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建大家庭的一員,我深感榮幸,更覺肩上責任沉甸甸。借此機會,我想結合自己從一名普通群眾一路走來的歷程,分享對民建組織的幾點感悟。
一、責任啟航的“智慧殿堂”
回首2004年,是我人生的關鍵轉折。時任民建市委會主委項性平先生、副主委張明華先生蒞臨貝發集團,語重心長地說:“智銘同志,獨木難成林。個人力量有限,唯有融入卓越群體,與志同道合者并肩,道路方能行穩致遠。”這番話如明燈,照亮前路。
在民建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錘煉人的“大熔爐”里,我得到組織精心培育。從專注經營的普通群眾,成為民建會員;從對參政議政的懵懂無知,到當選市政協常委、人大常委;從參與活動,到擔任民建企業家協會首屆輪值會長、市委會副主委……每一步成長,都凝聚著組織的心血和信任。加入民建,不僅是身份的轉變,更是思想的洗禮、責任的啟程,讓我明白個人價值如何與國家、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二、躬身實踐、為民履職的“大舞臺”
“為國履職、為民盡責”——這是民建會員的重要使命。組織培養我,更給了我履職盡責的廣闊舞臺。我立足自身行業,腳踏實地深入基層調研,提出《關于加速推進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提案》、《關于加快青年企業家隊伍培養的提案》、《關于寧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建議》等,并在兩會上多次建言。
民建人的擔當,更在服務社會的行動中。從汶川地震捐款捐物,到參與“思源工程”扶危濟困;從深入鄉村調研扶貧,到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我們努力讓“民建所能”對接“社會所需”。
三、薪火相傳、永續奮斗的“精神家園”
七十年薪火相傳,寧波民建與城市發展緊密相連。從改革開放初期“寧波幫”前輩敢闖敢試的開拓精神,到如今組織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推動品牌出海,應對美國對等關稅的挑戰,肩負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區的重任,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中。我唯有不斷學習,提升履職能力,方能不負組織信任和時代召喚。
同時,我更要做好“傳幫帶”,傳承前輩愛國愛會、求真務實、甘于奉獻的優良傳統,關心、幫助、培養更多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會員和企業家,讓他們在民建大舞臺上發光發熱。
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讓我們緊密團結,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行。在組織引領下,不斷提升認知、強化使命、錘煉能力、躬身實踐,為推動我市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邁上新臺階貢獻民建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