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劉鴻生誕辰135周年紀念暨生平事跡研討座談會在舟山舉行。民建中央副秘書長蔡玲出席會議并講話,民建浙江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吳立軍主持會議,中共舟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張龍云、民建舟山市工委主委曹泓、中共定海區委統戰部部長何紅等參加會議。
會議特別邀請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鐘祥財,民建上海市委會理論委副主任、上海工商聯原調研員王昌范,定海區文廣旅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孫艷青,中共舟山中學離退休支部書記徐建鋼作主旨分享。
劉鴻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愛國實業家,近代民族工商業先驅、民建先賢,曾先后擔任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上海市委會副主委等職。他以經營開灤煤礦起家,創立了近代中國數一數二的民族企業集團,被譽為“火柴大王”“水泥大王”“煤炭大王”“毛紡大王”。他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時紓家解難,在百廢待興時同舟共濟,被稱為“民族工商業者”。
會上,曹泓介紹了舟山民建基本情況及劉鴻生故居建設運營情況。她指出劉鴻生故居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舟山民建的文脈和靈魂。2023年5月5日故居開館以來,累計接待省內外統戰團體及社會各界來訪2500人次,為新時代海島人民賡續團結奮進的精神偉力打開了一扇新窗。下步市工委將持續對接中央、省級資源,進一步收集資料、豐富展陳,真正講好民建故事、放大宣傳效應,力爭創成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劉鴻生的創業思維具有開放性和擴展性,這源于他曾就讀圣約翰大學的教育背景和獨特的思維方式。”鐘祥財說。“他創辦的企業跨度廣,數量多,充分體現了‘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風險控制意識。”
“民建是以經濟界、工商界人士為主的政治組織,民建早期成員中工商界人士都知道劉鴻生,有的還與他的企業有過生意上的交往。”在王昌范看來,劉鴻生的“歸來”對于民建組織擴大影響,團結經濟界、工商界人士,為新中國恢復時期的生產建設起到示范作用。
徐建鋼講述了劉鴻生捐資在定海城關創辦了舟山第一所新式中等學校——定海公學(現舟山中學),聘請黃炎培、陶行知、陳鶴琴作辦學顧問,將其辦成了浙東地區最好的私立學校的愛鄉故事和桑梓情懷。
孫艷青表示,將深耕劉鴻生名人文化資源以及精神內核轉化,推動其破壁出圈、光照當下。
張龍云提出,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更加深入地整理、挖掘、提煉劉鴻生的創業精神和家國情懷,不斷厚植舟山這座“千島之城”的歷史文化底蘊,使之成為舟山市統一戰線成員助推海洋強國建設、逐夢藍海的精神坐標,讓劉鴻生先生留給家鄉人民的精神寶藏穿越百年綻放出更大的時代光芒與現實力量。
蔡玲對舟山民建挖掘劉鴻生故事、打造劉鴻生故居、弘揚民建先賢精神所做的各項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對歷史最鄭重的紀念,就是不忘初心;對先賢最真摯的承諾,就是接續奮斗!劉鴻生先生身上展現的民建老一輩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操和為國為民、舍身忘我的高尚風范,以及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和衷共濟的優良傳統是我們民建人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她希望,民建浙江省委會和舟山市工委堅持守正創新,深入挖掘劉鴻生故居背后的深層次價值,以文旅賦能等創新實踐讓劉鴻生故居“活起來”,不斷彰顯教育基地在思想政治引領中的獨特作用,弘揚先賢精神、傳承優秀文化,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貢獻浙江民建、舟山民建的智慧和力量。
吳立軍希望民建舟山市工委和舟山相關部門以本次研討座談會為契機,扎實研究、大力宣傳劉鴻生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品德,更好發揮劉鴻生故居的歷史鑒證、政治引領、精神傳承等功能,積極爭取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使之與全國、全省統一戰線專線實現有效嫁接,進一步提升故居的知名度和參與性,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前,大家還參觀了劉鴻生故居。
民建浙江省委會宣傳部、中共市委統戰部民主黨派和黨外干部處、舟山民建會員代表等30余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