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全國政協委員、浙江財經大學副校長鄭亞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浙江省開化縣依托三省交界的區位優勢,聯合周邊浙江省淳安縣、常山縣,江西省玉山縣、德興市、婺源縣,安徽省休寧縣簽訂發展共識,構建形成“浙皖贛三省七縣(市)協作區”,致力打造環國家公園重點生態功能區、開放開發先行區、產業協同示范區、文化交融展示區、聯防共治樣板區五大標志性成果,實現從“單兵作戰”變“抱團發展”。
鄭亞莉表示,從長三角一體化向西拓進來看,浙皖贛三省邊際區域協作區作為離長三角一體化區域最近的省際合作區塊,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中,承接外溢的產業經濟,同時由東部往中部安徽省、江西省出發先行探路,聚力打造全國山區縣區域協作樣本實踐。而浙皖閩贛四省九方經濟協作區成立于1986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跨省域經濟合作組織之一,由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省毗鄰的九市(衢州、麗水、金華、南平、上饒、撫州、景德鎮、鷹潭、黃山)共同組成。九方經濟區自成立以來,對推動各成員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成為全方位協作推動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對打造“浙皖贛三省七縣(市)協作區”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此外,“浙皖贛三省七縣(市)協作區”內的7個縣(市)區位相近、資源相似、人文相通、發展相融,已經在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生態保護、青年交流等多個領域開展了深度合作,有效推動了區域協調發展,各縣(市)經濟社會發展均取得了一定成效,浙皖贛三省七縣(市)協作區的建設得到大家一致認可。
缺乏上級政策推動,導致各縣有合作意愿但難以推動決策落地;缺乏頂層設計指導,導致各縣有合作訴求但難以協同有效推進,極易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象……這是鄭亞莉在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所在。
為此,鄭亞莉建議:將“浙皖贛三省七縣(市)協作區”列入全國省際交界地區協調發展試驗區,統籌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聯合制定三省七縣(市)區域合作協調機制、實施意見等區域發展指導性文件,形成省級區域協作領導小組、縣級聯席會議制度等常態機制。同時將浙皖贛三省七縣(市)協作區區域合作作為重要課題,借助智庫平臺,集合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對協作區域合作頂層設計《浙皖贛三省七縣(市)協作區合作規劃》出謀劃策和定期指導,同時加快形成課題研究成果,向全國推廣浙皖贛三省七縣(市)協作區新模式、新路徑。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2024年04月30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