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a>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拼經濟,就是拼營商環境。民營經濟是浙江發展的金名片,也是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和最大優勢。本屆浙江省兩會的議程中,審議《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是“重頭戲”之一,“營商環境”因此成為兩會現場的高頻詞。省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呼吁以更優營商環境護航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法治保障有待強化民建省委會副主委、省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鐘其告訴銀柿財經,早在去年5月,他就跟隨民建中央調研組,就“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激發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活力”赴江蘇、浙江調研,聽取企業心聲和困難,收集企業意見和建議。
“一圈調研下來,我最直觀的感受是,盡管近年來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民營經濟總量持續擴大,但民營經濟信心與活力不足的問題仍普遍存在?!辩娖渲毖?。
對此,民建會員、浙江正瑞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珺婷亦深有體會。在她看來,對照企業和群眾的期盼,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容忽視,包括企業法治保障不夠強、市場隱形壁壘待破除、政務管理壓力大等。
比如在市場隱形壁壘方面,徐珺婷就發現在一些壟斷性行業,民營經濟發展仍遭遇“玻璃門”“旋轉門”等隱形的門檻,“特別是在參與招投標、獲得貸款支持等方面,隱形壁壘問題更為集中,這就需要政府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舉措”。在營商環境之外,鐘其認為,民營經濟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規范運行與風控管理不足,法律意識淡薄等等,這影響了民營經濟與民營企業家在社會上的形象,反過來又影響到政府與金融機構等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懊嫦蛭磥恚駹I企業與民營企業家自身要積極完善與規范企業管理與用人制度、提升法律意識與改善社會形象?!眱灮萍夹推髽I融資環境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需要政府職能部門切實做到“民呼我應”“民呼我為”,這一年來,浙江頻頻發力。發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2條措施,進一步提信心、增預期、擴領域、降門檻;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充分激發民營企業投資活力;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讓企業“想投、敢投、放心投”;準備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用法治力量護航民營經濟……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浙江新設企業和個體戶180.8萬戶,比上年增長9.9%;截至2023年末,在冊經營主體數量達103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9.6%,其中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001萬戶。1月22日的“委員通道”上,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瑞立集團董事長張曉平表示,民營經濟是浙江省的最大特色、最大優勢,拼經濟,很大程度上就是“拼營商環境”,就是要讓企業有信心。而正在審議的《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重點對市場機制、政務服務、要素支撐、數字賦能、創新支持、人文環境等方面作出規定,更是體現了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力度和決心?!盃I商環境的優化離不開政務管理的便利化?!毙飕B婷表示,政府一是要暢通政企溝通聯系渠道,二是不宜過多干預經營細節,三是簡化企業辦事服務流程,四是規范職能部門監管行為,從而完善政務服務管理,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她期望,《條例》審議通過并正式實施后,能為企業帶來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并看到更實實在在的落地措施。鐘其特別關注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力。他建議,“應鼓勵民企加大科技投入,攻關‘卡脖子’技術與產品,利用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為了營造創新氛圍,打造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良好法律環境,徐珺婷建議切實保護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私有產權等合法權益,最大程度激發和保護民營企業創新積極性,同時為企業紓困解難,降低民營企業創新的制度性成本。
民建中央財政金融委員會副主任、之江創投研究院理事長胡敏翔進一步提出,應全面優化科技型企業的融資環境。具體而言,政府應完善知識產權評估與定價機制,針對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制定單獨的準則規范;常態化開展金融投資機構科創型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接服務,積極拓展融資渠道;探索區域債券市場建設,針對區域市場特點,建立有效的信用評級制度,增強評級機構的獨立性和評級方法的科學性。此外,加強投資人保護也至關重要。例如,相關部門可建立有效償債保障機制、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債券違約的追償機制,切實保護投資人合法利益。
(來源:銀柿財經客戶端,記者 王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