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人民政協報》刊登了題為“基金+基地+服務民建海寧市基層委“三招”打造共富新圖景”文章。詳細報道民建海寧基層委通過“基金+基地+服務”舉措,提升社會服務質量成效,以實際行動助力共同富裕建設。現將文章轉發。
走進“寧爾共富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工作景象映入眼簾,來自海寧市斜橋鎮多個村社的村民,穿著統一的工服圍坐在工作臺前,他們手上工作不停,有條不紊地包裝著產品。
在家門口找到工作,讓金石村村民陳呂興十分高興:“每月有一份固定收入,又能照護好家里農活,的確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在“寧爾共富車間”上班的村民們格外珍惜這份工作,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價值,努力擺脫貧困。
作為該項行動的創始人,海寧市政協委員、嘉興民建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浙江寧爾殺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龍說:“我是一個出生在農民家庭的孩子,深知農村困難家庭疾苦,能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幫扶是我最大的心愿。”
會員企業創立“寧爾共富車間”帶動附近村民們就業增收,是民建海寧市基層委發揮優勢助力共同富裕的真實縮影。近年來,民建海寧市基層委圍繞“深度參與、多維共富”的目標,積極履職,通過“共富基金”“共富基地”“共富服務”三大實招,集眾智聚合力,不斷探索民主黨派助力共同富裕的新路徑、新模式。
第一招:旗幟鮮明講政治,同心同向“帶”共富。
民建海寧市基層委秉承“服務社會、共同富裕”理念,深化民建中央“思源工程”,在2022年8月設立總規模為1000萬元的“共富基金”,以創設“思源·共富”公益慈善項目為統領,精準實施“益路共富”“思源春光”“山海攜手”等子項目,積極開展幫扶助富、結對助學等專項行動,為共同富裕奉獻愛心、貢獻力量。一是響應對口協作,開展“民建海寧·恩施思源班”助學,定向捐贈200萬元,受益330名學生;二是設立各類教學基金,通過設立《正大海高獎學助學基金》、《海高教育基金會》、《浙江大學鴻翔商學教育基金》、《浙江寧爾教育基金》等個性化助學品牌,年捐資助學額超100萬元;三是開展“健康童行·思源共富”體育運動合作班、“快樂的一天”暑期活動和經常性暖心慰問等助學助困活動為重點群體、困難家庭提供多樣化服務。
第二招:發揮優勢集資源,同心工程“促”共富。
民建海寧市基層委引導會員企業發揮資源稟賦優勢,精準策劃、聯動實施,布局多元業態,創建以“車間、工場、大廈、園區、中心”為載體的系列“共富基地”,全力打造海寧“共富工程”品牌矩陣。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共富建設資金810.8萬元,相繼開建“寧爾共富車間”、“HiGo共富大廈”、“青創時尚共富智慧工場”、“錢塘青創共富園區”“群大聯農創收共富中心”等一批共富工程,通過“抱團投資、 跨界發展”新模式,為困難群眾送服務、送崗位、送技能,積極解決實際問題。
第三招:緊扣中心聚智慧,同心服務“謀”共富。
民建海寧市基層委充分發揮海寧民建聯系經濟界的優勢,因地制宜為促企發展,為農民增收、教育提智、健康助力、科技興農、規劃美村等共富項目聚智聚力。撰寫的《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和政策支持》等3篇調研報告得到省市相關政府部門采用;扎實開展助力實體經濟民建服務團活動,通過專題宣講、懇談會、走訪等形式累計服務企業25家,受理涉企服務咨詢35余件,解決企業發展問題9個;積極參與海寧市委市政府“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等一系列政企對話活動6場次15人次;開展企業上市、數字經濟等中心工作創新提質助力行動,累計參訓民營企業家8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