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唐·王維
老家的抽屜里,有一包用破舊不堪報紙包裹的書信,里面記載著我曾爺爺、爺爺和他們遠在山東的親人們之間的牽掛和思念。在我的小時候,經常看到爺爺顫抖著雙手捧起這包東西,卻絲毫不敢打開,好像是生怕一打開就會弄碎一般……
又是一個清明時節,今年杭州的雨水停停下下,仿佛比往常更多了幾分憂傷。女兒看著路邊掃墓的人群,問道:“爸爸,為什么每年我們都要跑那么遠,回寧波掃墓?”是啊,為什么?思緒跳回了我的小時候,大概也是一個春季吧,可能是剛看了抗戰電影的緣故,我毫無緣故地問了爸爸一個問題:“爸爸,你說以后日本人還會不會再打到中國來啊?”爸爸看了看我,問,“你知道,我們是從哪里來的嗎?……”
一開始是英國人欺負我們,再后來是八國聯軍一起欺負我們。曾爺爺在世時候,總是念叨著,每個人都要欠洋鬼子一兩白銀,老家沒了,所以我們逃難來了寧波……是的,《庚子賠款》里規定,我們需要向列強賠款四萬萬五千萬兩白銀。四萬萬五千萬兩啊,剛好是那個時候中國的總人口,我們的祖輩們,每個人都背負著這樣的屈辱!那時候西方一些學者的書里,記載了“這么大的一個賠款,如果落在任何一個富裕民族的頭上,叫誰賠,誰也將貧困得萬劫不復!”萬劫不復啊,是什么意思?就是千千萬萬年都翻不過身了!
再后來日本人,用我們賠償的白銀,開著鋼船戰艦,侵略了我們。當時的國際輿論認為,這是一個工業國家對農業國家的不對稱戰爭。我們的祖父輩們,只能用血肉去抵擋日本人的炮彈!美國的記者認為,中國人堅持不了三個月,漢人會像印第安人一樣,被日本人侵占,甚至很可能會被滅國滅族!那時候的爺爺十多歲了,一家人只能通過書信,和遠在山東的親人互報著平安……
“可是我們現在很強大,很富裕啊!”女兒不解地看著我,似乎是在嘲笑當時的學者和記者們的“無知”。是啊,三、四代人之后,我們可以給我們曾祖父輩的在天之靈講了——我們不僅沒有被滅國滅族,沒有萬劫不復,我們已是全球第二強國,我們的外匯儲備全球第一!
今天,當我們站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回望過去,心中充滿感慨與敬意。感謝祖國給予我們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讓我們得以安心地生活、學習和工作。感謝祖國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機遇和希望的時代,讓我們得以施展才華、追求夢想。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我們要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父親,出生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三年。父親最崇拜的,大概就是王進喜、雷鋒、焦裕祿了。他的肩膀上有個紅褐色的傷疤,在我的小時候,他最自豪的就是指著傷疤講述那個勞動標兵,扛著一米多粗鋼管輕傷不下火線的故事。真切的為那代人喝彩,那是即便是自己餓著,也要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的一代人,正是從那代人開始,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
“我們每年清明,就是為了回去看爺爺,看曾爺爺他們嗎?”女兒似懂非懂地看著我問道。是啊,女兒的上面,是我;我的上面,有我的父親;父親的上面有爺爺;再上面還有曾爺爺,太爺爺…追遠慎終,還有家書里、族譜上一個個泛了黃的名字;再再再往上,還會有堯舜禹,有炎帝、黃帝,有河姆渡人、山頂洞人!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用智慧和勤勞,創造了五千年的光榮;也正是我們血脈中的這些光榮,當我們的民族遇到災難的時候,支撐我們負重前行;也正是看到了他們,才知道為什么我們是中華民族,才知道我們從哪里來,才知道我們要做什么!
時至今日,老家的那包書信,是真的不能被打開了,每次我捧起它,手就變得微微顫抖,也開始生怕它會被弄得粉碎。信中的內容,我已經不能再知曉,但是每當我捧起它,我卻能感受到曾爺爺、爺爺們在那個時候留下的淚水和汗水。每當我教女兒捧起它,我似乎就在告訴女兒,我父親那時對我的那個似非而是的答案。
“瓊華吾愛:彈盡援絕,人亡,城已破。余已決定為國犧牲,誓殲頑寇。幸勿眷念于我”——余程萬將軍家書
“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蔡鍔將軍家書
(作者:單旭艇,民建富陽區基層委副主委、浙江脈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