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全國政協禮堂會場,高懸正中的政協會徽熠熠生輝,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正在這里進行。
這是一個富有象征意味的場景。中央國家機關、各民主黨派、全國政協各專門委員會、有關地方政府和政協的負責同志就“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問題坦誠交換意見,共商發展之策。中央領導同志認真聽取意見并發表講話。
專題協商會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特別是政治協商職能的一個重要創新。作為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協商民主強調協商在決策之前,把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就國家和地方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執行過程中進行協商,是協商民主的重要原則。
專題協商的意義,正如全國政協一位領導同志在一次專題協商會期間講話時所說,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專題協商,是人民政協在新形勢下開展政治協商活動的一種新形式,應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下去。
專題協商會的議題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體現了“綜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特點。十屆全國政協以來,圍繞制定“十一五”規劃、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發與建設、加強文化建設、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等專題,共召開了六次專題協商會。會議形成的成果對于推動重大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選準、選好協商議題是提高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成效的重要環節。據了解,今年三月召開的十一屆全國政協第三次主席會議,就確定“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為今年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議題之一。全國政協對專題協商會高度重視,賈慶林主席,王剛、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張梅穎、鄭萬通等四位副主席分別帶隊到地方調研和視察。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等多個專門委員會、有關民主黨派中央通過開展視察調研、專題座談等形式,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為專題協商會做了充分準備。 廣泛的參與性使協商會變成“多言堂”。 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講情況,地方政府負責人談進展,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提意見和建議。談情況,實事求是;講問題,毫不回避,各方發言觀點鮮明,論述充分,精彩建言層出不窮。
在今天的專題協商會上,大家認為統籌城鄉發展成效顯著,辦成了一些多年想做而沒有條件做的大事,比如全面取消農業稅,結束了兩千多年來農民交納“皇糧國稅”的歷史,但統籌城鄉發展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們要迎難而上,抓住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切切實實解決“三農”問題,讓農民盡快富裕起來,縮短城鄉差距。
雖然本次專題協商會會期只有一天,但會議的擴展性和包容性,充分體現了專題協商的特點和要求,進一步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色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