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兵,東陽民建基層委四支部主委,東陽市大世藝術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傳統(tǒng)工藝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北京故宮修復大師、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新時代百工之鄉(xiāng)“八婺金匠”,首屆全國農村技能大賽評委,亞太地區(qū)竹藝工匠。現任中國木雕博物館國家級木雕藝術研究員,金華市非遺保護協(xié)會副會長,東陽市第十五屆政協(xié)委員,東陽市非遺保護協(xi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東陽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等職。
7月9日,由亞洲電影家協(xié)會主辦的第四屆亞洲國際青年電影節(jié)頒獎盛典在澳門隆重舉行,這項電影評選活動的多個重磅獎項揭曉。而這項青年電影節(jié)的金蘭獎獎杯,正是自出金華民建會員,東陽木雕非遺傳承人——何紅兵之手。
“獎杯是用金絲楠木打造的,長條狀,流線型,表面雕刻了一株金色蘭花,用的是東陽木雕的浮雕工藝。”何紅兵說。
東陽木雕登上電影節(jié),迅速成為全場焦點。頒獎典禮上,呂良偉、湯鎮(zhèn)業(yè)、溫碧霞等知名演員接過獎杯,無一例外手舉獎杯,在鏡頭前展示一番。意猶未盡的溫碧霞手拿獎杯,一連擺了好幾個pose。多位演員點贊獎杯“大氣”“美觀”“有范兒”。
其實,這已經是何紅兵第二次為這項電影節(jié)制作獎杯了,上一屆的獎杯,同樣是用東陽木雕打造,也出自他之手。
在何紅兵看來,他與亞洲國際青年電影節(jié)很有緣分。兩年前,他收獲了一項“年度手藝人”榮譽,前往北京領獎,獲獎者當中,他是唯一一位工藝美術大師。亞洲電影家協(xié)會負責人找到何紅兵,希望他能用傳統(tǒng)工藝打造一款金蘭獎獎杯。這才有了東陽木雕登上電影節(jié)的那一刻。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何福禮是何紅兵的父親,父子倆九次參與修復北京故宮倦勤齋、符望閣、延趣樓、矩亭以及寶座屏風。2016年,何紅兵的作品在杭州G20峰會上陳列。2017年,他為廈門金磚國家會議會場設計制作了16座竹木屏風,成為峰會唯一的指定木雕屏風制作者。他還主持了西安大雁塔、濟南南郊賓館、山西大同鳳臨閣、徑山酒店等重大項目的工藝裝飾。
“無論是打造金蘭獎獎杯,還是去故宮修文物,都是對東陽非遺技藝的一種認可。”何紅兵說。他認為,東陽木雕需要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木雕制作的獎杯,雖是跨界,亦是創(chuàng)新,東陽木雕需要在創(chuàng)新中“出圈”,符合更多年輕人的喜好,從而賦予其更強大的生命力。
作為民建會員,何紅兵對民建有著深厚的感情。2022年3月,東陽民建在重慶參觀民建成立舊址陳列館時,會員趙勤珠看到匾額日曬雨淋顯得陳舊,萌生了捐贈匾額的想法。何紅兵得知后,主動免費承擔匾額制作,并針對重慶高溫和室外環(huán)境,專門進行了設計優(yōu)化、工藝提升。為保證運輸途中不出差錯,兩人不遠千里全程護送。在重慶,何紅兵冒著40度高溫,爬上6米高的鐵架親自安裝,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奮戰(zhàn),終于順利地完成了安裝任務,為民建的發(fā)源地增添了浙江元素、金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