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至27日,臺州市六屆人大五次會議和臺州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隆重召開。民建會員中的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強烈的使命擔當,聚焦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4+1”重要要求、省委“一個首要任務、三個主攻方向、兩個根本”工作要求,奮進“三高三新”,聚力三大牽引性抓手,忠實履行職責,務實建言獻策,匯聚奮進力量。
此次會議上,民建臺州市委會深耕主責主業,圍繞大局所在、發展所指、民生所盼,深入調查研究,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對外開放能級躍升、項目建設提質增效、重塑“臺州制造”新優勢以及數據產業發展等課題共提交大會口頭發言2件、書面發言3件,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4條;提交團體提案12件、市政協委員個人提案24件、市人大代表建議案3件。
市政協常委、民建市委會副主委、市政協副秘書長林濤代表民建臺州市委會作題為《以創新臺州為主引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大會口頭發言,就我市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加強重點產業統籌布局、推進科創產創深度融合、加快開放創新生態構建、優化完善創新體制機制等提出意見建議;委員莫維立作《深度融入自貿區提升戰略,推進對外開放能級躍升》口頭發言。
在政協大會聯組協商及分組討論環節,委員們圍繞聚力市委三大牽引性抓手攻堅年活動,奮進“三高三新”,“錨定縮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在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中國山海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等主題積極建言獻策,并就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等展開討論。委員林智和孫鑫柔分別在民革、民盟、民建、農業、環境資源界別聯組協商會和民進、農工黨、文化藝術、社會科學、新聞出版界別聯組協商會上作重點發言。
兩會期間,周書忠、施菊蘭、徐查慶、莫維立、林東東、周苗苗等企業家委員們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談體會、話愿景、獻良策。梅海斌、徐查慶、周苗苗等委員接受望潮客戶端等媒體采訪,就“二手車加速‘出海’”“聚焦經濟穩進向好、不斷夯實發展基礎”、加快構建創新企業“雁陣”生態等發出民建好聲音。
會議期間進行了選舉,趙瑛當選臺州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林美軍當選政協第六屆臺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兩會順利閉幕,代表、委員們表示將始終懷拳拳之心、獻真知灼見,牢記使命和囑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切實把握履職重點,積極服務大局,主動投身三大牽引性抓手攻堅年活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示范先行臺州新篇章貢獻民建力量。
市委會大會口頭發言摘要:
以創新臺州為主引擎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
優化調整高新區主體功能,加強產業平臺整合提升,建設專業孵化器,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搭建臺州灣創新資源共享平臺。
加強重點產業統籌布局
整體謀劃新能源、機器人等重大項目,優化提升智能家電等新興產業,布局低空經濟上下游產業,依托浙東南智算中心等,挖掘傳統產業“新增量”。
推進科創產創深度融合
增強企業創新消化能力,建立聯合實驗室或子公司,推動科研院所、科創企業、科技服務機構等組建聯盟,促進成果轉移轉化。制定新一輪研究院合作計劃。
加快開放創新生態構建
打造區域協作實體化平臺,支撐甬臺溫灣區聯動,升級國內國際創新合作體系。建立創投基金體系,組建科技金融協作服務聯盟。實施新生代企業家培養計劃。
優化完善創新體制機制
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專業、共創課程、共研項目、共享人才,發揮國資作用,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建立創新能力對標提升和軟投入績效評價機制。
深度融入自貿區提升戰略
推進對外開放能級躍升
明確發展定位,找準主攻方向
以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囯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為目標,以新能源、汽車制造等產業集群提升為重點,爭取將臺州納入浙江自貿區新一輪擴區范圍。
構建制度框架,優化發展環境
制定與國際標準相匹配的政策法規和管理制度,迭代“五個自由”集成改革舉措,提升退稅及結算方面的便利化水平,完善民企“出口+出海”服務機制。
強化開放舉措,拓展產業空間
提升產業鏈國際競爭力,大力發展新能源、智能駕駛、醫藥CDMO、船舶產業等,不斷優化國際貿易結構,創新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獨立站、集貨倉和海外倉等平臺建設。
完善配套基礎,增強系統支撐
建強樞紐體系,提升港口能級,優化航線布局,壯大口岸經濟,打造 現代物流體系;強化平臺保障,推動開發區能級提升;強化服務保障,優化對外開放領域營商環境,推動“臺州貨、臺州集、臺州出”。
(來源:民建臺州市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