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民建拱墅六區支部聯合長慶街道王馬社區開展“紅十字會進社區”體驗日活動。拱墅區副區長、民建拱墅區基層委主委賈元元參加活動。
在社區博愛公園的“手作+公益”愛心市集,支部會員與王馬書畫社成員并肩揮毫,以水墨丹青繪就紅十字主題作品,與居民手作的編織品、剪紙等手工藝品相映成趣。現場特設“9.9元公益手作體驗”“掃碼直捐5.8人道公益日項目”,讓公益變得觸手可及——無論是握筆創作的老者,還是認真粘貼手作的孩童,都在指尖流轉間傳遞著善意。籌集的善款將專項用于為社區孤寡老人和困難群眾購置生活物資、開展健康關懷。
沿著社區健身步道,支部與社區共同設計的“急救知識闖關賽”成為流動的課堂。從AED設備操作演示到心肺復蘇模擬演練,從急救知識問答到團隊協作救援任務,居民們手持打卡地圖健步穿行,在汗水與歡笑中完成了從“知識接收者”到“技能掌握者”的蛻變。會員志愿者則化身“急救輔導員”,手把手指導老年居民學習應急技能,更在實操中感受到守護生命的沉甸甸責任。這種“運動+急救”的創新形式,讓生硬的急救知識化作春風細雨,悄然浸潤每個家庭的安全防線。
活動現場的“公益留言樹”前,絡繹不絕的居民寫下對紅十字精神的理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老鄰居的笑臉是最好的公益回報”……這些質樸的文字,正是民建拱墅區六支部長期結對幫扶的初心映照。作為與王馬社區并肩的“暖心伙伴”,民建拱墅區六支部早已將定期走訪孤寡老人、精準對接困難家庭需求納入日常。而此次充滿溫情與創意的公益實踐,既是民建基層組織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注腳,更是結對共建中“雙向奔赴”的暖心篇章。
展望未來,民建拱墅區六支部與王馬社區的“公益+”結對模式已繪就新藍圖:“急救俠訓練營”將每月開課,由支部會員中的醫護工作者擔任講師,為老年人定制“銀發守護計劃”;“銀齡互助志愿隊”即將組建,鼓勵低齡老人與高齡老人結對,讓互助精神在代際傳遞中煥發新活力。會員們相信,當民建力量與社區治理同頻共振,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能匯聚成河,在“全域友好型社會”的建設中,勾勒出最溫暖的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