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職業道德 弘揚職業精神
——民建省屬四支部開展主題座談側記
發布時間:2012-07-06 00:00:00
|
作者: 施讓龍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
職業精神,并不只是一套簡單的技術規范,更核心的還在于融于規范的對職業的責任感、對人的關懷和對生命的敬畏。有了這種精神,將這種精神變為身體中的一種本能,才能使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超越惰性、自私、懦弱,而習慣性地作出職業反應。
當下中國社會的道德失范,正在于職業精神的失范:有些當老師的不像老師,沒有了傳道授業的責任感;有些當醫生的不像醫生,缺乏那種救死扶傷的情懷;有些做記者的不像記者,不甘心做一個公正的報道者;有些的士司機為賺錢而拒載、繞路,有的商人惟利是圖而用臭皮鞋做藥用膠囊;有的官員為了升官而不擇手段……道德淪陷最讓人觸目驚心的地方,不是老人倒在路邊沒人敢扶,而是每個職業的道德底線都在以突破公眾想像力的方式淪陷,以致走向一種職業上的互相傷害、互相投毒:做面包的從不吃自己做的面包,但做面包的生病時難免要吃不良商人做的毒膠囊。
6月29日,根據省黨代會精神和民建省委會部署,針對當前職業道德缺失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發揚民建光榮傳統,自我學習、自我提高,更好履行參政議政和服務社會的職責。民建省屬綜合四支部在杭州“湖畔居”茶樓舉辦“喚醒職業道德、弘揚職業精神”主題座談會。省民建副主委盧步東等出席本次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原省委會組織處長張金龍,省委會組織處胡瑋瑋、張磊,調研處王志強、樓冰等參加了本次活動。并特邀民建杭州會員周紅老師,綜合七支部會員楊仁君等參加
盧步東副主委從“新昌毒膠囊” 等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切入,分析了我國社會表現出來的種種道德怪象,指出喚醒職業道德,“喚醒”2個字用的很好,目前商人、官員、醫生、老師、記者等各個層面的職業道德底線都有出現以突破人們想象力的方式淪陷。然而體現在“最美司機吳斌” 身上震撼人心的那種美德,那不是一種簡單的道德,而是一種職業素養,是當下社會最稀缺的品質:職業精神。我們的社會應該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孩提時家庭、學校就要重視道德示范和教化,每份工作、每份事業開始都應接受職業操守、職業規范的教育。
社會的公共道德最重要的,并不是“路人的道德”(即要求一個人向與自己無關的事、無關的人行善),而是“職業的道德”。盧主委要求每個民建會員在優良的歷史傳承下,要倡導民建文化,履行好職業道德要求,要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公眾,奉獻社會,履行本職責任,要積極參政議政,完成歷史使命,為我們的國家、社會走上物質富裕,精神富有軌道添一份力……。
原民建浙江省組織處長張金龍也指出:“喚醒職業道德、弘揚職業精神”,首先我們民建會員要倡導民建文化,感受職業精神,提升職業素養,培養職業道德。希望四支部今后做好這篇文章。
民建會員各敘己見,四支部主任黃煒主任醫師談到:醫生的職業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醫德。醫德不僅適用于醫生自己,也適用于護士以及醫藥技術操作等與醫療相關的各方面人員。醫生的職業道德和其他職業者相比,似乎具有更特殊的重要性。高尚的醫德應該是醫生的靈魂,是醫生在各種工作過程中貫徹始終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醫療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醫生必須時刻以高尚的醫德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對每一個與病人有關的細微環節,都應該極端負責,認真對待。
施讓龍博士從理論的視角對職業道德的內容進行剖析:我們要提倡的職業道德就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我們民建會員要培育一種職業道德修養,要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自己的職業活動中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達到一定的職業道德境界。
新加入民建的會員范偉強總經理,介紹了自己企業中“竹鹽”生產工序中嚴格的質量管理,他生產的“竹鹽”寧可不贏利,也堅決不用“配制鹽”,而生產“良心鹽”。“良心鹽會員”觸動民建會員的心弦,也正是他身上的那種職業精神的堅守,雖然沒有吳斌的“偉大一分鐘”那樣壯烈并震撼人心,但閃耀的道德光輝其實是相同的——做食用鹽的堅決不用害人的“配制鹽”,正如司機危急時保衛乘客的安全,這就是職業道德。
四支部會員王俊總經理、林麗鳳主任、楊之清高工、錢必磊工程師、楊仁君總經理、張蔚青總裁、范煒強總經理等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交流。
民建杭州會員、天長小學高級教師周紅,她以自己生動的案例來說明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她認為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特別是處于小學階段的教師。小學教師這一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學生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他們對教師有著特殊的信任感和依賴感,時時以教師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必須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來加強師德的制度化建設。
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新老會員熱烈互動,支部內外熱情交流,充分體現會員愛國愛會優良品質以及民建大家庭的非常凝聚力!大家紛紛表示這種形式和內容、支部內外互動交流,就社會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行討論更有利于會員拓寬思路,共享資源,共同進步。最后,與會民建會員一致表示:拯救社會道德,從喚醒職業道德開始,從我做起,做一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優秀會員。
