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區文新街道是典型的城市服務型街道,轄15個社區,現有持證殘疾人740人。近年來,民建西湖區基層委充分利用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優勢,依托“牽手紫荊花特殊學校”“思源助農”等社會服務品牌,助力文新街道不斷探索優化殘疾人事業的新方法、新載體,幫助文新街道建成集日間照料、康復訓練、技能培訓、文體娛樂、輔助性就業等五位一體的“五星級殘疾人之家”,并入選西湖區唯一一家亞殘運會殘疾人事業展示點。
殘疾人之家建成以來,民建西湖區基層委與文新街道攜手探索“家+校+企”助殘聯盟模式,引進西湖福援啟智“蝸牛之翼”就業服務公益創投項目,聯合杭州市紫荊花學校開設“蝸牛之翼”烘焙就業孵化基地,重點為轄區就業年齡段的心智障礙人士開展職業技能指導、就業支持等服務,并為杭州市紫荊花學校的畢業生開設了殘疾人就業“直通車”。
陸聿浩家住文新街道陽光社區,初中就讀于杭州市紫荊花學校。去年6月,陸聿浩從杭州市楊綾子學校畢業,聽說文新街道的殘疾人之家開出了一家“福咖坊”,就想來試一試。在經過職業能力及職業意愿度測評、興趣愛好調查、工作崗位匹配分析等環節后,陸聿浩順利通過考評,目前由老師帶教,進行多崗位實訓。在“??Х弧保戫埠瓶梢钥孔约旱碾p手,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目前街道殘疾人之家共有在冊康復人員31人,平均年齡35歲,今年還有4名杭州市紫荊花學校的學生加入,在這里學會了手沖咖啡、烘焙、泥塑、繪畫等技能。”民建西湖區六支部副主委、西湖區文新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莉萍介紹,“殘疾人之家不僅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群體的就業問題,也給了他們家的溫暖和快樂。”
下一步,民建西湖區基層委還將聯合文新街道,通過整合多部門資源、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等方式,把殘疾人之家建設成集殘疾人聯合體、輔助性就業運行的實體,探索提升殘疾人事業展示點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