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在鄧小平約見民建、工商聯“五老”以后,國務院正式批準成立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榮毅仁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1983年4月,在王光英的積極努力下,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又稱光大實業公司)正式成立,王光英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榮毅仁和王光英都是愛國企業家的典范,是中國現代民族工商業者的杰出代表,是改革開放的先鋒人物。兩個公司的成立,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對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進一步做好進出口貿易等方面的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上海民建、工商聯的支持下,1979年9月22日,上海市工商界愛國建設公司成立。
1979年年初,隨著各項統戰政策的落實,上海的原工商業者心懷感激之情,希望將多余款項用于“四化”建設。這一想法,得到上海民建、工商聯的肯定和支持,9月22日,上海市工商界組織的愛國建設公司正式成立。劉靖基當選董事長兼總經理。參加集資的有946人,主要是民建、工商聯成員。集資款高達5535萬多元。
民建中央對成立上海愛建公司非常關注。1980年6月,胡厥文在給劉靖基的一封信中談到,目前,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集體企業正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應該選擇一些單位,認真總結經驗,實事求是地提出問題、意見和建議。希望在中共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民建和工商聯成員牽頭所興辦的街道集體企業,有一個較大較快的發展。
上海愛建公司成立后,一些地方的民建和工商聯起而仿效。1980年8月23日,南京市愛國建設公司成立。民建和工商聯興辦的這類公司,不僅為國家當時的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更重要的是為以后民營企業的創辦和發展,推動經濟體制的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我國人口眾多,安置就業的壓力本來就很大,加上“文化大革命”時期遺留下來的問題,1977年至1981年平均每年需要安置700多萬人就業。在1979年6月的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民建、工商聯的82位全國政協委員,針對國家在安置就業方面的壓力獻計獻策,聯名提交《廣開就業門路,培養就業能力》的提案,提出民建、工商聯成員中不少人有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和其他專長,可以在職業訓練和擴大就業方面,配合有關部門發揮作用。
1980年4月,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召開協助安置待業青年就業座談會。1981年8月,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會同國家勞動總局發出《關于各地勞動服務公司和民建會、工商聯密切配合廣開門路,搞活經濟,擴大城鎮就業的通知》。許多地方組織和當地勞動部門聯合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協作的具體實施方案。民建、工商聯抓住時機,發揮成員優勢,采取自辦、同有關單位協辦等方式,協助街道、工廠、機關、團體、學校等興辦多種形式的集體企業,拓寬就業渠道。
1979年,北京市民建、工商聯協助有關部門創辦了著名的“大碗茶”和稻香村食品廠等街道企業,后又協助創辦了天橋建筑公司。1980年,自籌資金創辦了北京投資服務公司。1982年5月,福建泉州市民建、工商聯出資創辦了建聯針織廠,承辦港商來料加工業務,擁有廠外計件工近3000人。許多地方的民建、工商聯也先后創辦了各種類型的工商集體企業,安置和培訓了大量待業青年。
此外,許多地方組織把已經離退休的會員組織起來,利用他們的一技之長,組成“四化服務隊”,奔赴各地開展經濟咨詢和各種技能的培訓,協助創辦集體企業,安置待業青年,作出了特殊貢獻。
截至1982年年底,各地民建、工商聯共組織6000多名成員,自辦集體企業208家、合辦133家、協辦3003家,安置待業青年9萬多人。在1982年8月舉行的全國發展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安置城鄉青年就業先進表彰大會上,有兩家民建、工商聯創辦的企業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受到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