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會務要聞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會務要聞
我的位置:主頁  > 會務要聞
古硯奇緣
發布時間:2018-02-26 00:00:00
  |  
作者: 周其虹

    編者按:2011年適逢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其時《浙江民建》向全省會員征文,并開設專欄紀念,其中第五、第六期刊登了會員周其虹的征文《我的奶奶孫蘭貞》,會刊電子版同時在浙江民建網站上發布。不意此文竟成就了一段佳話奇緣,周其虹因之與河北藏家趙建標結識,獲贈其先祖古硯。現本刊特邀周其虹詳述故事始末,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一塊清代光緒年間的古硯,百年以前與原主人失散,歷盡風雨,百年之后通過《浙江民建》作媒,古硯找到了回家之路。千里迢迢回到了原主人后代手中。
   這塊古硯原主人的后代就是民建杭州市城建三支部會員周其虹。古硯回家的那天,2014年國慶節,周其虹激動地從快遞員手中接過 ,打開這只等待已久的郵包,但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硯背部陰刻的23字銘文。內容為“光緒丙午,前期考,保定陸軍小學堂獎,特給優等生,周學濂”。古硯長16CM,寬9CM,厚1.8CM,陰刻的銘文蒼勁、古樸、有力,透著歷史的滄桑。

            
    百年飄泊在外的古硯,從千里之外找回家的消息不徑而走,街坊,鄰居,親戚,朋友,紛紛上門前來一睹古硯風采,之余人們也期待著,這塊古硯跨越世紀失而復得背后的動人故事。
這塊古硯百年之前的原主人名叫周學濂,是會員周其虹的祖父。周其虹的祖父出身于清代官吏人家,兒時就讀于私塾,拎過考籃,有過功名。青年時代目睹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憂國之心日盛。于是放棄了科舉之路,考入清政府開辦的軍校,畢業于浙江武備學堂。畢業后領兵打仗,經歷戰事無數,先后參加了辛亥革命、北伐戰爭。
    如今收藏這塊古硯,多年來四處尋訪古硯原主人后代的這位藏家,名叫趙建標,家住河北衡水市。
    新聞界常有報道,國內珍貴文物,由于歷史、戰爭、偷盜等原因,流落海外,但一些海外的僑胞及熱心人士發現后慷慨解囊,花重金購得,無條件的讓這些國寶、珍貴文物回歸故里。而如今這動人的一幕再次發生在趙建標和周其虹這兩位素眜平生的陌生人身上。
    河北藏家趙建標,供職于中國農業銀行衡水市分行,任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趙先生工作之余喜愛文學、書法,收藏古玩是他業余生活的一部分。衡水市區有一古玩市場,規模較大。每周六一大清早就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吸引了周邊石家莊、保定地市的收藏愛好者前來“淘寶”。趙先生每周六的上午,必定出現在市場里。這是他多年來風雨無阻的習慣。先前,趙先生是來淘舊古書、書法字帖,后來喜歡上了古硯。

