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林主持召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抗震救災座談會 陳昌智代表民建中央在會上發言
發布時間:2008-06-02 14:56:08
|
作者: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代表中共中央和胡錦濤總書記,在成都主持召開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抗震救災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代表民建中央在會上作了發言,全文如下:  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以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快速反應,緊急部署。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等領導同志趕赴災區,親臨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中共四川各級省委和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人民,以必勝的信念、頑強奮戰的精神和嚴密有序的組織,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工作,展現出四川人民眾志成城、不畏艱難、敢于勝利的精神風貌。黨和政府在災難面前反應迅速,指揮得力,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災難面前不愧為國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不愧為先進性的代表。目前抗震救災工作已經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贏得了人民群眾的高度擁護和支持,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信任和贊譽。在此,我代表11萬民建會員,對廣大災區的人民群眾表示衷心的慰問,向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對戰斗在抗災第一線的廣大官兵表示崇高的敬意!  災區人民的痛苦,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感同身受。在地震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民建中央召開緊急會議,對抗震救災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向各省級組織發出了《關于做好抗震救災及捐款捐物工作的通知》,民建各級組織接到通知后,積極發動會員通過多種渠道捐款捐物,截止到5月28日,民建各級組織、會員及企業通過多種渠道共捐款3.96億元。民建中央發起成立的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按照會的統一部署,在第一時間迅速行動,舉辦多場賑災募捐活動,得到會員企業的積極參與,在社會上引起了積極反響。截至28日,基金會共接受認捐款2775.9萬元,實際到帳2735.9萬元,收到捐贈物資53126件。5月19日,基金會已經向四川省教育廳劃撥捐贈款1000萬元。在今后的社會服務工作中,還將繼續向四川災區傾斜。在這場抗震救災的斗爭當中,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抗震救災工作,涌現了一大批感人的典型事跡。民建會員、江油市副市長李盛銀在地震發生時正在主持召開會議,李盛銀同志把逃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在組織其他參會人員安全撤離的過程中不幸遇難。  剛剛聽了四川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關于抗震救災工作的匯報,我們深深感到災情緊急,抗震救災分秒必爭。為了使抗震救災工作在較短的時間內見到成效,對下一步抗震救災工作的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對抗震救災物資和資金的監管  中紀委等五部委就此問題已經聯合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加強對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的監管工作。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加強對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監管,預防災區恢復重建過程中出現腐敗、瀆職等犯罪行為,確保抗震救災款物都用于災區、用于受災群眾,對于維護和鞏固目前已經取得的抗震救災工作成果十分重要。  二、進一步做好災區的社會穩定工作  災害發生以后,黨和政府已經做了大量安置安撫工作,但由于受災群眾人數眾多,安置任務繁重,加上條件有限,容易產生思想波動。因此,在解決災區群眾衣食住行等實際困難的同時,要加強法律宣傳和法律服務,耐心做好災區群眾特別是遇難者家屬的心理安撫、思想疏導工作,保持社會穩定。同時,也要積極開展以工代賑、抗災自救等形式,盡快讓受災群眾參與生產,有事可做,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和事件。全面排查、及時化解災后重建過程中的矛盾糾紛,嚴密防范、嚴厲打擊各種破壞災區市場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對監管場所的安全管理,防止發生安全事故。  三、評估災害損失,盡快制定災后重建規劃  盡管目前抗震救災任務還很繁重,但是我們還是建議四川省委、省政府各級領導加強研究地震對今后經濟發展的影響,逐漸把注意力轉移到災后重建工作上來。