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波,民建鄞州區七支部會員、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浙江省知美畫院理事、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寧波市鄞州區政協委員。他以寫意花鳥畫著稱,先后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抱華樓國畫研究院、中國藝術研究院,2022年赴韓攻讀美術學博士學位。師從何水法教授、唐建教授、韓國鄭晃來教授。
2023年11月16日至19日,“四時佳色——朱海波中國畫作品展”在第9屆韓國大田國際藝術展上精彩亮相。本次國際展上,朱海波專門創作了五個系列共計28幅中國畫作品。在他的筆下,色彩與水墨并重,筆法傳統與創新兼具,生機勃勃的花鳥世界躍然紙上、富有神趣。
第一是中韓兩國文化中共有的“四君子”系列,重在體現中國傳統水墨韻味和清淡野逸的用筆。朱海波通過對梅蘭竹菊之傲、幽、堅、淡的君子品質的描繪,表達對高尚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感情之追求。
第二是花卉系列,他擅長寫意沒骨花卉,其用筆用色沉穩、厚重,不乏艷麗、靈動,畫面注重章法,花卉的筆墨不拘泥于傳統畫法,表現形式極具時代審美特征。
第三是蔬果系列,蔬果是朱海波歷年在“華滋山館”公眾號上發布的重要題材之一,表達了他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和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敬意。其作品之所以能水色淋漓,全賴用筆得法,能將蔬果的形、色、味、情都巧妙地融入畫中,使畫面既有日常生活的真實感,又有真摯的情感。
第四是瓶花系列,古代瓶花作為文人案頭博古清供,歷來為雅士文人之專好,古今書畫名家都喜愛瓶花創作。他運用中國畫傳統用筆,融入西方明艷靚麗的用色,創作出這組作品,既傳統又當代,有一種寧靜平和、賞心悅目的美。
第五是禽鳥系列,“幽妙以為理,想象以為事。”朱海波創作的禽鳥具有兼工帶寫的形象,往往寄寓對社會生活的思考和認識,畫中的鳥,不再是一種具體的物象,而是有著豐富思想內涵的心靈寄托。
“與筆墨緊密相關的色彩問題值得畫家深入研究。在重墨輕色的當今畫壇,寫意花鳥的用色有著很大的探索空間。自然界中的物象五彩繽紛,畫家固然應該尊重物象之本色,也應該在創作中對自然之色進行認識和升華,從而創作出符合自我意趣的作品。”朱海波如是說。
據悉,本次韓國大田國際藝術展薈萃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藝術家,在藝術的對話碰撞中,為觀眾帶來豐富包容的視覺體驗,在增進國家之間文化藝術交流互鑒、提升國際藝術市場的活躍性等方面有積極意義。中國寫意花鳥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藝術家朱海波用他的“四時佳色”系列作品,展現了中華優秀文化在今天的繼承和發揚,以美術創作彰顯文化韻味,以藝術傳承表達文化自信,透過這扇窗,讓世界看見寫意中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