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序更新,定海潮涌。
2月14日至2月17日,定海區人大十八屆二次會議和定海區政協七屆二次會議在定海召開。民建定海區支部3位區人大代表和5位區政協委員滿懷熱情奔赴盛會,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展現了民建會員的使命擔當。
情系民生建良言
此次定海區兩會,民建定海區支部共提交集體提案1件、個人提案、議案10件,內容包括推進定海生態旅游、加強定海東岠島建設、建立“東海云廊”植物園、增加青少年體育活動空間、發展民間救援力量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加強全民反詐宣傳打擊養老詐騙、加強農村老人應對新冠病毒感染工作、加強引導促進婚姻、關心社區工作者身心健康等方面。代表委員們在履職過程中既關注到全區的改革發展大局,又心系百姓傾情服務民生,替基層發聲、為群眾代言,言之諄諄意之殷殷,拳拳之心皆為定海。
熱議報告談感受
在分組討論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人大工作報告、政協工作報告及各項計劃和預算執行情況等,結合工作實踐,踴躍發言,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各項報告內容詳實、亮點突出、部署精準,充分體現了定海區委區政府堅持實干擔當,謀深做實、厚積成勢,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港城標桿的強烈信心,為定海未來發展錨定了奮斗目標、繪就了行動藍圖。
定海區十八屆人大代表:朱燕莉
優化城市空間 提升旅游品質
中心城區景區化建設,深入推進城市,宜居度和辨識度不斷提升……”翻開區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到,過去一年定海積極加強城市建設,提高區域基礎設施水平,暢通城市“內循環”,切實增強了市民游客的滿意度。如何持續優化城市空間提升旅游品質?我建議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著手。硬件上通過特色化差異化打造,進一步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利用南部諸島豐富的海岸線,打造濱海環島風景道、綠道和海上藍道系統,大貓島和東岠島,可以打造濱海休閑空間,建造看海民宿,島嶼酒吧,音樂廳,電影院等,完善島嶼交通接駁,提升海島品質空間。以創新活力生態城市為主題,突出濕地與海岸保護、城市與生態有機互動,加大濱海圖書館,濱海休閑購物中心,環水庫綠道建設,讓市民和游客有集文化體驗,運動健身,商業服務,濱海風情度假,云頂度假,功能與一體的出行體驗。軟件上要賡續城市文脈,提升城市文化內涵,順應數字化改革,借助數字技術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例如開展數字化復原、重建、場景建模,推出沉浸式觀展、云游體驗等,讓鴉片戰爭場景、定海古城風貌、馬岙海島第一村等定海特色歷史文化場景鮮活起來,,從而更好地展示定海古城獨有的歷史文化。
定海區十八屆人大代表:李黎
加強住房保障 托起群眾“安居夢”
住房保障,既關系民生,也關乎發展。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堅持以民為本、精管善治,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放在重要位置,讓民生保障更有溫度,全力保障房地產市場平衡運行,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993套”等內容,讓我尤為振奮。圍繞這一工作,我建議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增加公共租賃住房房源,讓更多在保對象能夠享受到實物配租。進一步關注新就業職工、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的住房情況,出臺更加貼合的政策,讓不同收入標準的人民群眾都能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籌集和建設,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向社會開放的比例,引導更多的企業和資本共同關注民生需求,更好發揮保障性租賃住房惠民生、調結構、穩增長的積極作用。提高宣傳面,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提前布局,做好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對于房地產市場,需加強風險防控,規范市場秩序,加強行業監管,提升住房品質,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轉變,讓群眾住得好、住得放心。
定海區第七屆政協委員:李志業
加強東岠島建設 實現邊遠海島共同富裕
過去一年,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逆勢前行,同時全面開展“小島你好”行動,揭開了海島共同富裕探索新路徑的序幕。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3年將高標準推進“小島你好”行動,精心編制南部諸島整體規劃設計,全力推進示范島建設。關于首批“小島你好”項目之一的東岠島建設,我有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小島在規劃建設過程中應深入貫徹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嚴格控制建設范圍,注重海島原生態保護,避免大面積的山體植被破壞,讓青山、農房、農田與水塘彼此依存,草木與院舍相互襯托,全面展現小島之美。二是充分體現軍事元素,突出愛國主義教育主題。保留原東岠島山頂部隊的營房、炮工事、機槍工事、坑道等軍事設施,深化改造作為紅色教育基地,讓游客充分體會舟山作為東海前哨的戰略重要性。三是合理利用現有養殖塘、灘涂資源優勢,規劃建設養殖、觀光、科普、親子垂釣、漁家樂等休閑娛樂綜合場所,提高游客休閑娛樂參與度,帶動當地居民勞動就業和致富。四是重新規劃建設交通碼頭、公路和電力設施等配套,完善小島基礎設施,以滿足游客規模接待需求。五是提升公共服務,規劃建設島上醫療衛生站、文化禮堂、居家養老等老年人的生活所需設施,組織醫療下鄉,送戲下鄉等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業余文化生活,實現島上居民精神共富。
定海區第七屆政協委員:陳葉平
建立“東海云廊”植物園 打造定海生態城市新名片
今年我結合工作和履職過程中的發現,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建立“東海云廊”植物園》和《關于新橋路(畚金路至東河路段)改造提升》兩個建議,這與政府報告中“堅持古今交融、山海輝映,精細化梳理城市肌理,推動城市格局優化完善、板快亮點集聚、城市功能持續提升”等內容不謀而合。植物園被譽為保護植物的“方舟”,在遺傳多樣性保存、科學研究、園林景觀、科普教育、生態和文化建設等方面是一個城市的重要部分,已逐漸成為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東海云廊面對定海灣,三面環抱定海城區,有較好的水利條件,帶狀山地布局獨特、地形風貌豐富,兼有常綠落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竹林等多種林相,周邊還有舟山市海島引種馴化樹木園,具有較好的本地鄉土植物以及外來樹種引種馴化的基礎,如若可以結合云廊建設,建成東海云廊植物園,可完美的融合定海古城,讓定海成為植物園內城市,區別于國內其他植物園格局。今后隨著鳥類(昆蟲)博物館、主題餐廳、藝術展廳、聲光劇場、東灣營地運動、云廊文創研發等一系列項目的開發以及植物園的建成,東海云廊可成為集旅游休閑、科普教育、森林康養、紅色宣傳、科研開發、示范基地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成為定海區一張最靚麗的綜合生態名片。
盡心履職展擔當
會議期間,朱燕莉、李黎、楊光安、徐海耿、陳葉平等多名代表委員接受了媒體采訪報道,代表委員會從本職工作、履職建言等多維度展現了他們的履職故事,表達了履職心聲,體現了履職風采,充分展現了民建會員的精神風貌。朱燕莉代表榮獲2022年度區人大代表活動積極分子。楊光安代表提出的《關于如何更好的推進定海十八岙生態旅游布局及暖岙工作的議案》被列為2023年度重點議案(1號議案)。
逐夢之路無坦途,破浪前行須奮進。2023年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也是定海全面開啟中國式現代化定海實踐新篇章的重要一年。站在新的歷史新起點上,民建定海支部全體代表委員將認真領會會議精神,堅決貫徹區委決策部署,鉚足干勁、同心聚力,為定海奮力爭當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港城標桿獻計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