迅速組織專家對汶川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盡快制定科學合理、由近期到遠期、由小規模到大規模的重建規劃。本次地震發生地屬生態極度脆弱地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生態系統,災后重建工作要按照城鄉統籌和城鎮化建設的整體需要,合理規劃、重新選址、重新布局、集中居住,有步驟地遷移人口,開展包括以少兒人口為主的“教育移民”,以青壯勞動力為主的勞務輸出,以不適宜居住條件的“生態移民”,以及孤寡老人、殘疾人為主的“福利移民”等。  統籌發展城鄉社會保障。建設一批福利院、孤兒中心和敬老院等,集中解決因地震致傷致殘人們的生活福利問題,有關部門應在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社會津貼、醫療保險、廉租房等民生保障方面加大財政支出力度,統籌解決災區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問題。統籌解決災民眼前和長遠的生活問題,把“輸血”和“造血”結合起來。一方面把救助資金落到實處,幫助災民度過目前難關;另一方面加大以工代賑力度,給災民提供就業機會,比如災后重建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合理開發特色產業,重建加工業,大力發展服務業等。這次地震農村房屋大面積倒塌,損毀程度十分嚴重,建議在重建過程中,統一部署城鄉建設,以城鄉規劃局代替城市規劃局。  民建非常關心災區重建工作,已經組織專家學者對“汶川地震災害對四川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等課題進行研究,適當的時候將組織專家深入災區開展調研,為幫助災區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提出科學、合理的意見和建議,為中共黨委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四、拓寬融資渠道,實施特別的金融保險政策  災后重建需要巨額資金,國家正在研究并已經出臺了一些政策,如央行在19日發文要求“對災區不能按時償還各類貸款的單位和個人,不催收催繳、不罰息,不作不良記錄”;國內各大銀行向災區追加的授信額度累計已逾千億元,其中94.94億元已經發放對災區。建議央行繼續重視現金配送和支付系統效率的提高,保證災區充足的貨幣供應量,同時商業銀行應簡化取款認證手續,避免出現“錢荒”。央行、銀監會有必要針對災區放松信貸規模管理,引導商業銀行資金在可持續性的原則下有序流向災區,支持災區的重建工作。  建議發行汶川地震債券籌措重建資金。一是發行面對非金融機構的債券。其利率低于同期儲蓄利率,持有人僅損失部分利息,具有慈善債券的性質。這類債券和單純募捐相比,有利于籌集更大規模和更長期限的重建資金,對公民的公益教育影響也更深遠。考慮到恢復重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發行的債券期限可以設定為5年或10年,分年次發行,而每次發行額度宜控制在一兩百億左右,避免造成資金閑置。二是發行面對金融機構的債券。其定價可以高于法定準備金1.89%的付息水平,在貨幣市場6個月或1年收益率之下。這種債券使得央行能夠具有更靈活的沖銷操作工具,而沖銷成本則從央行向財政轉移。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持有此類債券也比面對不斷提高法定準備金率的財務損失更小一些。若金融機構認購并中長期持有這類債券,可納入到附屬資本內合并計算,這對提高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享受差別監管待遇也有一定意義。三是由中央財政或國家開發銀行發行巨災債券。以巨災為觸發條款,如無巨災發生,則巨災債券和普通債券一樣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收益;若巨災發生,巨災債券發行者免除對投資者的還本付息義務,巨災債券的資金就會被迅速籌集并投入到災區救援和重建進程。同時,應對上述三種災后重建債券的收益一律免稅。  基于目前財產保險中絕大多數將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列為“除外責任”,房屋等家庭財產尋求保障比較困難的現狀,建議推行強制性自然災害保險品種,其中,強制性地震保險的保險費應通過設立專門基金進行管理,以區分其他保險風險基金,實現專款專用,并加大地震風險基金管理的透明性和管理水平,保證地震風險的可保性。  五、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工作,重視災區“心理重建”  設立“防災教育中心”,將防震減災知識教育納入各級各類教育內容,提高人們的防震減災意識。建立“地震紀念館”或者“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紀念館或者“汶川大地震遺址”紀念館。  做好受災群眾心理救援工作,一方面應加大心理干預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心理干預的認識和接受度;另一方面,應盡快建立一支理論知識扎實、業務素質過硬、現場干預能力強的心理干預救援隊伍。心理專家和相關志愿者要對災民進行長期心理關懷,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受災者具體的指導和關心,最大限度地減少創傷,避免心理危機后遺癥。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的總體要求和統一部署,在下一階段的抗震救災工作中,民建將動員全會力量,統一思想,快速部署,發揮優勢,形成全會一盤棋的格局,力爭為抗震救災做出新貢獻。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有中共四川省委和政府的精心組織、有英雄的四川人民的頑強拼搏、有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一定能夠戰勝自然災害,取得抗震救災的最后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