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指出應理性看待外資并購大力培養中國的跨國公司
發布時間:2007-11-28 08:41:44
|
作者: 任一龍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11月24日出席在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產業安全論壇時指出,應理性看待外資并購,當務之急是大力培養中國的跨國公司。 成思危在論壇上作“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確保產業安全”主旨報告時指出,應理性看待外資并購,目前發達國家發展的重點已從增加生產能力的投資轉向提高企業價值的并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考慮的是經濟利益,而不是出于政治目的,既不能喪失警惕,也不應一概視為洪水猛獸。他說,評價外資并購的效果,首先要合理定價企業資產,要同時考慮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和企業未來的價值增值;要看并購后企業的價值是否增加;不要看外資賺錢多少,而是要看賺得是否合理。要著重優先引進戰略投資者,在不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和領域及國際競爭力不強、全球化程度較高的產業,應允許并鼓勵外資并購。 他說,目前,中國經濟從總體上來說仍然是安全的。據國資委對95個行業的最新調研表明,其中64個行業是國企占主導地位,27個行業民營企業占主導,剩下的7個行業為外資主導,外資僅占7.3%。 成思危強調,當務之急是大力培養中國的跨國公司。同時,他認為進行并購審查也是國際慣例。成思危說,世界各國屢次發生的重大經濟事件甚至政治事件都不斷在昭示著這樣一個道理:沒有金融安全,就沒有經濟安全;沒有經濟安全,也就沒有國家安全。金融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的核心,必須將保障金融安全放在首位,其次是物流、軍工、能源、電信等產業的安全,重點對這些領域內的外資并購進行國家安全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