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市長姚高員,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馬小秋到會聽取意見。
劉瓊委員代表民建杭州市委會作《關于發力“數字引擎”,打造全球數字貿易中心的建議》大會口頭發言。他在發言中表示,杭州在發展數字貿易產業、打造全球數字貿易中心上具有先發基礎優勢、先行試點優勢、特色亮點優勢、創新集聚優勢等多項優勢。但要把我們現有的先發優勢轉變為帶頭領跑的持久優勢,持續發力“數字引擎”促進高質量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問題,如:數字技術引領力不足,數據要素作用發揮不夠,數字產品貿易優勢不顯,數字貿易營商環境國際化水平不高等。針對這些問題和瓶頸,劉瓊在發言中提出了四方面建議:
一、探索推進數字技術貿易,拓展數字貿易新賽道
加大新一代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未來產業投入,通過系列產業政策引導數字企業發展壯大,積極培育技術型獨角獸企業。充分依托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頭部企業的積累,加速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突破,為工業互聯網等提供技術支撐。積極推動海內外城市數字技術合作聯盟,開展數字技術貿易協議標準制定,促進技術創新優勢互補。借鑒“開源中國”做法,出臺數字技術開源共享超常規支持政策,打造支持中英文程序開發的數字技術開源共享和價值轉化平臺。
二、爭取國家數據要素試點城市,打造全國示范標桿
發揮數據要素作用,促進數據基礎制度等工作試點突破。構建數據服務、管理、應用產業鏈,發展杭州“數商”,加快推動行業企業數據價值化。落實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工作,打造品牌公共數據產品與服務。推動數據跨境流通“增容擴圈”,探索完善“數據海關”和跨境數據保薦人等創新制度模式。充分發揮省市數據交易機構落地優勢,研究推出一批需求明確、交易高頻和數據標準化程度高的數據資產交易產品,探索建立數據要素交易領域相關標準體系。
三、打造電商新業態,繁榮數字產品貿易
大力發展數字創意、數字視聽、數字展演等新業態新場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數字內容產業中心。發揮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優勢,鼓勵引導傳統電商和直播電商轉型升級數字電商,加快VR/AR、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電商新場景。通過跨境電商助推數字產品跨境貿易,依托濱江核心區國家級特色出口基地,建設數字產品跨境電商營運中心、數據倉和支付結算平臺,提升數字產品貿易自由化與便利化水平。
四、營造數字貿易國際化營商環境,展示全球引領力
建強數字貿易產業服務基地,建立數字貿易云服務平臺,幫助數貿企業降本增效、賦能助力、保駕護航。強化數字貿易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積極向上爭取升級區域性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推進知識產權審批范圍擴面、層級簡化、辦理提速等試點。發揮企業創新聯合體、院校研究機構等智庫作用,加強全球數字稅制、數據跨境流動、風險監管、安全評估等關鍵性問題研究。打造全球數字貿易數據統計和運行監測體系,為數貿統計制度提供杭州版本,不斷夯實產業龍頭地位。
民建會員、市政協委員馬寬代表市政協農林界別作《加強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助推產業提質增效》大會口頭發言。他在發言中分析了杭州農業產業發展現狀,針對我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存在的品牌影響力不夠大、“區域”特色不明顯、培育力度仍需加強、品牌推介載體形式單一等方面問題,提出了四方面建議:
一、深挖歷史文化資源,鑄造區域金字招牌
農業區域公用品牌是地理物產與歷史文化的雙重融合,杭州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農業產業特色基礎是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關鍵要素。一要突出鄉土本味,起個好名字。二要體現區域特色,挖掘好產品。三要依托文化底蘊,推出好文案。
二、堅持多方合力聯動,形成品牌共建合力
政府是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倡導和推動者,農業龍頭企業是打造品牌的中堅力量,廣大農民群眾是公用品牌建設的最終受益者,都是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重要力量。一要堅持政府牽頭建,強化統籌。二要堅持企業龍頭帶,擴大影響。三要堅持農戶廣覆蓋,實現共享。
三、著眼全程全域服務,完善品牌保護體系
“品牌引領”意味著“質量導向”,要努力完善全程全域服務,促進全產業鏈升級,進而推動“產業興旺”在更高層級上得到實現。一要打造品牌集群體系。二要強化科技支撐,實現數智化管理。三要健全質量體系,推行標準化建設。四要探索建立地方立法保護。
四、積極拓展市場渠道,有效促進價值轉換
當前正是大力發展和持續壯大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的最好時機。在重視通過傳統會展推廣的同時,一要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積極觸網。二要適應消費個性化發展趨勢,百花齊放。三要適應三產融合發展趨勢,提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