           
    2010年冬天的一個周六上午,趙先生在集市西北角的地攤上發現了文中所述的這方古硯,當地人稱之為“易水硯”。石質一般,但古硯背面的銘文吸引了他。之前趙先生收藏到的十幾方古硯均無銘文。多年的收藏經驗告訴他,藏品貴為有銘,價格比一般要高出許多。或按銘文字數論價。只要研讀通藏品的銘文,不但能增加知識,也許藏品的背后藏著故事。
    攤主見買家手拿古硯愛不釋手,于是加重籌碼,向趙先生介紹說,這方古硯,他從保定收來,是保定軍校流失的文物(保定軍校于200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經討價還價趙先生以一合適的價錢與攤主成交。自此,趙先生的業余時間 ,分出精力踏上了研究保定陸軍小學堂,尋訪古硯主人周學濂蹤跡的漫長之路。
    距衡水市西北約120公里,即為保定市。保定軍校的校址在保定舊城東北5華里處。該軍校創辦于民國元年,比黃浦軍校創辦還早12年。保定軍校共辦過九期,畢業生有 6000余人,其中1600多人獲將軍頭銜。軍校之所以中外聞名,與其人才輩出及對中國近代史影響之大分不開。其中不少學生成為中國近代革命史知名人物,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經趙先生查找資料獲知,保定陸軍小學堂即為保定軍校之前身。史料記載,光緒29年2月袁世凱奏請慈禧,開辦陸軍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進行正規的軍事教育。訓練之后,于保定建成“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保定軍校。看來要尋找周學濂還得查找1912年保定軍校成立之前的相關歷史資料。頗費了一翻周折,趙先生終于在《保定陸軍學堂既軍官學校史略》中查到了周學濂的名字,該生源來自于浙江諸暨。
    接著趙先生在《紹興市志》《辛亥革命期間的滬杭聯動》《俞丹屏與光復會》等史料中均找到了周學濂的下落與相關記載。《紹興市志》記載:蔡元培曾委托同志密存光復會會員名錄一份,惜辛亥革命后皆不知下落。現有資料可查的諸暨籍會員20名,周學濂名列其中。《辛亥革命期間的滬杭聯動》《俞丹屏與光復會》等史料均有如下記載:“秋瑾自江西萍鄉舉事失敗后與徐錫麟密約,兼程到杭州,意欲圖浙,1905年遂運動浙江新軍將校俞丹屏、周鳳歧、夏超、周學濂等人入會,復由俞丹屏運動撫院鄧子超入會以為內應,冀圖大舉。同時孫中山派黃郛到浙江運動新軍將校加入同盟會,雙方聯成一氣,多次到西湖白云庵的月下老人祠舉行秘密會議……”
    至此,這塊古硯的原主人身份已有眉目。查到的資料表明,周學濂在保定軍校成立之前已是浙江新軍中將校級人物,且是秋瑾、徐錫麟親自發展的光復會會員,及孫中山先生發展的同盟會會員。此時,趙先生敬佩之余,萌發了一個強烈的愿望,希望找到周學濂的后人,將這塊珍貴的古硯完璧歸趙。雖經百般努力,可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何處尋覓。
    一晃三年過去了。這塊古硯一直放在趙先生的書案上。每當寫字時就摸摸看看,遙想那位叱咤風云的將軍,后人安在?
    《浙江民建》的助力應了一句古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轉眼到了2014年9月的一天,趙先生在練完字后,鬼使神差地打開電腦,將周學濂的名字又一次輸入網上查找線索,奇跡出現了,電腦屏上閃出了《浙江民建》的頁面,其中一篇回憶錄《我的奶奶孫蘭貞》的文章引起了趙先生的注意。該文是《浙江民建》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向會員的征文,趙先生仔細閱讀全文,讀著讀著,字里行間跳出的:秋瑾,黃金發,諸暨,周學濂,辛亥革命,武備學堂等字眼,緊緊抓住了他的眼神,讀著,讀著,趙先生的雙眼濕潤了,這塊古硯原主人的后代找到了,且古硯背后的故事美麗精彩動人。 
     (作者系民建杭州市城建三支部會員) 

    (編后注:此后,周其虹與趙建標時有往來,分享收藏心得、交流人生體會,結成了君子之交。據周其虹介紹,《我的奶奶孫蘭貞》刊登后,孫家后裔主動與其取得了聯系,紹興史志辦的同志還專門給他寄送了其家族有關書籍、資料,還有不少會員、朋友來電來信與其交流意見,甚至一些素不相識的人通過網絡看到文章后也找到他交流,文章的影響力實在出其預料。)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啪啪免费小视频| 男女超级黄aaa大片免费| 免费观看一级毛片| 波多野结衣黑人| 亚洲综合日韩在线亚洲欧美专区| 欧美电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欧美jizz18欧美|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挠胸挠乳尖视频|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成全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视频| 99久久国产免费福利| 国产福利在线看|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国产90后美女露脸在线观看| 男人用嘴添女人下身免费视频| 亚洲黄色在线网站|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一二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1卡2卡三卡4卡国产|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中文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