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協履職新探索
發布時間:2007-09-04 14:36:21
|
作者: 記者 黃海霞
監督政府、服務百姓,勿因權貴而怯退、勿以善小而不為,地方政協在政治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在湖北省采訪時發現,地方政協正在加大改革步伐,政協領導大都年富力強,參政議政扎實有效,政協工作充滿生機與活力。
組織部長當主席 在武漢市記者見到武昌區政協主席劉君時頗感有些意外。這位52歲的女主席精明干練,雷厲風行。采訪后了解到,她的上一個職務是組織部長,一個被公認的實權職位。而在湖北省,政協主席有組織部長背景的不在少數。組織部長的經歷對政協工作帶來的方便不言而喻,黨政部門的領導干部中不少都曾經他們考察,因此,支持和配合政協的工作也更加默契。 今年是九屆湖北省政協的屆末之年。去年以來,全省大多數市州縣政協相繼順利完成換屆工作。一批年富力強,既有開拓精神,又富有領導經驗的干部走上市、區兩級政協的領導崗位。他們政治素質好、知識層次高,給政協工作帶來了新的氣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湖北省大多市縣都注重政協機關干部隊伍建設。 宜昌市在調整、配備政協領導班子時,與黨委、政府、人大四套班子統籌考慮,根據工作需要,黨政班子成員可以調整到政協領導崗位,政協班子成員也可以調整到黨政或人大領導崗位。包括今年換屆在內的最近三次換屆,四大班子領導成員都有互相交流和調整。市委書記李佑才對記者說,我們認為政協工作不是什么二線、三線,政協的班子不是“照顧班子”,更不是“養老班子”,而是實實在在的工作班子。因此,我們抓住政協換屆契機,使政協班子成員的年齡形成了梯次結構,在最近幾屆政協正副主席中,50歲以下的都保持在3名以上。 近年來,全省政協機關與黨政部門干部的雙向交流工作也更加頻繁。在干部待遇上,與黨政機關一視同仁,做到條件成熟一個提拔一個,確保了政協機關干部的正常流動。僅武漢市武昌區就有6名干部被輸送到黨政部門和街道任職,先后有8名中青年干部從黨政部門充實到政協機關工作。在宜昌市,2003年以來,政協機關有7名干部被提拔到縣級崗位,其中正縣級5名。
監督執法動真格 民主監督是政協的三大職能之一,通常是通過政協提案、委員視察、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來履行職能。本刊記者在湖北采訪時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協正在積極探索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新途徑、新方法。 十堰市政協向行政執法部門派駐民主監督小組的工作形式,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 近年來,十堰市政協嘗試向行政執法部門派駐民主監督小組,開展民主監督工作。據十堰市政協主席藍官衡向記者介紹,他們的做法是,首先,引入民主評議和測評機制。由一名副主席主抓,實行統一領導、統一部署動員、統一工作步驟、統一方法要求。其次,突出支持服務。既敢于監督、又善于監督,寓支持、關心、幫助于監督之中,達到了通過監督改進工作的目的。其三,突出以人為本。在派駐工作中,發放征求意見表300多份,開展廣泛的調查研究,注重了解和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如“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上學貴”問題,市民飲用水安全問題等。其四、突出民主進步。一方面,充分依靠群眾,廣泛聽取意見,把這項工作置于人民群眾的關心、支持和監督之中,另一方面,督促被派駐單位加強對問題的整改,以取信于民。 這項工作開展五年來,派駐小組的意見建議得到了較好的落實,人民群眾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2006年,十堰市政協向市公安局、市環保局、市物價局派駐了民主監督員小組。到年底,市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專題常委會對3個被派駐單位的工作進行民主評議和測評。與會常委一致認為,這次派駐民主監督小組工作促進了被派駐單位依法行政,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經過測評,滿意基本滿意率,兩個單位100%,一個單位97.22%。 據介紹,十堰市政協已先后分5批次派駐民主監督小組到市公安局、環保局、物價局、藥監局等15個單位。今年,十堰市又選擇市地稅局、市房管局、市藥品食品監督局作為被監督單位。按照工作方案,各民主監督小組的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目前正處于調查研究、聽取被監督單位的服務對象及人民群眾意見的階段。 民主監督小組的作用還不僅僅于此。市委書記趙斌對記者說,市委在干部考核任用、單位評選表彰等方面,充分應用市政協民主監督的成果。
百姓利益無小事 今年以來,襄樊市政協通過建立政協專家為民服務協調小組、召開民情民意座談會、組織政協委員自愿組成扶貧小組等方式,在幫助黨委、政府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營造和諧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由不同屆別委員組成的各類專家為民服務協調小組,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得到市民的贊譽。今年4月,襄樊市政協“低收入困難群體住房調研小組”就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問題與市房管局進行對口協商,房管局將低收入人員名冊交給委員,請他們加強監督;在春耕到來之前,為了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農業專家為民服務協調小組”為農業經營戶進行農業法律法規宣傳培訓,從源頭上制止假冒偽劣種子流入市場;“法律專家為民服務協調小組”為農民工舉辦法律講座,教他們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小組”就市區噪音擾民問題進行調研,督促政府加快整改,使小區居民免受煙塵噪音之苦。 今年5月,襄樊市政協召開了一個民情民意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是16名普通市民,共反映了數十條情況、意見和建議,涉及住房、醫療、就業、子女上學、社會保障、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會后,市政協選定8個方面的具體問題,組織3個調查組到現場核實。郭家臺巷沒有下水道、襄江巷沒有路燈、兩戶居民3個孩子十幾歲了沒有戶口,這些看似簡單的“小事”,對于百姓居家過日子來講卻是天大的事。市政協經過與有關部門協商,在一周內為兩戶特困家庭的3個孩子上了戶口,在一個月內為襄江巷安裝了路燈,郭家臺巷下水道改造工程也已經動工。 在襄樊市政協委員中,有一批企業家心系困難群眾。市政協組織他們自愿組成扶貧協調小組,為貧困群眾和困難群體送去關愛。為提高少數民族聚居村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扶貧協調小組投資村衛生室的房屋修繕,安排村醫護人員到大醫院進行免費培訓;山區學校的教學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扶貧協調小組捐款為學校改造危房,改善教師和食堂條件,還為山區小學購買了遠程教育設備,制定了長遠的幫扶計劃,解決學生的生活困難等問題。 襄樊市政協主席楊詳義對本刊記者說的一番話非常實在:“只要黨委書記開明,政協主席實干,政協工作就一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