職業精神,并不只是一套簡單的技術規范,更核心的還在于融于規范的對職業的責任感、對人的關懷和對生命的敬畏。有了這種精神,將這種精神變為身體中的一種本能,才能使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超越惰性、自私、懦弱,而習慣性地作出職業反應。
當下中國社會的道德失范,正在于職業精神的失范:有些當老師的不像老師,沒有了傳道授業的責任感;有些當醫生的不像醫生,缺乏那種救死扶傷的情懷;有些做記者的不像記者,不甘心做一個公正的報道者;有些的士司機為賺錢而拒載、繞路,有的商人惟利是圖而用臭皮鞋做藥用膠囊;有的官員為了升官而不擇手段……道德淪陷最讓人觸目驚心的地方,不是老人倒在路邊沒人敢扶,而是每個職業的道德底線都在以突破公眾想像力的方式淪陷,以致走向一種職業上的互相傷害、互相投毒:做面包的從不吃自己做的面包,但做面包的生病時難免要吃不良商人做的毒膠囊。
6月29日,根據省黨代會精神和民建省委會部署,針對當前職業道德缺失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發揚民建光榮傳統,自我學習、自我提高,更好履行參政議政和服務社會的職責。民建省屬綜合四支部在杭州“湖畔居”茶樓舉辦“喚醒職業道德、弘揚職業精神”主題座談會。省民建副主委盧步東等出席本次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原省委會組織處長張金龍,省委會組織處胡瑋瑋、張磊,調研處王志強、樓冰等參加了本次活動。并特邀民建杭州會員周紅老師,綜合七支部會員楊仁君等參加
盧步東副主委從“新昌毒膠囊” 等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切入,分析了我國社會表現出來的種種道德怪象,指出喚醒職業道德,“喚醒”2個字用的很好,目前商人、官員、醫生、老師、記者等各個層面的職業道德底線都有出現以突破人們想象力的方式淪陷。然而體現在“最美司機吳斌” 身上震撼人心的那種美德,那不是一種簡單的道德,而是一種職業素養,是當下社會最稀缺的品質:職業精神。我們的社會應該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孩提時家庭、學校就要重視道德示范和教化,每份工作、每份事業開始都應接受職業操守、職業規范的教育。
社會的公共道德最重要的,并不是“路人的道德”(即要求一個人向與自己無關的事、無關的人行善),而是“職業的道德”。盧主委要求每個民建會員在優良的歷史傳承下,要倡導民建文化,履行好職業道德要求,要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公眾,奉獻社會,履行本職責任,要積極參政議政,完成歷史使命,為我們的國家、社會走上物質富裕,精神富有軌道添一份力……。
原民建浙江省組織處長張金龍也指出:“喚醒職業道德、弘揚職業精神”,首先我們民建會員要倡導民建文化,感受職業精神,提升職業素養,培養職業道德。希望四支部今后做好這篇文章。
民建會員各敘己見,四支部主任黃煒主任醫師談到:醫生的職業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醫德。醫德不僅適用于醫生自己,也適用于護士以及醫藥技術操作等與醫療相關的各方面人員。醫生的職業道德和其他職業者相比,似乎具有更特殊的重要性。高尚的醫德應該是醫生的靈魂,是醫生在各種工作過程中貫徹始終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醫療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醫生必須時刻以高尚的醫德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對每一個與病人有關的細微環節,都應該極端負責,認真對待。
施讓龍博士從理論的視角對職業道德的內容進行剖析:我們要提倡的職業道德就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我們民建會員要培育一種職業道德修養,要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自己的職業活動中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達到一定的職業道德境界。
新加入民建的會員范偉強總經理,介紹了自己企業中“竹鹽”生產工序中嚴格的質量管理,他生產的“竹鹽”寧可不贏利,也堅決不用“配制鹽”,而生產“良心鹽”。“良心鹽會員”觸動民建會員的心弦,也正是他身上的那種職業精神的堅守,雖然沒有吳斌的“偉大一分鐘”那樣壯烈并震撼人心,但閃耀的道德光輝其實是相同的——做食用鹽的堅決不用害人的“配制鹽”,正如司機危急時保衛乘客的安全,這就是職業道德。
四支部會員王俊總經理、林麗鳳主任、楊之清高工、錢必磊工程師、楊仁君總經理、張蔚青總裁、范煒強總經理等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交流。
民建杭州會員、天長小學高級教師周紅,她以自己生動的案例來說明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她認為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特別是處于小學階段的教師。小學教師這一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學生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他們對教師有著特殊的信任感和依賴感,時時以教師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必須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來加強師德的制度化建設。
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新老會員熱烈互動,支部內外熱情交流,充分體現會員愛國愛會優良品質以及民建大家庭的非常凝聚力!大家紛紛表示這種形式和內容、支部內外互動交流,就社會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行討論更有利于會員拓寬思路,共享資源,共同進步。最后,與會民建會員一致表示:拯救社會道德,從喚醒職業道德開始,從我做起,做一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優秀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