的就是這件最有挑戰性的事。

 

        1988年開始學醫,中山醫科大學博士畢業,和肝膽胰疾病打了30多年交道,李江濤要面對的,常常是緊急且困難的手術。他說,“一個好醫生,在過硬的醫術之外,更重要的是為病人著想。用最小的代價,幫助病人取得最佳療效。”他每一天的工作,就是為此而奮斗。

 

                                   手術臺上

 

 

 

        對于醫生們來說,8小時的工作時間,是遠遠不夠用的。

 

        如果6點還沒起床,李江濤就覺得起晚了。早晨7點到達醫院,7點半開始查房,李江濤需要確認患者術前、術后的健康情況,遇到危重的病人,他總是格外關注,反復叮囑。

 

       遇上手術日,8點半他就會出現在手術室。肝膽胰外科的手術耗時長,少則3、4個小時,長則8、9個小時,午飯時常被忽略。在晚上9點之后走出手術室是常態。回到家里,他還要研究病人影像資料,為下一臺手術做準備。李江濤帶領的肝膽胰外科團隊,12位醫生需要負責每月200多位病患的救治,沒有人可以慢下來。

 

       交到李江濤手中的病人,總是或急或兇。有兩位因車禍導致肝破裂的病人,讓他印象深刻。

 

        清晨6點,50多歲的男性貨車司機,因高速車禍送到醫院時血壓已測不出。時間緊迫,病人根本來不及送到手術室,急診科、外科、麻醉科、輸血科迅速響應合作,急診室變成了手術室,李江濤快速控制住肝蒂,找到病人出血點,切除破裂的肝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真的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另一位病人是個孩子。晚上七點多,李江濤剛出手術室就接到救助電話。在杭州蕭山發生一場車禍,孩子肝破裂,急需手術。那是一個大雨夜又是晚高峰,為了搶時間,交警派車,沖破高架閘道的隔離欄,把李江濤送到了蕭山。接到救助的半小時后,李江濤到達了孩子所在醫院,和當地醫生配合,成功救治了已經休克的病人。“耽誤一分鐘,可能就是一條生命。”在他看來,時間和生命一樣寶貴。

 

 

003.jpg

李江濤教授查房中

 

 

 

        在急診之外,李江濤的日常工作,更多需要與腫瘤打交道,肝癌、膽管癌、胰腺癌,都是他的專業范圍。“面對病人,除了有進行外科手術的能力,還需要對整體治療策略有把握。”李江濤說。

 

        采訪前的兩個星期,李江濤治療了一位病人。手術前,從放射科報告、各部門診斷看,病人腫瘤指標很高,伴有黃疸,考慮是胰腺癌。但在手術中,李江濤發現,病人的胰腺質地不太一樣,有點硬。“按照常規,把它切掉也可以。但根據我的經驗,很有可能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胰腺炎,叫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最終,李江濤決定先停止胰腺癌手術。在手術中與放射科和病理科醫生再次討論,并通過穿刺和手術中病理等方法,最后決定把手術做小了。“手術的難度,并不在于會不會做手術,而在于判斷要不要做手術。如果一個外科醫生,能夠用最小的創傷解決病人的問題,這才是一個好醫生。”之后病人進行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治療,順利出院了。

 

        在李江濤看來,外科手術需要有整體思維,讓病人痛苦少一點,手術創傷小一點,生活質量好一點,生存時間長一點,這是醫生主要的工作內容。

 

 

                                              創新精神

 

        做肝膽胰外科的醫生,需要有情懷,有體力,有不斷創新的精神。

 

        多年來,李江濤獲得了令人贊嘆的成績,肝尾葉切除、肝癌合并門靜脈癌栓的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的治療,這些難度頗高的手術,都是他的專長所在。他還是捆綁式胰腺消化道重建、肝尾葉切除、末梢門靜脈栓塞計劃性肝切除等創新性工作的主要研究者之一。

 

       同時,他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報告復雜肝膽胰疾病的診治經驗。2014年,李江濤受邀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外科學系作肝尾葉切除的報告,研究成果和肝癌切除手術錄像曾入選國際肝膽胰年會“最佳口頭報告”和“最佳手術錄像”。

 

        作為訪問學者,他先后前往美國Johns Hopkins醫院、美國Memorial Sloan-Kettering ggnneehhzziiaa癌癥中心、哈佛大學麻省總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City of Hope Cancer center交流訪問。作為項目負責人,李江濤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及科技部973子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多項。作為主要成員,他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005.jpg

李江濤在美國科羅大多大學做學術報告時的合影


        “三明治夾心療法”是李江濤的眾多治療腫瘤的法寶之一。他解釋說,過去發現腫瘤以后,一般會直接切除,但很快會出現復發。“三明治夾心療法”是先用藥物、化療治療使腫瘤縮小(面包片),然后進行切除(夾心),最后進行術后的輔助性治療(面包片)。“我們叫它新輔助治療,這種方案使得過去沒有救治機會的病人,轉化為可以手術,讓病人生存更久。”

 

