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1月23日,隨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的開幕,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新鮮“出爐”。代表委員們圍繞百姓福祉展開討論,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
民生,始終是代表委員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讓百姓“病有良醫”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標,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和重要支撐。為百姓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近年來浙江省推進醫療領域改革最主要的發力點之一。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就寫著“推進‘病有良醫’,高標準建設省市縣鄉村衛生服務體系,扎實推進衛生健康現代化”。
對此,省人大代表、松陽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鐘水清感觸很深。作為一名基層醫院的醫生,他對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建設和鄉村衛生服務事業發展尤為關注,通過走訪調研,并結合多年來的工作實際,他深知麗水衛生事業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城鄉差距仍然很大,特別是鄉村衛生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今年兩會,鐘水清提出了《關于提升麗水全域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特別是鄉村醫生隊伍發展的建議》。他說,如今鄉村醫生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基層醫務人員呈現出的整體待遇不高、發展空間有限、隊伍青黃不接等問題持續困擾鄉村醫生隊伍發展建設,要想提升鄉村衛生服務能力,根源是保障鄉村醫生隊伍發展。他建議,從加強頂層設計著手,省級層面自上而下統籌設計鄉村醫生職業保障制度,對符合條件的村醫優先納入鄉鎮衛生院編制管理,增強村醫崗位的吸引力。
如何進一步提升鄉村衛生服務水平、造福百姓?面對這一問題,省政協委員、民建衢州市委會主委、衢州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藍芝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主要還是人才問題,例如鄉村醫生隊伍普遍年齡偏大,很多年輕醫生不太愿意到基層,其中原因包括待遇低、工作環境與大城市存在差距等。”藍芝葦建議,“一方面,要深化人才培養,可以篩選一批有情懷有擔當有能力的學生進行定向免費培養;另一方面,要發揮傳幫帶作用,同時提升崗位吸引力。對于新一批鄉村醫生,可以統一建立入職權益保障機制,從根源上統籌解決鄉村醫生薪酬分配、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政策問題,從而系統化改建鄉村醫生隊伍。”
小區治理實現共治
如今,物業管理已成為城市管理體系的一部分,其中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更是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省人大代表、省律協常務理事、浙江波寧律師事務所律師徐虹作為領銜代表,和另外9名人大代表一起,提交了《關于修訂〈浙江省物業管理條例〉的議案》。代表們在調研中發現,現行的《浙江省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06年實施至今已有十余年時間,面對新形勢下的物業管理需求,有必要進行修訂。
“當前一些小區物業管理中存在物業服務有效供給不足、小區管理不規范、矛盾糾紛突出等問題,亟待優化、破解。”徐虹說,物業管理水平與居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完善《條例》一方面有助于規范物業管理行為、提高物業服務水平;另一方面,能夠為業主及其自治組織權利的行使提供法律支持,有利于維護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激發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熱情,實現共治目標。
徐虹說,“紅色物業”“物管會”“三方聯動”“區域化黨建”等社會治理創新形成了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模式,建議總結省內行之有效的實踐經驗,在修訂《條例》時,用立法形式建立多方參與的協商制度、明確以社會力量協商決策的方式;建立健全社區黨委(居委會)、業委會與物業公司之間的三方聯動機制,建立經常性協商平臺,對小區治理中的重大問題提前研究,對一些棘手問題及時溝通,預防物業矛盾升級。
亞運場館為民所用
去年,杭州成功舉辦亞運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讓不少代表委員記憶猶新。
省政協常委,民建省委會副主委、杭州市委會主委,杭州市政協副主席郭清曄在今年兩會呼吁,要做好杭州亞運文化旅游資源的綜合利用。“杭州亞運會作為體育文化盛會,為我們留下了豐富且寶貴的‘亞運遺產’,特別是在亞運旅游觀光方面,做到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創新,可以作為成果鞏固下來。”郭清曄建議,持續優化全省國際支付環境,提升浙江旅游消費美譽度;積極推動文旅產業與體育產業的跨界融合,推動以體育為核心的文旅產業提能升級等,“將‘亞運遺產’轉化為浙江重要旅游資源,同時整合全省亞運文化旅游資源,建成專題數據庫,活化‘亞運遺產’利用。”
“如何充分利用亞運場館,既滿足比賽功能、又考慮賽后運營效益,這是考驗城市管理者智慧的大難題。”省人大代表、民建會員、上海建緯(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沸關注到“后亞運時期運動場館的綜合利用”,建議要“分類施治”,“一般場館,包括高校內的場館可以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實現社區化運營,持續、高效地為全民健身使用,尤其可以發揮我省數字化優勢,充分利用智慧化手段,讓市民群眾使用場館更便捷;像馬術、射擊、電競等專業場館,與大眾體育的需求間存在一定阻隔,不具備全面開放的條件,可以通過賽事舉辦與訓練的形式開放,以賽養館;而像杭州電競中心這樣具有獨特市場吸引力的場館,可以加強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實現多元化經營和全方位開發”。
(來源:《浙江法治報》,記者 胡宗昊 陳嵐 李潔 邱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