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絲綢文化,謀劃市場未來
發布時間:2013-04-12 15:15:08
|
作者: 陳昆福、吳曉琴
2013年3月27日,民建浙大、德清新安鎮與萬事利集團三方共同舉辦了“絲綢文化與市場突圍”座談會。參加成員有:新安鎮黨委書記許建馳、副鎮長呂正洪、“新安圍巾市場”負責人和新安絲綢企業老板等,民建企業家、萬事利集團李建華總經理及萬事利部分高管、民建省委會王春及民建浙大副主委陳昆福和吳曉琴會員等。
去年底,新安鎮領導提出希望民建浙大幫助“新安圍巾市場”進行戰略定位和未來發展謀劃。德清新安鎮全鎮約38%的人口從事圍巾生產,有制造廠400多家,年產絲巾2.2億條,總產值大于15億元,產品主要銷往中東地區。民建浙大建議請絲綢行業的權威專家一起出謀劃策,去萬事利集團學習取經座談,這次活動是民建省委會和民建省委委員、萬事利集團李建華總經理有力支持下促成的。
為了幫助新安鎮謀求絲巾產業的長足發展,大家踴躍建言獻策。李建華總經理分析了中國絲綢行業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就新安鎮做絲綢市場,要結合互聯網線上交易的時代趨勢,為其定位及商業模式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
大家領略了萬事利在傳承中發展的企業文化,參觀了萬事利絲綢博物館。那些巧奪天工不同門派的絲綢繡品、皇帝龍袍和禽獸“官補”、送給各國元首的絲綢書、北京奧運會的禮儀旗袍、為高端用戶的個性定制……,琳瑯滿目,令人感受到絲綢文化的博大精深,萬事利從產品制造走向文化創造,成為中國絲綢第一品牌的壯大過程更是令人贊嘆不已。
民建是聯系經濟界的黨派,在當前向知識經濟轉型的時期,通過牽線搭橋、發動高端民建企業家服務社會,這是民建浙大實現服務創新經濟方面下的功夫,也是民建浙大與德清新安鎮全面對接以來的又一貢獻。
去年底,新安鎮領導提出希望民建浙大幫助“新安圍巾市場”進行戰略定位和未來發展謀劃。德清新安鎮全鎮約38%的人口從事圍巾生產,有制造廠400多家,年產絲巾2.2億條,總產值大于15億元,產品主要銷往中東地區。民建浙大建議請絲綢行業的權威專家一起出謀劃策,去萬事利集團學習取經座談,這次活動是民建省委會和民建省委委員、萬事利集團李建華總經理有力支持下促成的。
為了幫助新安鎮謀求絲巾產業的長足發展,大家踴躍建言獻策。李建華總經理分析了中國絲綢行業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就新安鎮做絲綢市場,要結合互聯網線上交易的時代趨勢,為其定位及商業模式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
大家領略了萬事利在傳承中發展的企業文化,參觀了萬事利絲綢博物館。那些巧奪天工不同門派的絲綢繡品、皇帝龍袍和禽獸“官補”、送給各國元首的絲綢書、北京奧運會的禮儀旗袍、為高端用戶的個性定制……,琳瑯滿目,令人感受到絲綢文化的博大精深,萬事利從產品制造走向文化創造,成為中國絲綢第一品牌的壯大過程更是令人贊嘆不已。
民建是聯系經濟界的黨派,在當前向知識經濟轉型的時期,通過牽線搭橋、發動高端民建企業家服務社會,這是民建浙大實現服務創新經濟方面下的功夫,也是民建浙大與德清新安鎮全面對接以來的又一貢獻。