        2016年,李江濤團隊首次在國內報告肝內膽管癌新輔助化療的轉化治療新模式(三明治夾心療法),病人生存與國際同類病人相比提高1倍。

 

        2016年5月,一位義烏的肝內膽管癌病人找到李江濤。這位69歲的男性病人,對生命充滿了渴望。當時腫瘤很大,而且肝內有轉移灶和血管侵犯,當地三甲醫院判定為最多生存三個月。李江濤經過綜合評估,如果不手術病人生存也就三個月,如果立即手術,且手術切除比較干凈,生存時間大概半年左右。想到一條鮮活的生命,幾個月后化為一股青煙,李江濤心有不甘。

 

        他和病人及家屬商量,按下手術暫停鍵,嘗試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先用化療藥物,看能不能讓腫瘤瘦身,兩個化療周期,腫瘤小了一大圈。2016年10月,李江濤給他動了手術。腫瘤小了,切除過程中,腫瘤與保留的重要血管間的邊界會更清晰,可減少對周邊組織的損傷,一句話,干凈利落。

 

        術后,為鞏固治療效果,又對該病人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化療。雖然最后病人因肺部轉移去世了,但生存39月,遠遠超過了同類病人的生存時間,也遠遠超出了他和家人當時的預期。此后,他們團隊又治療了一批類似的病例,2022年肝內膽管癌的治療成果在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發表。

 

 

 

004.jpg

李江濤教授與意大利外科主任同臺手術

 

 

 


                                                               仁心仁術

 

 

 

        精于業、誠于心、厚于德,躬耕30多年,李江濤始終踐行“德為先”的醫者精神,篤行“醫學工匠”的行醫態度。他用終身學習形容自己的職業。

 

        醫學日新月異,每一個細小的進步,每一篇細分領域的文章,都可能解決一個手術中的關鍵問題,減少病人的痛苦。正因為此,在看診和手術之外,他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復盤病例、鉆研課題、參與學術研討、閱讀前沿領域的文獻。

 

        每個周二中午,在結束門診之后,李江濤都會與放射科、腫瘤科、介入治療科、病理科等同行聯合進行多學科討論,為新病人制訂治療方案,總結上一周的手術情況。例如之前術前術后診斷不一致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人,就會仔細分析,避免再次發生類似情況。這樣的會議,通常會持續3個小時以上。一臺手術背后,是數十個小時的準備,各科室10余位醫生護士的協作。面對病人,沒有一件小事。

 

        在科研上,李江濤投入了大量心力。目前,他重點研究的領域包括腫瘤淋巴清掃和腫瘤類器官等。“淋巴清掃術是對惡性腫瘤做手術,幫助去除一部分的腫瘤細胞,達到根治的效果。怎樣把淋巴清掃干凈、徹底,這在手術中是至關重要的。腫瘤類器官不但能在最大程度上模擬人體內腫瘤微環境,還可以長期保持腫瘤的異質性,更加客觀準確的反應藥物療效和安全性。”李江濤解釋說。這些創新技術運用到臨床當中,將為患者帶來更多生的希望。

  

        到了周末,李江濤也很少有休息的時間,他帶著10多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他會利用周末時間,給學生們開組會,討論研究進展。在他看來,培養一名合格的肝膽外科醫生,需要本科到博士10多年的學校學習,加上10年以上的臨床歷練,他希望盡可能地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學生們,讓他們少走彎路,培養真正的好醫生。

 

        李江濤始終覺得,真正的好醫生,是站在病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感同身受。例如,胰腺炎的病人住進來,過去插胃管是常規,而他的治療團隊基于循證醫學的研究成果,盡量不給病人插胃管,讓病人的治療更舒適一些;在傳統概念中不允許進食的膽源性胰腺炎病人,經過科學判斷后,讓病人早期開始進食,減少治療痛苦。“科學不斷進步,以往正確的,習以為常的做法,可能現在已經有了更好解決方案,一個小的治療細節的決策可能會減輕病人的很多痛苦。所以醫生要不停地學習。”這些都是李江濤遇到的真實案例,也是他希望言傳身教給學生們的仁心仁術。

 

        “一個醫生,能夠為站在患者立場思考,保持終身學習的狀態,那就是一個好醫生。”李江濤說,如果身體允許,他也希望像導師彭淑牖教授一樣,到了90歲還可以在手術臺上,為患者治療,挑戰更難的事。


002.jpg

李江濤教授與恩師彭淑牗同臺手術

                                                                   (李潔,杭商傳媒寫作中心主任;徐青青,杭商傳媒攝影中心主任。)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日本无遮挡漫画|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玩弄丰满少妇XXXXX性多毛|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美脚玉足脚交欧美|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国产看午夜精品理论片| 阿v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伦正在播放| 韩国男男腐啪GV肉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综合网| 老司机带带我懂得视频|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视频| 狼色视频在线观免费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波多野结衣痴汉|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综合|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热99精品视频|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爽爽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资源8|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探花www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中文在线观看www| 在线天堂中文www官网| www.com.av|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香蕉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米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