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鍔,民建拱墅區一支部會員,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2016年加入民建,2017年擔任原下城區政協委員,曾獲區政協“雙好委員”等榮譽稱號。
2023年拱墅區政協全會在工作報告中提出“忠誠、有為、為民、同心、活力”五個關鍵詞,張鍔對此頗有體會。“為民”是第一追求,唯有服務民生、緊貼民心,才能更好展現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情懷擔當。區政協通過搭建“紅茶議事會”等協商平臺形成一批具有拱墅特色的協商民主案例,圍繞一老一小、建設百姓家門口好學校、加裝電梯等民生關切事宜議政建言,組織政協法律服務團進社區開展法律援助。張鍔積極參加委員活動,并依托文暉街道建立第一個大運河委員工作室。文暉街道是全市老舊小區提升改造的試點。流水西苑小區居住3000多戶,超萬人,管理難度很大。張鍔積極參加法律援助進社區的活動,在日常法律咨詢、矛盾調解中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委員工作室就是在日常的履職活動中逐漸萌芽發展起來的。舊改初期,很多居民群眾不理解、不支持,還有抵制情緒,通過街道耐心細致的工作和張鍔幾次法律溝通,促成了小區單體規模最大的電梯加裝。電梯加裝完成后張鍔還積極聯系和促成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出具了專門為電梯加裝服務的“加梯寶”保險保單。在鄰避式項目垃圾房建設和口袋公園的認領活動中,委員工作室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終于于2022年2月在黨群驛站正式掛牌。委員工作室成為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的渠道,也為張鍔履職盡責搭建了舞臺,更為廣大群眾表達訴求、反映意愿、實現利益提供了平臺,有利于促進基層群眾有序政治參與,真正實現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
“有為”是政協委員履職擔當的實際體現。張鍔撰寫的《建議拱墅區人民檢察院在拱墅區重點項目上設立檢察官辦公室》提案得到了區檢察院的高度重視,經過充分協商,區檢察院以該提案為藍本向市檢察院申報了《拱&富檢察站》的項目,并與文暉街道聯合選取了和平區塊作為試點服務項目。該項目預計在2023年5月正式掛牌。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八八戰略”實施二十周年,是杭州亞運會舉辦之年,也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的奮進之年。作為民建會員、政協委員,肩負著社會各界的信任和重托,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張鍔表示,將一如既往按照2023年工作任務要求,努力圍繞人民群眾所思所盼,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共繪拱墅高質量發展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